李妍
【摘 要】翻转课堂从兴起到发展,各大中小学都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针对听力残疾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反复实践、摸索,最终形成一套符合听力残疾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分布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为解决听力残疾学生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听力残疾学生;翻转课堂;无障碍;特殊教育
1 翻转课堂、MOOC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
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
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不必一定要到学校接受教师讲授。互联网尤其是移動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MOOC 自2012 年在美国发展起来,短短的两年时间便几乎遍布全球,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MOOC 是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 的简称,中文一般翻译成“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MOOC 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学生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不与教师直接见面,而且对学生人数、学生的身份属性没有限制。[1]
2 MOOC、SPOC及翻转课堂在高等听障残疾人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已有的各大MOOC平台所提供的MOOC资源都是面向正常人群录制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听力残疾人群受到听力限制对于只有视频和音频的MOOC课程不能很好的或者完全不能理解视频中的课程内容和逻辑关系,因此MOOC虽然具备免费、覆盖的人群广、能够自主学习、学习资源丰富等众多优点,但不适合听障人群的使用,在听障人群中不能进行传播或者传播困难。
2012 年7月《翻转你的课堂:每天每节课与每个学生交流》(Flip Your Classroom: Talk to Every Studentin Every Class Every Day)一书出版,全面带动了翻转课堂的发展。经过了2-3年的发展、实践和总结,提出了翻转课堂实施的需要注意模式适用范围、学习动机保持、教师基本素养、技术应用及课程体制等实践策略。[2]
翻转课堂从兴起到发展,各大中小学都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在听力残疾学生的教学应用中也有开展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并总结了很多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针对听力残疾学生在Web技术课程课程中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听力残疾学生在Web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课时有限、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小组协作性不强、学习进度差异较明显。
引入翻转课堂,将增加师生互动的时间,使学生可以自控式地深度学习,满足其学习需求,获得个性化的教育体验。根据课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适合听力残疾学生的Web 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使听力残疾学生能够自主愉快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复实践、摸索,最终形成一套符合听力残疾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分布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3 翻转课堂无障碍教学的开展
(1)课程基本信息分析
课程基本信息分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和学习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析:针对Web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讨论和调整。根据本科培养目标和课程前后衔接,最终确定Web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课程信息分析主要包括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内容、目标层次双向细目表,授课对象分析等主要几个部分,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实施目标。
学习对象分析:针对具体授课班级通过个别谈话、书面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该班学生的生理特点、学生预备技能和学生学习风格。根据谈话、测试和问卷结果得出教学对象基本信息。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听力残疾学生生理特点、学生预备技能、学生学习风格等方面。
例如听力残疾学生生理特点包括:抽象思维滞后,他们思维内容具体,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大部分听力残疾学生都感到记得慢,忘得快,可以说是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直接导致他们记忆水平的低下。学生预备技能包括:对程序设计知识方面、数据库知识方面、HTML知识方面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学生学习风格包括:通常喜欢计算机基本操作课程,不太喜欢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于理论方面的理解和记忆有些困难。缺乏课外学习的自觉性等等。
综上,根据对象分析和课程分析进行教学设计,课程的设计及教学要更切合听力残疾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生活现实,多演示,多练习,在潜移默化中让这些听力残疾学生学会新知识,理解其中的基本理论,培养信息意识,提升信息素养,促进听力残疾学生的思维发展,训练他们的想象力,增长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及完善他们的个性。
(2)课前设计
在课前设计阶段,需要提供学生教学视频、课外资料、课件、自测题等内容。其中包括对现有资源的改造,进行无障碍加工,例如对已有教材配套光盘中的视频资源配置字幕和手语。对已有的线上MOOC进行字幕和手语的添加。使听力残疾学生可以不需要帮助进行课外资源学习。
自己录制适合听力残疾学生的教学视频,与普校开展翻转课堂有所不同,面向听力障碍残疾学生的翻转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教学视频中必须包含手语、字幕,且手语部分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一。播放长度普遍在3分钟,不超过5分钟。每个教学视频只包括1个知识点,且知识点为基本知识点。需要逻辑思维能力转换的知识点必须留在课堂讲解。每个知识点需要配备教学视频、学习测试和上机操作视频。
(3)课堂设计
本环节围绕问题的确定、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交流等环节确定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上一阶段完成了的课前任务设计,在这个阶段完成分组教学、教学设计。
课上任务的设计过程主要围绕“课前效果检测——新任务分组讨论——展示——答疑——拓展”的思路进行的,最终形成单元设计方案[3]。为了更好的配合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课上学习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内容的学习。小组协作则是以“组内协作、组间竞争”为手段[4],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项目设置,适时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课前效果检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每次分小组进行抽查,对课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反馈,采用学生阐述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查3名学生进行提问,老师根据学生叙述的情况适当做补充或给予评价。
新任务分组讨论:本环节实施采用将项目教学细化为知识点模块,每个模块设置为一个任务,任务难度依次递进,都是在上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变化点,设置同一知识点不同难易程度的任务。建立项目完成过程记录本。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自己动手实践加强对新知识的认识及理解。
展示:分小组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展示效果分为“成功”和“不成功”的展示,老师同时为每个小组作出点评,包括设计的优点及缺点。目的:成功的网页展示,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看到希望,分享成功快乐;不成功的网页展示,是为了发现作品在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在后续环节中进行解答。
