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浅探

2017-06-30 21:42盛红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作文情感

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写作即生活”,就是写作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写作。学生的写作水平会随着自身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情感的丰满而日益提升,逐渐实现学生人格的形成、思想的成熟和情感的升华。所以,初中学生作文要实现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必须实现我眼观我察,我手写我心。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属于自身生活的点滴,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到生活的乐趣。

一、积累生活经验,丰满写作细节。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是写作的基础,作文离开了生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显得空洞,没有生命力。写作其实是对生活素材的加工整理,然后用优美的句子和适当的句法整合而成的,所以,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很多的初中学生一看到作文写作就头疼,一到写作文时,就有学生觉得脑子里的材料少,没事儿可写。有些学生每次写作文时,就只能想起有限的几个事例、材料,经常把相同的材料、素材反复用在好几篇作文中,没有新鲜感。因此,不少学生对自己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作文一直没有信心,有的甚至担心写不够题目要求的字数。“每次面对作文题目,倒是能想出写作的角度,但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能支撑起观点的事例、人物等素材,写出来的作文如同白开水,不生动,有时还因为字数不够而被扣分。”一名初中学生如实说。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父母在假期帮助孩子搜集作文素材。春节期间,有时间的家长还可带孩子到公园、书市、庙会等地与孩子一起体验生活,让孩子感受民俗文化,积累作文素材。此外,還要教学生学会移植他人的生活经验,把生活中看到的典型的事例移植到自己身上,通过生活观察写出自己的感动之处。只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树立写作的信心,丰满的作文就会呈现在自己面前。

二、创立生活化情景,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生活”,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注意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受大自然的美;感悟身边人的喜怒哀乐。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景,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创设生活化情景就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丰富生活、留意生活、收获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处处引着或尾追于学生,加以引导观察或者逐一指点。我们想如果学生的作文题来源于生活,是为了自己交际的需要,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那么学生作文就犹如溪水潺潺,何需再去编造,拼凑呢?因此,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质,挖掘童趣。教师可以问问学生吃的,看的,想的是什么;看看他们穿的,玩的,用的是什么;听听他们谈的,唱的,说的是什么,作文的题材就会取之不竭。

三、巧妙调拨,实现素材的转换。

初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思维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写作容易出现模式固定化,习惯于简单的把一些词句罗列起来,缺少情感的真实表达和流露。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要面向学生全体,让每个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都有所提升,做到因材施教,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初中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以后,是不能直接转化为有用的写作素材的,需要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训练。所以,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善于寻找生活和写作的桥梁,注意作文命题的生活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进行创作,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要求对生活经验进行取舍,积极的思考,用写作的技巧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命题。可以提前一周把命题作文的要求布置下去,引导学生带着要求去找寻生活中的信息,自己去构思作文的结构,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情感,引导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减少内容对写作的束缚。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实现生活素材和写作素材的转化,学生喜欢上写作就实现了成功写作的一半。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的作文教学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写作的基础,才能解决无话可说的局面,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盛红娅,浙江象山县丹城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生活化作文情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