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2017-06-30 18:38伍洲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

伍洲

摘 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成为当前众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文章首先阐述县级电视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的必要性,并对当前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假设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传媒时代,为了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潮流,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显得迫在眉睫。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因素对于县级电视台的市场影响力与发展生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由于过去遗留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病,这种陈旧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县级电视台信息化的发展。纵观我国当前影响力排名靠前的几大电视台,之所以能够在当今信息时代获得成功与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往往十分成熟。

通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可有效提高当前我国县级电视台的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与水平,建立起人力资源信息化档案,极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随着人力资源逐渐成为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源,究竟要如何确保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以及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走向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县级电视台领导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当前的广播电视行业而言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

1.为了进一步推动现有管理资源的整合以及对管理成本的控制,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条有效的实施途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广播电视行业所使用过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非常多,但是这部分管理软件都存在这涉及范围较窄、内容单一的弊端,大部分功能都是关于统计数据方面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软件之间的相互兼容,严重制约了信息资料之间的共享,进而造成数据资源的过度浪费,不但无法减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

2.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能有效地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管理效率。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日常考勤、员工信息管理、工资发放、以及员工入职、调职、离职、退休等信息进行管理,这些日常琐碎性的人事事务会占据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的大量时间与精力,在加上传统的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着较高的误差率。由于技术手段的缺乏,不仅增加了人工对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的难度,还无法保证信息资料的准确性与实效性,进而难以为决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因此,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即可直接向决策领导传递信息资料数据,并且能够将上级部门的意见及时下发,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此外,在如今新媒体的背景环境之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了广播电视行业信息资料收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并且得到了充分的交流沟通,通过管理系统内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这对于提高广播电视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所有行业管理机制转变的趋势。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广播电视行业也从传统媒体逐渐向新媒体时代转变,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广播电视行业的管理体制也应作出针对性的改变,进行深度的改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广播电视行业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去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当中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才能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向前发展。

二、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暴露出的问题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起步时间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笔者就针对于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整理与分析:

1.管理软件实用性不高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所采用的管理软件基本上都属于事务管理类型,这类型的软件在管理内容的全面性方面做的不夠,在面对广播电视领域某些特殊管理活动时实用性不高,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此外,由于管理软件的实用性并不高,因此在实际的广播电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得到的应用并不多,从而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中装机量比较高的有管家婆、用友、金蝶等。其中用友与金蝶主打功能为财务管理、ERP生成以及流程控制等。管家婆主打功能为进销库存与客户关系管理等,现在也有开发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类的软件。从市场占有份额的角度,也反映出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厂商的研发与销售的实力,虽然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较为繁荣,但是仍有一些脱节问题难以解决,相对而言国外的软件实用性更高,但是投入的成本较大。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彼此工作的不甚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匮乏也导致了E-HR进程较缓。

2.数据库结构不完善

在现阶段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对于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没有对电视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考量,以至于数据库结构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部分特殊需求。例如在电视台中的正式员工有将近上千人,但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实质上往往只有几个而已,而且在平日的工作当中有太多的琐碎事务需要处理,根本没有多余时间与精力对仔细研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也就导致当前电视台人力资源战略体系无法满足公司的未来发展,导致发展遇到瓶颈,因此为了让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员工从繁琐统计事务与日常人事工作中挣脱出来,一款好的管理软件显得尤为必要,并且由于公司人员信息数据多且复杂,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才能够提高反应速度,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动态数据更新不及时

在实际的广播电视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当中,要及时向数据库中录入动态数据,对数据库持续不断的更新以确保数据资料的实时性,从而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策略时有更多的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决策的准确度与可靠度。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电视台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时所产生的动态数据并没有及时录入数据库当中,严重影响了数据资料的更新速度,使得动态数据的实时性得不到体现,也就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决策时得不到可靠准确的数据,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

4.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

从目前广播电视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真正优势与特点,工作人员对该系统的利用仅仅停留在工资记录层面。从应用实质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其作用并不仅仅是进行简单数据资料的记录,而应该是针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归纳、总结与分析,从中找出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比如,在县级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当中,可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所有员工的考核数据进行分析,更加全面地掌握电视台的绩效情况;对员工的薪资结构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优化薪资结构的相关对策,提高电视台的经济效益。

三、县级电视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通过上文,笔者对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县级电视台应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从如下几点着手:

1.仔细挑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软件

在县级电视台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一定要结合电视台的实际情况,从现实出发,严格挑选相关管理软件,保证所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符合电视台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需求,不过电视台的主管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依赖性不可过重 ,要懂得有的放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不可人为这一管理理念只适用于传统模式的管理工作,要用现代化管理的眼光去全面审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现阶段的县级电视台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管理软件与人性化管理要相互依存,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工作过程中对两种管理方式都要提高关注度,两手抓且都得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推动我国广播电视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

2.对人力资源配置不断调整与优化

针对于目前我国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现状来看,对当前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不断优化与调整是开创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调整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创造出县级电视台内部“能者上,庸者下,无为者让”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面貌;设立竞争机制,提升电视台职工以及领导层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并且在人事安排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营造出民主、竞争的工作氛围,可借鉴诸如“赛马竞争机制”等成功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了吸引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保证员工准入与退出机制的正常有序,在实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推动电视台工作人员的职业化进程,用人标准与薪酬设置要根据不同岗位以及层次进行科学设定。

3.做好人才的培训工作

为了持续不断的推进县级电视台员工的培训机制,应加大资金投入将培训工作形成规模。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保证企业含有丰富的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力资源,才能确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结合当前县级电视台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训工作投入一定的精力与资金,让电视台员工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得以进一步提升,这对于县级电视台的未来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4.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数据库结构进行优化

在针对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数据库可单独设置一个子模板去记录电视台员工的流动情况,主要记录内容包括员工入职、退休、死亡以及在电视台部门岗位之间的调动、流动等情况。不管是哪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时一定会对流动率进行计算,因为正常职位调整与人才流动对于该计划的制定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的設计人员虽然在计算机软件方面是专业人才,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却不够熟悉,同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软件知识也不甚了解,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设计工作时,双方工作人员要通力合作,保证数据库设计人员设计出的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数据库的全面性与丰富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县级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虽有挑战但仍需前进。同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比较,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仅能够让日常人事管理工作实现自动化处理,还能够对电视台员工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推动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与人员都应提高重视,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这一工作的开展,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加以改正。

参考文献:

[1]李普芳.基于媒介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06):91-92.

[2]彭晓霞.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方法的转变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5,(09):40-41.

[3]彭晓霞.媒介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探究[J].科技传播,2015,(17):23-24.

[4]郭悦.某电视台A、B频道外籍员工人力资源管理满意度调查报告[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5]矫晓静.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160.

[6]彭沙沙,梁静.中国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4):214-216.

猜你喜欢
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
城市电视台节目编排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