答疑:根据前一环节的展示,发现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学生课前任务搜集到的问题信息进行解答,通过解答之后,让有问题的同学通过继续修改网页,实现问题的彻底解决;没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任务的扩展设计
拓展:此环节采用分组讨论、动手实践、拓展思路、加深理解,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完成该项拓展设计。
总结+展示:总结本节课大家的成绩,并选择优秀的拓展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分享。没有完成作品的小组,要求课下继续完成并提交。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前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起到一个内容热身的作用。其次,通过作品展示,在学生之间得到分享,有设计成功的分享,也有不成功的分享,尤其是不成功的分享才更能够发现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通过答疑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最终也能完成作品,有了这次成功的喜悦,学生才能更有信心进行后续的学习。当基本知识完全内化,在现有技能的基础之上,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进阶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探究,最后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4)课后设计及教学评价
为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建立一种促进学生能够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配合翻转课堂建立合适的评价机制,评价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组内互评、组际互评、教师评价[6]。
组内互评为学生间对所做工作的认可,培养他们对人、对事物客观公正的态度,善于对待他人进步的精神,侧重点为的小组合作态度、发挥作用、创新等。
组间互评要求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看到其他小组的闪光点,不但评知识掌握,而且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让学生能够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发言,找到自身或他组的不足。通过这种评价,使学生增强责任感、荣誉感,提高分析能力。
教师評价是针对课前学习效果、小组课堂合作学习情况、小组课堂展示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要求学生在课前学习相关课程,教师要每节课进行效果检查并打分。
小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的参与程度,组员间的分工,学习秩序等。
小组课堂展示情况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对学生课堂板演、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来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是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最主要的体现,是教师对小组评价的核心部分。
为了更好的制定评价方案,设置了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表(如图3)、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表、小组学习评价表、成员职责评价、小组间互评表这五个表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达到有据可依。
4 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聋生进行了测试。将无障碍视频课堂与一般性视频课堂,针对聋人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无障碍视频课堂进行测试的聋生在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并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聋生更喜欢无障碍视频课堂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已经应用在多门课程中,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调查反馈结果如下:
(1)学生适应度
有60%的学生比较适应新型教学模式,30%的学生感觉一般,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比较不适应。绝大多数对此新型的教学模式适应度较好,愿意继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同学们表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不再枯燥。课堂学习显得轻松”、“因为课前的自主学习活动,使得课堂效率提高很多,针对性增强”。个别学生认为“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太高,如果没有课前学习,课上活动无法参与”、“时间紧、任务重、活动多”等。
(2)学习活动与合作交流方式评价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90%表示对本课程的学习活动与组织感到满意,他们提到“课程中教师為我们精心设计了非常丰富的学习活动,是课程变得有趣,比如团队合作、成果展示、小组答辩等等”。关于小组合作,一半同学表示在小组合作中,他们之间的交流非常有意义,对自己的学习和思考非常有帮助。但有个别同学依赖心理较强,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不能带来帮助。
(3)学习效果调查分析
课程实施后,我们从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实践操作技能方面、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方面、以及自身长远发展方面对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62.5%的学生表示,这种教学模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帮助;69%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有了提高;75%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83.34%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对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帮助;6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对他们自身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业。
综上,这种教学模式较适合计算机专业的听力残疾学生,弥补他们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不足,听力残疾学生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学习进度缓慢而导致的课时严重不足、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而导致的分析问题能力弱、参与项目实践时间过短而导致的实践动手能力差、小组协作性不强、学习进度差异较明显等。翻转课堂无障碍教学的研究结合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无障碍教学理念,通过反复实践、摸索,最终形成一套符合听力残疾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分布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拓展了听障残疾学生学习渠道,推进了听力残疾学生学习的无障碍化进程将更多资源无障碍化,同时培养了听力残疾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他们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充分学习,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缩短了因为信息接收能力的不同带来的差距。实现听力残疾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构建一个可以满足听障生显著个体差异的学与教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海龙,李新磊.“后MOOC”时代基于分布翻转的SPOC体验式学习探讨.电化教育研究,2015(7):45-46.
[2]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2017(7):108-109.
[3]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4(2):52-53.
[4]刘文杰,吴婷婷,郑玉.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协作Java教学模式研究.计算机教育.2010(20):56-57.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