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方高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认知调查及分析

2017-07-01 22:45张道伟袁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转基因科普生物

张道伟,袁莎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遵义贵州563006)

高教研究

贵州地方高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认知调查及分析

张道伟,袁莎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遵义贵州563006)

为了解贵州地方高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获取信息渠道、消费倾向等信息,对遵义师范学院186名在校大学生(包含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采用有关转基因食品认识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生物专业的全体学生以及非生物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对“转基因”名词并不陌生,但对转基因食品认识差别略有不同,生物专业学生较非生物专业学生了解程度略高。在获取有关转基因食品信息渠道方面更多的是来自网络和媒体报道;对待是否选择转基因食品,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分别为81.32%和81.05%学生倾向于非转基因食品,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另外,大学生普遍认为要严格标识转基因食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地方高校大学生;转基因食品;非转基因食品;认识程度;问卷调查

自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问世,不到十年的时间转基因作物进入商业化种植阶段;尤其是过去20年间,全世界转基因种植面积从1996年170万hm2发展到2014年1.8亿hm2,期间增长了100多倍。目前有28个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我国种植面积位居第六,达390万hm2,主要为转基因棉花和木瓜[1]。随着越来越多转基因食品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其安全性也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尤其是媒体报道的发酵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很大的质疑[2]。如2012年发生在湖南衡阳市的“黄金大米儿童实验”事件,则再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和转基因实验伦理的讨论。转基因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农业生物技术之一,利用好转基因技术,将极大解决世界各国粮食安全问题[3]。由于转基因作物比非转基因作物具有更强的抗除草剂、抗病虫害能力,另外转基因食品还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和营养成分高等特点[4],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粮食短缺等问题。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转基因问题已演变为不只是科学研究的问题,更是关系民生、经济、社会稳定等的问题。对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等都是转基因争论的焦点。公众因不了解而对转基因食品产生的担忧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正常问题,但是公众舆情中的流言、诽谤等却严重误导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并阻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5],进而影响转基因市场的发展。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知识先进群体,他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接受程度、消费倾向及安全性问题认识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当地群体当下对转基因的社会认识水平。本文就以遵义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为调查对象,希望通过对在校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认识的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开展转基因科普宣传工作。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文以遵义师范学院2011级、2012级生物专业学生和非生物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校园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200份问卷,生物专业学生与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各100份,其中生物专业收回有效问卷为91份,回收率91.00%;非生物专业收回有效问卷为95份,回收率95.00%;总收回有效问卷为186份,回收率93.00%。总样本中男女比例为38.71%和61.29%,其中生物专业学生样本的男女比例分别为53.85%和46.15%;非生物专业学生中的男女比例分别为24.21%和75.79%。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直接问卷调查的方法。自编调查问卷,了解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的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获取转基因信息的渠道、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倾向及其标识制度的了解、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认识及态度、对转基因原理认识以及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及宣传。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

通过调查统计(见表1),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的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这个名词都不陌生,其中生物专业的学生100%都听说过转基因食品;非生物专业的学生97.89%都听说过转基因食品,仅有2.11%的学生没有听说过。虽然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听说过转基因食品,但是从他们对转基因食品定义的了解程度来看,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分别有87.91%和82.11%的学生对其是一般了解,而非常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仅占少数,说明即使是生物专业的学生对转基因食品含义的了解程度也是较低的。

表1 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程度

2.2 大学生获取转基因信息的渠道

通过对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对获取转基因食品信息的渠道调查分析(表2),发现生物专业的学生有28.57%是通过专业书籍来了解的,对于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只有9.47%的学生是通过专业书籍来了解的,而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的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来获取转基因信息分别是47.25%和70.52%,结果说明生物专业的学生和非生物专业的学生获取转基因食品信息的渠道主要都是网络、电视等现代传媒,说明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现代电子传媒,不再是老师单方面的传授等。

