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靓��
摘要:随着2017年5月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如何在当前局势下看待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构建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型全球化就成为了中国当前急需讨论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发展现状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1-0053-01
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孕育了全球化思想——世界市场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为我们分析当今全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依据。世界市场的发展具有两重性,全球化在促进各国交流发展的基础上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下面就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
一、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一)促进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带动国内生产力发展
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配合改革开放政策,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加直接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与发达国家的交流,考察和总结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各种市场经济模式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讲过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更健康、更平稳地增长。
(二)引进先进资源,深化体制改革
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全球性市场,为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和合理配置、科学技术成果的世界性普及和广泛性应用、为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交往规范的世界性扩散和借鉴提供了可能并日益转变为现实,从而使得科学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成为中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社会形成培养人才和创新意识的氛围。在引进先进技术、人才、资本、财产的同时,冲击了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我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
(三)促进社会进步,提供发展空间
全球化的过程主要是经济,但是文化交流、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借鉴国际先进思想、文化等提高各行各业创造力和积极性,提高发展空间,紧跟世界发展步伐,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四)完善外交策略,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促使我们产生命运共同体意识,我国积极适应全球化过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深化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格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促进了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配置和市场融合。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这些重大举措都使我国在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树立了世界眼光。
二、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应该抓住机遇,但同时要清楚地看到全球化带给中国的挑战,充分认识以下挑战,有益于我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传统企业,资本主义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封锁、产品服务等大量涌入、跨国公司的发展等都削弱了国内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国内的传统企业人才流失,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另外,各国面临全球化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干预我国内政,阻碍我们正常的社会治理等。在经济增长中环境恶化等各种社会、生态问题与经济全球化并存,出现西方国家将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向我国转移的情况。近年来,我国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方面付出了许多努力却收效甚微,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挑战是否更大于机遇。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这就使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受到经济危机牵连的可能性也很大。
深刻分析全球化过程及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我们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与世界各国合作与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真正的敌人不是邻国,而是无知偏见与迷信,所以我们不应该惧怕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中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顺势而为,趋利避害,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使经济增长更惠及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陳春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J].当代经济研究,2002(7).
[3]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许庆朴.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林娅.全球化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和平.全球化与国际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