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分为 “文”和“言”的考查,“文”的考查即内容的分析综合,在考题的设置上是文言文阅读的第三题,即文言文分析综合题,这道题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年年必考。分析综合题信息量大,“陷阱”隐蔽,加上对能力要求较高,导致考生得分率不高。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的考点涉及三项:(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简而言之,此题的要求是考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正确推断作者的观点态度,以达到深层解读整篇文言文的目的。这道题常常以指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和识别该题型干扰项设置陷阱的主要方式,探究命题人错项陷阱设置的技巧,对考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是大有帮助的。
一、错位嫁接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中用于指甲人、甲事物、甲现象的叙述, 在选项中用于乙人、乙事物、乙现象,从而形成陷阱。正所谓“非其人、非其时、非其事、非其地、非其言、非其行、非其因、非其果”。
如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Ⅱ第6题选项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比照原文“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乃遇害。”可以知道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已经被宇文化及抓起来,不存在选项中所说的大怒而没有设法保护。此选项正是“非其因、非其果”的错误。阅读时注意从不同的时段去切分层次,迅速找准有效的阅读区间,把不属于该阶段的项排除掉,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二、以偏概全
这类陷阱是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意思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对文段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核对,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放大或缩小。
如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Ⅰ第6题选项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比照原文“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可以知道孙傅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两个人杀了他们,并杀了几十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其中,“状类宦者”并不是宦官。
三、无中生有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选项中出现原文中没有提供的信息。即本无此物,硬說有此物;本无此事,硬说有此事;本无此意,硬说有此意。
如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Ⅱ第6题选项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比照原文: “武宗即位, 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可以知道,武宗继位后,因费用不足,韩文请求先启用承运库,皇帝下诏不允许,并不是选项中的不顾非议。因此在弄清人物关系的基础上,最好把主要人物的行事按顺序标明序号,纵向审视、比照。
又如201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第6题选项B: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
比照原文:“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可以知道被金军重重围困之后,赵立部队粮草用尽,以至于将树皮磨成屑来吃,但并未说是否扰民。这种选项的错误设置即是无中生有。
四、曲解文意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利用文中有些词句较难理解的特点,在分析概括转述的过程中故意曲解文意。
如2015年广东卷第8题选项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比照原文:“侯弘文,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可以知道巡抚王梦尹以骚扰驿站为名上报朝廷奏请处罚侯弘文,得此消息,象昇上疏救援,没有成功,不同于原文中的赶去救援。所以,阅读时要精心阅读,洞悉雷区,识破干扰。
当然,观照全国各省的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综合类试题,选项设错类型不尽于此,还有“言过其实”“事件杂糅”,等等。综上观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明确区间”“细心比照”,学生在答题时要仔细阅读全文,整体理解文章意思,找到备选项在原文的所在,比较筛查,识别干扰项的陷进,做出正确选择。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中学(51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