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摘 要】 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让学生形成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而高中体育阶段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最佳时期,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并通过因材施教等教学策略,让每位学生都能增强体育运动素质,提高自主锻炼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字】 高中体育;自主锻炼;发展
体育教育作为一门必须课程,不仅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育素质,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在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积极实施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自主训练能力的提升;积极实施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体育锻炼的各种不同的训练项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扩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自我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
一、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必要性
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不仅仅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让学生从沉重的作业训练中释放出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育运动素质,在运动中享受快乐体育;同时,对于高中阶段是增强体育素质的最佳时期,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学对体育学科教学不够重视,体育锻炼的目的不够明确,方法缺乏灵活性,更谈不上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提升,这为学生以后的工作与学习带来一定的隐患。
因此,高中体育学科教学,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好基础。这就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让学生在教学中应以“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有效策略
1.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在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并形成每日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一方面,让学生充分感知健康的体魄对工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解更为深刻。从科学的角度理解体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通过这些角度,教师要引导他们形成自主锻炼的意识,将体育锻炼伴随学生的终身。
2.通过积极实施因材施教,逐步养成自主锻炼习惯
目前,普通高中体育学科教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要达到既定的目标要求,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通过积极实施因材施教,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选择自己喜好的运动项目。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训练的独立性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做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評价。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训练的独立主动性。比如,在训练学生的耐力跑时,对于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学生往往训练一段时间便失去兴趣,这时可以将与足球运动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并通过竞赛训练的形式,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不知不觉得到充分锻炼,这样一来,学生在课余时间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足球训练,培养学生自主训练的独立性。
4.学会自主评价与心理调节,提高自主锻炼的质量
自主锻炼不仅仅在课内开展,有时候往往是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循环自我评价与心理调节,让他们在在自主训练中,更加积极主动,并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如,在自主训练中,有些同学选择了耐力跑活动,教师首先对参加该项目的同学进行分类,并将运动成绩记录为A、B、C、D四个等次,学生通过对自己实际情况的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这样才能在各自的级别中努力拼搏,向更高层次冲击;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提高一个档次,规定好跑步时间与距离,坚持不懈地完成预定的任务。学生能够具备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他们会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自主锻炼的质量。
总之,在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自主锻炼的兴趣,让他们明确自我锻炼所带来的益处,以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参考文献】
[1]缪书岳.体育活动课中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8(16):63
[2]杨德俊.体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能力[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