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应试备考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应试能力,是高三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在小说阅读备考教学中,有意识地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指导学生运用思维方法分析人物形象,解读小说主旨,力求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学文本阅读应试能力同步提升,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以2016年浙江高考试卷小说阅读《母亲》第15题的备考教学为例,展示自己的这一教学思路和具体做法。
2016年浙江卷小说阅读《母亲》第15题是这样的: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6分)
分析这道题目的时候,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活动(节选)。
一、以思维原点为出发点,寻找思维路径,明确答题方向
教学片断:
问题:“母亲”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的特点。
一些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母亲都是伟大的”,还掺杂着:“母亲是不是很傻?”
师:为什么这么说?请按照“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思路进行思考。
(板书: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母亲为了打豆,不去看火车,确实很伟大很勤劳。
生2:母亲每天打豆,很辛苦!
生3:母亲每天都坚持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可见母亲坚忍、坚持、吃苦耐劳。
生4:母亲很傻,看火车这么简单的事情,直接去看不就行了。却要问别人,以致别人不耐烦。
师:对呀,这么容易完成的事,母亲为什么不去做呢?
通过追问,将思维再向前推进一步,把思维从“中途”推到了“原点”,让学生对“母亲这一行为”的思考透过表层而进入深层。
师:比较一下刚才同学们具有代表性的发言,有没有发现同学们思考的方向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那么,他们分别是从哪些不同的思维方向思考的呢?
以上的教学片段显示,部分同学想当然地认为普天之下的母亲都是伟大的,经过思考之后能够修正自己的答案。部分同学能从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句子进行分析,总结出母亲的形象特点。那么,我们能否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按照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呢?
当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答案时,笔者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寻找学生的思维路径上,要求按照“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进行思考,而不是放在判断学生的答案正确、全面与否上。没有立即评价学生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完整阐述,并反思:所得出的答案是沿着什么思维路径得来的?意在了解学生脑中已储备多少知识,已具备多少能力。这样做不仅了解了学情,也找到了我们实施教育的原点。经过简单思考,学生是比较容易得出母亲勤劳、辛苦、坚忍等特点的,这也是答案采分点之一。但思维仅仅停留在这一层级是远远不够的,思维还需要向纵深发展,才能全面把握母亲形象、小说主旨。
二、以发散思维为推进器,拓展思维广度,明晰答题角度
发散思维也要从原点出发,向外辐射。教师帮助学生明晰思维路径之后,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述思考所得,鼓励他们发散思维,拓展思维广度。
教学片断:
生1:可以找关键词句,比如第九段的“催”字,母亲自己催着自己打豆子,表现母亲的急迫、忙碌。
生2:也是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在催促着她。
生3:可以从第六段找到“忙碌”,第八段找到“辛苦”。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好!除了找关键词句还有哪些角度?
生4:环境烘托人物,情节展示人物性格……
生5:环境描写在文中出现得比较少,好像只有“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 呆滞、古板、少变化都是贬义词,可以看出母亲并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想要改变这种生活。
师:分析得非常好。那么情节呢?
(学生思考)
师: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6:三次。反映了母亲向往着火车,(师打断,追问:火车代表什么?)但是自己又不去看,惹得其他人都不高兴回答她的问题。是不是反映母亲向往又犹豫的心理呢?!
(同学们都点头表示认同。)
生6:那么又是什么让母亲不去呢?
