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见梅知春近,十年老尽少年心

2017-07-01 17:42房雪丽
课外语文·中 2017年5期
关键词:夜阑宜州天涯

房雪丽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这首词为黄庭坚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全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天涯”二字,道出了被贬地之远。宜州地属广西,离当时的京城数千里,古时这样的距离,自然称得上“天涯”之途。被贬到这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梅花,作者很诧异。“梅破知春”,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在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江南的春天,也到了这里;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地属江南)。“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显见环境比预料的好。

紧接二句则由“梅破”,写到梅开。梅花开得那样早,那样突然,夜阑人静,微风细细,把梅花的清香送到了词人的身边,词人没能想到什么缘故,及至第二天早上才发现梅花向阳的枝头已开。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不失为早梅,令人感到新鲜、喜悦。“夜阑(其时声息俱绝,暗香易闻)风细(恰好传递清香)”时候才“得香”,故云“迟”。此处用笔细致。作者发现有梅时已经有一重惊喜,早上又发现已经开花,则是第二重惊喜。作者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作者已满怀江南之春心。一个关于梅花的浪漫故事,遂见于作者笔端。《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不但将旧典翻出新意,而且还表现出一个被贬的老人观梅以至忘怀得失的心情。作此词时,作者已经六十岁。而在这样的年龄这样浪漫的故事又慢慢萦绕作者脑际,也就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最后一句是说,往昔赏梅总想喝个够(个里,这样的情景中;愿杯深,希望杯深,多盛酒),但现在不同了,经过十年的贬谪,宦海沉沦之后,不复有少年的興致了。“老”加上“尽”的程度副词,使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是作者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猜你喜欢
夜阑宜州天涯
撑一竹伞走天涯
雪橘
心向辽东
夜阑听雨
听雨
广西宜州中药街药用植物调查及资源保护探讨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风物篇)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人文篇)
执笔为马,行走天涯
黄庭坚谪贬宜州期间交游研究——以黄庭坚著述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