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道出了诵读的巨大作用。诵读对培养学生敏锐语言感知和丰富认知思维有一定的内化促进作用,对识记相关语言素材有一定的积累生成作用。教师注重多元化诵读方法引导,一方面,能使学生在有效积累和丰富认知的过程中知其然,帮助他们在读思中更加主动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多种语言学习感官,让学生在眼观口说脑思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认知感悟,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一、自由朗读,说出心中所愿
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让他们在自读过程中建构出丰富的意境和联想,更能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眼球。自由朗读,让学生在主动理解感知的过程中发现、获得更多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主观投射不断丰富和延伸的过程,也是展现心中期盼的有效手段。如在《沁园春·长沙》的诵读指导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背景知识外,不妨鼓励学生自我朗读,运用笔记摘录的形式找出其中的精彩语句。有的学生在朗读中针对作者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的实际,摘录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其实,这正是作者心中的呐喊,表现了不畏强权的豪迈英雄情怀。有的学生通过朗读,认为作者当时作为激进的青年,以“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勇气,表示了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等等。教师在搜集学生相应朗读感知的基础上,不妨多注重以任务教学引导的形式,围绕“词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要求学生从朗读积累和认知感悟中收集相应的信息素材,帮助他们主动深化认知感悟。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多为学生创设自由、和谐的朗读情境,鼓励他们大声朗读,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想象,帮助他们明确朗读目标和学习要点。结合语篇所要表達的中心要义,鼓励学生筛选相关核心词汇进行深入朗读,帮助他们在主动生成丰富思维想象力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深刻的感知体验。
二、深情领读,悟出其中精妙
教师带着情感带领学生朗读,不仅能对丰富认知思维情感,起到一定的内化促进作用,更能使学生在主动跟进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精妙。深情领读,能使学生发现精彩点,便于他们在深入顿悟的过程中产生妙不可言之感。
教师的深情领读,能使得课堂更加生机盎然。如在《我有一个梦想》的阅读引导中,围绕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的历史意义,教师不妨通过播放录音的形式,让学生认真聆听原版声音,帮助学生从朗读语句中找出相应的词汇语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跟着录音进行齐声朗读,给他们更多的思维灵感。教师则可针对其中有关黑人种族平等的语句,带领学生进行朗读,让师生在合拍朗读的过程中生成更多的感知。如“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教师带着饱满的激情朗读语篇,能使学生在主动跟进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不一般的认知,能使得他们在不断深化感知中有新的发现。找准作者描述基点,给学生更多的反复跟读和认真揣摩的机会,定能使朗读教学更有现实意义,使课堂教学富有动感。
三、背诵模拟,演出精彩创意
学生将朗读转变为自觉主动运用,并在深入运用的过程中有所发展创意,更能使背诵富有深刻意义。走出以文为本的单一学习模式,让学生将背诵内容主动转化为自觉实践,能使背诵富有现实意义,帮助他们在主动灵活运用的过程中深化模拟表演。
突出背诵模拟,能使得课堂教学更有动感。如在《长亭送别》教学中,教师可建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中的精彩之处,分别扮演张生、崔莺莺、老夫人、红娘、长老角色,在主动模拟的过程中进行表演。有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来揣摩人物内心世界,鼓励他们尝试运用多样化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形成敏锐语感。有的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通过模拟人物的对话来展现其中的精彩,深入把握人物的情感世界,从中获得更多的感悟体验。有的学生则以反串的方式,围绕各自喜欢的角色进行模拟,并通过展现背诵的语句来主动强化认知,形成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以背诵为契机,鼓励学生融入自己的理解感知,定能使他们在主动尝试和深入运用的过程中形成丰富感知,在灵活运用的过程中找到更多运用素材和载体。
背诵模拟要求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将内容进一步的形象化和物化,以增强理解记忆的效果。教师应关注语篇中的表达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深入品味和揣摩,帮助他们找到核心要点,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来挖掘背后新鲜内容,引导他们在主动运用中强化感知,生成语感。
总而言之,语文中的诵读是学生认识语文和运用语文的重要手段,更是了解文本表达深层意义的重要基石。突出诵的内化自觉与读的仔细认真,不仅能使学生在研读探知的过程中发现精彩,更能使他们在主动模拟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深厚认知,提升语言综合表达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