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花
摘 要:汉语言文学是当前教育体系改革和發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前提基础。在当前全面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其不仅关系到学生具有怎样的汉语言文学功底,也关系到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伟大战略决策的最终成败。本文对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职院校;汉语言;现状;对策
中职业学校是我国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必然趋势,是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以培养出具有一定水准又有具体技术性的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因此,怎样完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意义
时代在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竞争日益加剧,所以人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关系到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发扬,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具有不能轻视的力量。只有我国的下一代学好汉语言文学,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才不至于流失在历史长河里。汉语言文学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所以让当代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因循守旧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许多学校的教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高。长期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同时,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未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知识老化严重,与现实社会相脱节。
2.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学校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专业课程的教学上,而不少学生和家长也认为学好专业课是未来找个好工作的敲门砖,他们认为汉语是母语,只要会说,会读,会写,就算是懂得汉语言文学,而不用浪费时间将精力放在对汉语言文学的专门学习上。结果,汉语言文学被边缘化,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等单一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运用不够到位,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三、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提升对策
1.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首先,学校在聘请老师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招聘的标准对老师进行严格筛选,聘请有资历有能力的老师来教汉语言文学这一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老师教学的起步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其次,学校应该鼓励老师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极有内涵的学科,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深究其中的一字一词才能够所有进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而且学校也应该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培训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授技巧和传授能力,让他们了解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形式,以及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尝试不断创新。最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尽量争取老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派遣有能力的老师去其他模范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借鉴人家有优势的一面,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并且带领学校的其他老师共同改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
2.重建课程体系
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而言,强化对口头表达、书面写作、鉴赏等能力培养,更能符合他们将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也能能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也就是说,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广博专业知识,而且还应熟练掌握写作、评论和鉴赏等适用技能。而且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学生从事工作必备的职业素质。当然,文学创作、评论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书面写作能力的唯一,还要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在教材选材合理的基础上,再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将最现实、最实用的汉语生活语言带到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学以致用的能力。由于汉语语言方式灵活,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语言环境性,不同场合、环境都可能造成语意的变化。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多媒体信息中如身临其境般的亲自体验汉语言的应用。例如:充分利用语言学习资源,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可以尽可能的采用民汉同宿、同习,促进民汉学生的语言交流,以实践来提高民族同学的汉语水平。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汉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性、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学习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 还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以便利用这些技能自主学习,为适应这个"终身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点就是培养其阅读习惯及写作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及技巧,在惯性阅读中让学生逐渐摸清汉语语言的规律,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此外,还要大力倡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汉语语言的学习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学空间,使得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结语
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中职院校的一门重点学科。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的时候,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够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相信在未来的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该方向的研究,会更为完善,关于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也会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宁夏大学,2015(03):16-18.
[2]吴桐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44-45.
[3]陈家琳.浅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06):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