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字化阅读课过程性支持策略探究

2017-07-01 19:11张宝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生

张宝峰

摘要:为了优化高中生数字化阅读课,让学生爱上阅读,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本文对数字化阅读课过程的支持策略进行了思考,以期让学生在有指导的阅读下更贴近“个人化”思维活动。

关键词:高中生;数字化阅读课;过程性支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1-0048-03

● 校本数字化阅读课概述

1.数字化阅读的概念

阅读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传统阅读强调的是在物理环境中基于纸质书面材料和文字图片符号的信息理解与知识建构;而数字化阅读是指利用电脑、网络、MP3、MP4、手机、iPad、电子阅读器等进行阅读,阅读内容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音视频、动画等。

2.数字化阅读的软硬件条件

校本数字化阅读课需要配置一体机电脑,架设千兆无线网络,装有Windows7操作系统、Adobe Reader阅读器和Office办公软件,并有区数字图书馆、本校数字图书馆等海量数字图书资源,以及校内FTP平台和本校数字化阅读网作为支撑。

3.数字化阅读课的定位

学校开设的数字化阅读课是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语境下进行的,受学生的阅读能力、电脑操作水平等的限制。虽然学生拥有阅读的自主性,但同样需要语文教师对阅读内容选择的指导,及信息技术教师在操作技能上的指导。

4.数字化阅读课的组织形式

根据课程安排,每周一课时的主题阅读课分别在三间传统纸媒阅览室和一间电子阅览室中进行,每个班至少有五周的阅读课是数字化阅读课。语文教师提供阅读资源和相对具体的阅读任务,是内容提供者;信息技术教师负责将阅读任务发布到数字化阅读网上,并为学生提供指导,是服务提供者以及素材组织者。

● 关注数字化阅读课过程,让学生体验真正的阅读

高中生数字化阅读课强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爱上阅读,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数字化阅读课实施初期,由于學生还没有快速找到自身的阅读兴趣点,“读屏”的形式也需要不断地适应,所以需要为学生提供系列化的阅读任务及阅读评价。然而,细化而具体的评价并不能真正反映阅读成效。为了让学生体验真正的阅读,我们需要从阅读任务的呈现方式以及阅读评价形式方面来考虑,关注数字化阅读课过程性支持策略。

● 校本数字化阅读课过程性支持策略

在数字化阅读课中,过程性的支持策略能有效地保障学生将隐性的思维活动不断外化,在看得见的记录中不断体验成就感,从而减少“读屏”所带来的外部干扰。那么,在学生“个人化”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如何提供过程性的支持,来帮助学生维持持续的内部动机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供支持。

1.与多媒体阅读素材相结合

在主题阅读中,音频、视频、动画等素材能补充文本素材,使主题阅读更立体、更丰满。在主题介绍阶段,以音乐形式引入,易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主题阅读的延展中,提供作者、人物等的背景资料,能帮助学生搭建纵向的知识结构;在主题理解中,提供影视作品剪辑,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故事脉络,再以此反观文本,深刻理解文本叙事的特点;等等。

例如,在名著阅读中,当学生读到《吕布之死》时,笔者先以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歌曲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情境,让《三国演义》的画面立即浮现在其脑海中。然后展示文本阅读材料,同时将文本中所涉及的人物的背景资料呈现出来。接着将《三国演义》第18集、第19集剪辑成片段,供学生观看,使其能迅速掌握故事梗概,真正回归到文本阅读和体味中。最后让学生思考“陈宫和吕布的性格与其各自命运的深刻关系”,以增加阅读的深度。

2.阅读素材的结构解读

为了让主题阅读充满探究性和拓展性,笔者以Webquest的形式,对阅读素材进行了逻辑解构。例如,在阅读主题中,《吕布之死》的素材结构包括文本显示、人物简介、问题探讨、成果交流和拓展阅读五个模块(如上页图1)。这些模块在阅读网中以上页图2的形式展示,能为学生提供整体而直观的指导,非线性的链接跳转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类型。

3.“九宫格”快速记录

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着一种九宫格形式的日记,人们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地记录一天的内容,是一种相对完整的信息处理过程,具有思维分类格式化和快速记录的特点,是帮助人们思考的一种工具。北京东四九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深教师武健曾经将其推荐给新教师作为观察课堂教学的工具,观察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特点对九宫格进行改造。

在阅读指导中,有结构的记录要优于无结构的记录。由于不同的学生关注的阅读点不同,所以在阅读课中,笔者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外显思维过程外,还和学科教师共同设计了九宫格形式(如图3),鼓励学生使用纸笔快速记录阅读过程。

图3正中间的单元格记录主题阅读的时间、地点,及当天的天气、心情等。上面三个单元格分别记录阅读主题的背景、过程以及结局;第二行左侧的单元格记录学生最喜欢的词句,右侧的单元格记录学生的随想;第三行单元格分别记录阅读的进度、查看的文本及音视频,以及通过阅读想进一步了解的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九宫格的结构进行修改。如对于较陌生的主题,学生可能更关注主题传达的故事本身;对于较熟悉的主题,学生可能更关注主题的文本写作;对于理解较艰涩的主题,学生可能更关注音视频素材;等等。

在记录之后,学生既可以提交纸质稿,以便语文教师为不同的学生准备个性化的阅读材料,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摄像头拍照,将其上传到阅读网空间,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

随着数字化阅读课的不断深入,师生共读的互动行为也越来越深入,阅读内容从课外到课内相互融合,学生阅读的过程性材料也逐渐累积成带有个人特色的阅读档案袋。同时,随着阅读内容的不断宽泛,(语文)学科的角色逐渐淡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兴趣慢慢凸显出来,学校便可以效仿高校,引入适合中学生认知特点的MOOC课程资源,为寄宿制高中生提供数字化学习的环境和资源,践行培养终身学习者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武健.教师课堂观察之利器——九宫格[EB/OL].[2016-06-13].http://mp.weixin.qq.com/s/q2Z2YLmOwuPlQFSZZytgaw.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3年度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同步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范式研究”(C-b/2013/02/014)中期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生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研究
项目教学模式下高中生计算思维的培养策略
高中生校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及对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高中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