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非遗节日纪录片的传播思路探析

2017-06-30 09:30李丹露马晓亮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纪录片新媒体

李丹露+马晓亮

摘 要:该文以新疆塔塔尔族撒班节为例,通过对新媒体用户特征及非遗节日特点的分析,试图跳出以往以记录为主、不考虑传播效果的传统影像制作模式,依据新媒体视频故事性强、用户数量众多、用户年龄层次较年轻、传播范围较广等特征,探析非遗节日的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思路,使非遗节日纪录片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众理解非遗节日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 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54-03

Abstract:Taking Xinjiang Tatar nationality ploughshare Festival as an example, this case study attempts to renew the previous traditional video production mode which used to give priority to record and take no account of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ew media user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this thesis aims at analyzing the communication ideas about the documentary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such as story-filled videos, numerous users, young age and large-scope spreading,to make the documentary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to be the important means which the pubic can underst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Media;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Documentary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传播技术、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收看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纪录片的传播思路已经不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需要对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修改才能适应用户的需要。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以往都是以记录功能为主,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非遗影像的传播效果成为保护和推广非遗的重要手段。

撒班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遗节日的突出特点。首先具有民族性,撒班节是塔塔尔文化的代表。撒班節的缘起是塔塔尔族先民对农具“犁”所带来的增收的感谢。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撒班节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此,但是是民族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其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塔塔尔族与新疆其他少数民族有着类似的风俗习惯,伊犁的塔塔尔族由于聚居的较为集中,所以保留了撒班节的原始元素;塔塔尔乡的塔塔尔族的衣着、饮食等方面也基本与长期同为牧民的哈萨克族保持一致。最后,撒班节具有极强的部落性。撒班节的庆祝方式就是一同载歌载舞,互相攀谈,举行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而且撒班节的庆祝时间是每年的春耕结束到夏收之前,具体日期完全由聚居部落自行决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有3 556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撒班节是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也可以说是极为小众的非遗节日,研究撒班节的传播思路不仅为非遗节日的纪录片传播思路进行探析,更为新媒体环境下小众的非遗节日纪录片创作提供方向。

1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特征

1.1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基本特征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2.4%。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4.40亿,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7.1%。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新媒体环境下视频用户数量庞大,青少年用户众多,对受众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使得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广泛性。新媒体视频的需求对非遗节日的影像化传播提供了受众基础。同时针对青少年用户,小众非遗节日的影像对非遗本身有发扬和传承的作用。

1.2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收看习惯

新媒体视频用户碎片的阅读习惯,所以影像呈现碎片化。影像的目的不再是遵循时间、空间的逻辑来具体地介绍事物的全貌,而是通过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引起受众对这一事物的兴趣,再通过新媒体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将碎片化内容拼贴起来,使受众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全貌。

视频用户普遍对影像的故事性要求较高,同时如今的影像进入短片时代。新媒体短片是依托新媒体技术,以影像为主要表现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不长于30 min的影像短片。在这个前提下,受众对影像元素的丰富性要求更高,单纯的纪录已经不能争取到受众碎片化阅读的时间,而能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即影像内容的故事化。

1.3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收看渠道

由于媒介环境的改变,视频播放渠道从电视、影院大幅转向互联网,更精确地说是转向了移动互联网。同时,受众在不同的收看渠道下也具有着不同的阅读习惯。以往的视频都是在电视上进行单向的传播,几乎没有反馈的过程,这就使得受众缺乏参与感,而视频通过新媒体传播,更加注重的就是与视频用户的互动性,通过弹幕、在线直播等方式使用户参与进来,利用网络的多媒体特点辅助充实视频的内容,拼合碎片化的传播。

纪录片作为新媒体视频的一种,同样需要符合新媒体用户的特征,才能保证传播的效果。

2 非遗节日纪录片传播思路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纪录片的切口较大、时长过长

大众传媒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关注点放在了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样式之上。在传统非遗节日的纪录片中,影片的视角较为开阔,全面地从客观角度展现了节日的历史、由来、过程等,这种场面宏大的视角使受众很少能感受到接近性,也就是说传统非遗节日纪录片不够接地气。而新媒体环境是非常强调平民化和大众化的,由于传统非遗节日纪录片往往切口都较大,使受众不能产生代入感。即使观看过后,也只会对节日表象略有所闻,无法引发更大的传播效果。

2.2 传统纪录片的创作思路老套

在内容的安排上没有强调考虑如何引起受众的兴趣。非遗节日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它需要的是受众真正透过非遗节日这面窗,去一窥该民族的文化魅力。虽然目前有“故事切入”这种易于使受众投入的叙事方式,还可以融合“客观记录、口述历史”等多种叙事方式,但也导致由于将节日切分过多,不可避免地缺失一些信息元素,其中深层次的节日意义很难体现。故事性与纪实性之间的权衡也是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难以逾越的难题。以上的现象导致纪录片大多进入故事太慢,富有冲击性的镜头很少,缺失人文内涵。