表2 在校大学生获取转基因信息的渠道

2.3 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倾向及其标识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在价格相同的条件下,生物专业有81.32%的学生选择非转基因食品,有3.30%的学生选择转基因食品及有15.38%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非生物专业有81.05%的学生选择非转基因食品,有8.42%的学生选择转基因食品及有10.53%持无所谓的态度(见表3),表明两者都更倾向于传统食品。是否针对转基因食品贴上识别标签,生物专业有91.21%的学生认为应该贴上标签,不应该的只有1.10%;非生物专业有92.63%的学生认为应该贴上标签,不应该的只有4.21%(见表3),说明不管是生物专业还是非生物专业的学生都认为针对转基因食品应该贴上识别标签,使消费者对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尊重。而对于是否注意过转基因食品包装上的相关标识,有72.53%的生物专业学生没注意过,有66.31%的非生物专业的学生没有注意过,仅仅有27.47%的生物专业学生和33.68%的非生物专业学生注意过(见表3),结果表明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对转基因食品包装的相关标识都不关注或并不了解。

表3 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倾向及其标识的了解程度

2.4 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认识和态度

在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态度及其社会影响的认识方面,生物专业有21.97%的学生认为安全,17.58%的人认为不安全,71.43%的人不清楚;而非生物专业的学生有8.42%认为是安全的,48.42%的学生认为不安全的,43.16%的人选择不清楚(见表4)。对于是否愿意尝试转基因食品,生物专业有43.95%的人愿意尝试,有56.05%的人不愿意尝试;而非生物专业的有29.47%的人愿意尝试,有70.53%的人不愿意尝试(见表4),结果表明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出于对转基因食品的不清楚及安全性的担忧,不愿尝试转基因食品,而生物专业近一半的学生愿意尝试转基因食品。

表4 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态度及其社会影响的认识

2.5 大学生对转基因原理认识

通过大学生对转基因原理的认识调查表分析(见表5),对于生物专业的学生有59.34%的学生了解其原理,有40.66%的学生不了解;而对于非生物专业的学生仅仅只有24.21%的学生了解其原理,有75.79%的学生是不了解其原理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了解和正确认识转基因食品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表5 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原理的认识

2.6 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及宣传

在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及宣传方面(见表6),有57.12%的生物专业的学生认为应该发展转基因食品,有16.48%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有26.37%的学生对发不发展持无所谓的态度;而非生物专业的大学生有43.25%的人认为应该发展,有34.74%和22.11%的人分别持不应该和无所谓的态度。对于是否愿意接受转基因知识的科普指导,有68.13%的生物专业学生愿意,有14.29%的学生不愿意,有17.58%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而非生物专业的学生有71.58%愿意,有9.47%的学生不愿意,有18.95%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结果表明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的学生都缺少专门性宣传转基因信息的课程和讲座,使得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程度低,接受程度较低等。

表6 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及科普指导

3 讨论

3.1 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的分析

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国际上农业生物工程应用最早的国家之一[1],2010年国务院将生物育种产业确定为战略新兴产业,积极研究并科学利用转基因技术,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战略选择。但现阶段我国公众对转基因的质疑声音不断,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持观望态度[3]。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知识先进群体,他们对转基因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群体当下对转基因的社会认识水平。尤其是贵州相对落后地区,大学生群体不仅代表当地群体的社会认识水平,也代表转基因科普工作在贵州的宣传程度。通过对遵义师范学院186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总体来说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一般,无论生物专业还是非生物专业的大多数学生都听过“转基因”这个名词,但对转基因食品都只存在于一般了解。

3.2 在校大学生获取科普知识途径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2),在校大学生获取转基因食品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媒体,即使生物专业也只有28.57%的学生通过专业书籍来获取信息,而非生物专业仅仅有9.4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尽管生物专业大学生对转基因科普知识的了解与非生物专业大学生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科普方面的信息了解主要还是通过网络和电视途径。而从网络上搜索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可发现,对转基因存在流传广泛的众多流言。如“转基因作物能杀虫所以也会对人产生伤害”,“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吃了转基因食物会不育”等。这些流言存在之久、传播之广泛,究其原因还是大众对专业的、权威的转基因知识了解渠道极其匮乏。这在一定程度说明我国对转基因科普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方式不科学,宣传效果远远不够,因此我们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去归纳总结出一个更好、更有效的转基因科普模式[3]。

