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向群+王丽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需要先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上下功夫,使学生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从而更好的实现其它三方面的培养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提升他們的倾听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对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一、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的今天,我们在鼓励学生勇于表达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学会倾听的方法。例如在学完《日月潭》这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以“风景名胜”为主题的小练笔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山东省淄博市境内的风景名胜进行探讨,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特别是可以多交流一下这些地方中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等,由于这些风景名胜就在身边,甚至很多孩子还去游玩过,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的交流探讨很热烈,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发言还没有完毕,一些同学就插了进来,打断了别人的发言,七嘴八舌,使得一些想听的同学听不真切,课堂纪律也一团乱。为了交流的效果更好,教师对小组合作交流郑重其事地作了如下要求:1.认真听是尊重别人表现,要听小伙伴说完,不要打断。2.在专心听的基础上,要积极思考听的内容,发现值得学习或补充的地方,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后,对于同学的发言,他们都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坐得端正,孩子们眼睛睁得大大的,在听小伙伴发言完毕再举手发言或补充,学会了倾听。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倾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被动,参与性不高,课堂没有生机,这样的课堂氛围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由于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听一些新鲜,有趣的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投其所好”,适当讲一些小故事,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乐在其中,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比如在讲解《火烧云》一课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询问:“同学们有没有观察过天上的云朵,你们都能描绘出云朵都有什么样子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将自己平日里所看到的云朵形状进行描述,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骏马,有的像……但说出来的种类比较单一,多数集中在动物上。为了开拓孩子的思路,为新课的导入引路,教师开始为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起了一个自编故事,将课文中火烧云的形状通过生动的语言,精美的画面,灵活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三、掌握技巧,引导学生善于倾听
倾听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学会了倾听只是明确了要求,要想善于倾听,首先要有专注和亲和的态度,其次还要掌撑“四到”的技巧。一是耳到,细心地听清楚用词,举例,把握对方说话的意图,思考应答的方法。二是眼到,要注意说话者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会说话。三是口到,要对发言者的问题进行应答,语言要有概括性。四是心到,这是倾听至高境界,是与发言者心灵的撞击,心到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心里互通互融的基础上的,是达到了心有灵犀的美好境界。
例如,讲解李白《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范读,让学生细心倾听,体会该诗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理解该诗。这首古诗中的“闲”字用来形容悠闲自在,表面上在写鸟、云,实则体现了诗人心中满是孤独寂寞的心境。诗中“厌”实际的意思是满足,写出了诗人寄情感于敬亭山的心境。整首诗表达出李白当时深感怀才不遇,在大自然中寻找寄托的感慨。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读加深了学生的感悟。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倾听中去更深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真正情感。
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的倾听能力,才能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应当使自己的倾听态度端正,在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时候,去倾听学生的回答,应当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表率。不管学生的答案是否有误,都应让学生完整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当学生的观点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应当在其表述后进行纠正,同时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都应当对其勇气进行鼓励。不断的激励必将迎来学生喜人的变化,在学生倾听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的课堂也必将更加高效。
毛向群,山东高青县田镇街道义和小学教师;王丽,山东高青县第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