2.3 传播策略的失误

目前大多非遗纪录片都是以电视纪录片的规格进行制作,直接投放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在传统的电视、电影播放平台上,非遗纪录片更注重展现节日的完整性,导致一部纪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观看,这在新媒体平台是难以想像的,尤其是在移动客户端。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里,超长架构的影片内容难以保持对受众的持续吸引。传统非遗纪录片展现全貌的特点会让新媒体环境的观影者望而却步,或者在观影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使得影片不能很好地传达非遗节日的巨大魅力。同时,在新媒体传播中,大众更加期望提升自身的参与感。新媒体提供了民众被赋权行动的渠道,除了分析新媒体大众所变化的接受心理外,还缺少制造更多能让大众参与到影像制作过程中的环节。

3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节日纪录片的传播思路探析

当媒介发生变革,那么也就意味着人的需求已经改变。过去的非遗节日纪录片在电视上更多的是一种教育作用,而新媒体环境下非遗节日纪录片需要的是让受众能够更多地了解、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所以新媒体环境对非遗节日纪录片产生了分别来自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受众的新要求。

3.1 影片内容的重构

非遗节日纪录片所要传播的内容不仅仅是节日的过程,还包括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节日的歷史意义。大部分节日都具有民族性,即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深层文化心理,是民族文化全貌的重要缩影。以撒班节为例,它的缘起是对农具“犁”所带来的增收的感谢。一个民族将这样的感谢之情延伸出一个节日,这其中蕴含着塔塔尔族在数千年前的民族风貌,同时经由历史的发展,撒班节也有了加深于其原始意义的民族意义。非遗节日也具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指的是其形成、发展均受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了解民族发展须知的大环境。但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影片又需要有故事化的特征以及不能过于冗长的要求,所以影片就需要平衡纪录的完整性和时长。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一夜爆红,人文类题材操作上没有那么中规中矩,更易触及“敏感”,那么从平凡个体的生活与命运入手,以个体反映时代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呢?内容上更易于接受,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舌尖上的中国》每集会拍摄3、4个故事进行平行蒙太奇,这样使得整个影片充实且不乏味,需要表现的元素都是每个故事的核心,时长也受到了有效地控制。100集纪录片《故宫100》秉承“微纪录”理念,每集用6 min呈现一个故宫建筑,讲述一个空间故事,短小精悍,清新活泼,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新媒体用户快速浏览和定向检索的需要。

在非遗节日纪录片的内容布置上也可以参考这样分割成几个小故事的方法,不仅可以延续故事化的纪录优势,而且由一条故事线演变成多条故事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视角也更加多元,能更好地展现非遗节日的风貌。这种拍摄方式取消了大面积对宏大场面的拍摄,采用多小组跟拍的方式即可完成,同样满足了快速、小成本的新媒体制作要求。可以说这种拍摄方式一举两得。纪录撒班节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选择几户塔塔尔族人家,确定纪录片必须展现的要素,进行串联。

3.2 对传播渠道优势的利用

新媒体除了内容碎片化的特征,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交互性。虽然现在有很多非遗节日的纪录片已经在网络上线,但它们都没有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这一优势。使得影片依然在“自说自话”,不能与受众进行很好的交流。

目前,许多电影在上映前都会开设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地发布与影片有关的消息预热,甚至进行片场直播让观众对拍摄现场身临其境。这些都可以运用到非遗节日的纪录片创作中来。在微信微博上推送撒班节的相关背景介绍、节日介绍、人物采访等,在撒班节当天进行线上直播,使受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节日的氛围。

同时,更要利用好新媒体的交互性。从影片的筹划到后期的呈现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受众互动起来,更好地了解受众对这一节日的需求。甚至可以将拍摄思路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让受众自主地进行完善和补充,使受众参与到纪录片的制作中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同时当受众参与进来后,也一定程度上会促成对影片的二次传播,通过第一批受众的人际传播扩大传播面,以造成更加深刻有力的传播效果。

3.3 迎合视频用户的阅读习惯

从受众的阅读习惯来讲,除了内容的碎片故事化和加强交互性之外,对非遗纪录片的观赏性也提高了要求。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对一个信息的专注力是30s,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这种专注力缩短到15 s,传统纪录片习惯使用的长镜头,也将被大幅取代,以契合新媒体“短平快”的特点。除此之外,画面的美感也是吸引受众的原因之一。色彩鲜艳、构图精美成了纪录片更进一步的追求,除了带来纪录内容和内涵外,还能带来一场美的体验。撒班节是室外节日,人们欢聚在草地上载歌载舞,通过多变的镜头,丰富的节日色彩能更加吸引眼球,使影片画面变得好看。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区”。目前“非遗”纪录片的新媒体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传播效果在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及时抓住媒介环境和受众的特征,将其应用到非遗节日纪录片的传播思路当中,通过影像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有机结合,使纪录片真正适应于媒介环境,能够调动起受众的兴趣,使非遗节日纪录片发挥出强大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 王琰,余秀才.多元与重构:论新媒体短片的影像传播[J].电影艺术,2008(1):160.

[3] 刘壮,谭宏.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07(12):173-174.

[4] 金毅.试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特征[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4):182-183.

[5] 陈曦.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短片创作与传播[J].今传媒,2013(7):99-100.

[6] 张成军.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传播[J].电视研究,2013(9):56-57.

猜你喜欢
纪录片新媒体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