生7:受制于农活的重压。
生8:缺少勇气改变原有的生活。
由此可见,学生不仅有思考总结,还产生了新的问题,“那么又是什么让母亲不去呢?”这个新产生的问题推动着思维一步步深入,接近人物形象的本质。
母亲的形象不仅可以从言行、外貌、心理等正面描写入手,也可以从环境烘托、他人评价等侧面描写入手;还可以从母亲与周边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可以从抓住重点词句入手分析,可以从情节入手分析……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解题思路,要鼓励他们各抒己见,把每一种概括方式完整阐述。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就更加完整了。学生的思维发散了,广度拓展了,答题的角度也就明晰了。
三、以聚焦思维为约束,提高思维效度,掌握答题方法
发散思维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而聚焦思维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在小說教学过程中,对几种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比较,辨析得出一种更好的分析方法,就属于聚焦思维。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很多,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反思自己的思路是不是还可以更严密、更细致,其他同学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为我所用,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课堂上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在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后,学生表现十分活跃,但教师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对比辨析,仅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初始阶段,那思维还是浅层的,是没有深度,缺少理性的,课堂还是乱糟糟的,就是评课时经常说的“看起来热闹,实效却没有”。
教学片断:
师:我们总结一下,我们分析母亲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生1: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环境描写,情节,寻找重点字词句……
师:对。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建议从情节入手,分层概括,阅读和表述时特别关注一些重要词句,以及一些细节描写,这样会更加全面。
(板书归纳:从情节入手,兼顾其它)
师:我们在分析母亲人物形象的思维方向时,有同学说母亲是勤劳、忙碌、辛苦、朴实的农村妇女,又有同学说母亲是一个有好奇心但又犹豫不决,缺少改变勇气的人。这种概括,和我们以前对母亲形象的理解不一样。那么,到底该怎么样评价这样的母亲形象呢?
题目千变万化,解题方法“万变不离其宗”。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针对学生的答案,或者说解题思路,教师要及时总结,“从情节入手,兼顾其它”就是对方法的总结,总结是为了举一反三,做好这一类型的题目。
四、以批判思维为抓手,挖掘思维深度,让答案更精准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高效、更有质量?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再好不过了。面对自己的“想当然”,面对生活体验的稀缺,面对社会的约定俗成,如何科学理性地质疑,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站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的能力和素养。
教学片断:
生1:传统中的母亲都很伟大,充满了母爱,为了家庭和孩子任劳任怨,这里的母亲还有一些缺点。
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有缺点的母亲形象呢?
(同学陷入沉思)
师提示:形象来源于生活,反映的是社会生活,所以我们也要关注时代背景。
生2:哦,小说发表于1934年1月1日的《文学》。
师:本文的写作背景很模糊,只有两点可以作为切入口:文末括号里的时间说明和文中讲到“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可见,火车还是一件新事物。当时城市中的普通人家一个月的收入只能买一张最便宜的三等座的单程票,像郭沫若这样的名人乘火车也只是买三等票,农民就不大可能因为好奇而去坐火车。火车对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既带给他们新鲜感,也有距离感。
生3:那么,從老师介绍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母亲想尝试新鲜事物,但又被现实牵绊,缺少改变的勇气。我想,这也是当时百姓普遍的思想状况,所以,这个母亲形象也是一类人的缩影。
师:说得很好,母亲这个人物形象多少带有作者关于这个时期的人的思想状况的思考:女人能否摆脱家庭的束缚,获得自由,特别是思想上真正的自由,敢于追逐新生活。这样来分析人物,更接近人物的本质了。
教师质疑,同学们陷入沉思,激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母亲这个人物形象,不能简单用几个词形容概括,也不是几种描写手法的简单发现,更不是小说肢解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机械分层。作者对母亲的态度是褒是贬?不同的同学对她又是如何评价?对这些问题,用批判思维来进行解读、概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更接近人物形象的本质。
对“母亲”这个形象分析、挖掘、概括主旨的过程,就是深化思维的过程。“母亲想尝试新鲜事物,被现实牵绊,缺少改变的勇气”准确地概括出母亲的形象,答案精准。“这个母亲形象也是一类人的缩影”则指出了母亲形象的意义所在和小说的主旨。
当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需要我们老师有目的并不断地进行训练。笔者希望以此改变以往语文复习课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象,进而使学生文本阅读应试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周杨波,浙江杭州市瓶窑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