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掷地有声的岁月

2017-07-01 06:41卫浩
课外语文·中 2017年5期
关键词:蕴蓄这幢同学录

卫浩

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在奶奶家度过。

假期中有一半时间都是坐在书房中那张旧得已经看不出颜色的书桌旁看书。奶奶说,这张书桌是爸爸小时候用过的。桌面上是一块大而且厚的玻璃,可不知怎的缺了一角。玻璃下面压着几张已经泛黄了的旧相片。

奶奶家原先的老房子拆了,新盖了现在这幢大得冷清的别墅。房子是新的,家具却没怎么更换,每一件样式古拙色泽斑驳的家具似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将眼前这幢毫无个性、与整个小镇其他民房千篇一律的新居与我们这个家庭遥远的过往无缝对接。当你将目光投向这些静默地站立着的桌椅柜箱,似乎立刻能够感知它们身上喷薄欲出的一段段陈年往事——比如我眼前的这张旧木桌,在它的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我带着几分好奇,拉开了已经不太顺滑的抽屉,一件一件翻看着那些尘封已久的东西。

我找到两支竹笛——看起来不是什么珍贵的材料制作的。笛子的音孔上有一层贴膜,但已破裂。我不会吹,倒腾了半天也没能让它发出一点声音。后来神秘兮兮地拿给爸爸看,央求他给我示范一遍。他有些讶异我怎么翻出了这陈年旧物,连他自己都记不起放在哪里了。我缠了他半天,他只是说笛膜破了,吹不响了。我将信将疑,只好作罢。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爸爸的一本小小的日记本和一本同學录。日记本标注的年份是1985年。那时的爸爸只有16岁,日记写得枯燥无聊,甚至会整篇摘抄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张海迪等人的名言。我笑话爸爸没有文学细胞,写作态度也不端正,敷衍了事。他却一脸无所谓地应了声:“那是要交给老师检查的,你能写什么?没东西写就只好抄抄名人名言了。”而同学录却正式多了,所有留言的同学都用钢笔仔仔细细地写下了离别的心情和对未来的祝愿。我翻着同学录,抚摸着粗糙泛黄的纸张,能够深切体悟到各种字迹的主人在字里行间蕴蓄着的感情。他们那时正值高三,和我现在一般大的年纪,抱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或许又带着几许迷茫和彷徨。那一次离别,也许此生便不复相见——从此天南地北,各奔前程……

我小心翼翼地将所有的物品放回原处,想象着30年前的爸爸和现在的我一样,坐在这张书桌前,看日光穿过树叶碎金一般洒落在书页上,听微风送来阵阵婉转的鸟啼,嗅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大地上款款走近的春姑娘的气息……会有着怎样的心境?他17岁的儿子坐在书桌前,思绪流转,回到16岁的他的身边,去翻阅他的流年,咀嚼他的往昔,细数那些他来不及追忆的旧事……

那些岁月凝成明珠,穿成时光的金链。剪碎时光,掷地有声的仍是那些岁月。

【简评】

作者以诗意的笔触,描绘出一位少年在接触父辈的旧物之后触发的独特的心理感受。人、物、情三者在作者笔下有机交融在一起,像一幅画,像一首歌,细腻,委婉,直入人心。文章语言恬淡而蕴蓄,感悟独到而真切,描写父辈的几处细节,寥寥数笔却逼真传神,人到中年者读之定会感同身受——真实是最易打动人心的力量!

(指导老师:王淦生)

猜你喜欢
蕴蓄这幢同学录
层叠绿意
“高跷楼”
自况诗
踩碎落叶有粉身碎骨的声音
同学录,你让我如何是好?
像阿娜
如果不抽烟
我不该乱猜疑
同学录(外一则)
冰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