3.3 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33.3%的大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但仍有36.6%的大学生愿意尝试转基因食品(表4),并且有5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发展转基因食品(表6)。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的大学生都更倾向于非转基因食品,并且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贴上标签。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方面,有48.42%的非生物专业的学生认为不安全,反映出在不同专业中开展相应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安全性来说,生物专业与非生物专业的学生比例近似1:2,但是在不愿意尝试问题上,两者的比例近似1:1,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来说,当消费者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他们面对相对陌生的产品很难做出准确的购买风险评估[6],同时消费者更倾向于自己信赖的商品,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为前提[7]。

4 结论

4.1 应该重视和加大对转基因科普知识的宣传

从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接受程度,可知我国转基因科普工作仍面临艰巨的任务,尤其是科普渠道和科普方式。转基因食品早期科普工作的不重视,科普渠道的匮乏,科普方式的不科学,公众质疑声音不断,使转基因舆情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近年来,国家对转基因科普日渐重视。在2014年度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首次增设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的科普宣传、技术培训与风险交流平台系统[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意味着转基因科普从此上升到“国家”层面。对转基因知识的科普除了图书和影音资料,还要注重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提供给民众一个便利的平台去了解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

在大学校园加强转基因科普知识宣传。在网络媒体发达的时代,在互联网上建立转基因生物科普宣传的重要平台,成立专业的、权威的转基因关注网站,主要发布转基因技术相关法规、进展、知识问答等信息,给大学生一个快速便利的平台了解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学校的教育功能是不能被忽视的,无论是生物专业还是非生物专业的大学生,应开设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相关的讲座,加强宣传力度,使得大学生能够对转基因食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态度。

4.2 应该保护消费者对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尽管我国2002年已经建立了转基因标识制度,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仍然不甚完善。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知情权和选择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对现有转基因标识制度内容的局限和缺失应尽快完善,健全转基因食品标识相关的配套制度,真正做到符合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初衷,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8]。二是在监管中吸收公众参与制度。引入吸收公众参与制度不仅能对公众监督转基因食品标识起到制度保障作用,而且能使政府监管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使公众参与政府转基因监管的各个环节朝着公共安全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方向发展[8]。

[1]罗云波,贺晓云.中国转基因产业化发展概述[J].中国食品学报,2014,(8):10-15.

[2]CliveJames.2015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4):1-11.

[3]田兰芳,郭明璋,许文涛,等.转基因食品舆情分析及新型科普模式探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4):179-187.

[4]姜薇.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7,(3):236-237.

[5]储成才.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机遇还是挑战?[J].植物学报,2013,(1):10-22.

[6]张硕阳.陈毅文.王二平.消费心理学中的风险认知[J].心理科学进展,2004,(2):256-263.

[7]樊春阳,葛新旗.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J].安徽农学科学,2007,(27):8716-8717.

[8]谢海军.浅谈我国转基因标识制度的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12):258-259.

(责任编辑:娄刚)

A Survey of Undergraduates’Attitude towards GM Foods in Guizhou

ZHANG Dao-wei,YUAN Sha
(School of Biology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6,China)

A questionnaire is conducted among 186 undergraduates(including majors and non-majors)of Zunyi Normal College to lear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GMfoods,their way of getting the information of GMfoods and their inclination towards consump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erm“GM foods”is not strange to the biology majors and most of the non-majors of biology,and there exists certain difference of recognition towards the term between the majors and non-majors,and the majors know more about the term than the non-majors.All of them know the information about GM food through internet,and 81.32%of the majors and 81.05%of the non-majors are inclined to choose non-GM foods and hold a prudent attitude towards GM foods;In addition,it is generally claimed that the GM foods should be marked saliently for the sake of consumers.

undergraduates in local universities;GM foods;non-GM foods;recognition;questionnaire

TS201.6

A

1009-3583(2017)-0114-04

2016-12-23

遵义师范学院教研基金资助项目(13-30)

张道伟,男,河南南阳人,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学研究。

猜你喜欢
转基因科普生物
探秘转基因
生物多样性
转基因,你吃了吗?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科普达人养成记
第12话 完美生物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