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天的蚂蚁》看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2017-06-30 12:23汪秋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蚂蚁情境情感

小学语文课文都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可是,长期以来,教师指导朗读时目标不明,缺乏技巧,缺乏情感,有效性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那么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有效地进行朗读训练呢?

一、创设情境 调动兴趣

叶圣陶曾经说过:“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感悟逐步深入的过程。苍白的语言,单一的情境会将感情朗读陷入一潭死水,显得僵化、枯燥。这样的朗读怎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又怎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所以在执教《上天的蚂蚁》一课中,为了体现出小蚂蚁的自信,我给孩子们分别创设了三个情境,从而调动他们朗读的兴趣:

(1)当夏日炎炎,烈日当头时,小蚂蚁一步一步,向上爬去,他又累又渴呀,但想到可以上天去看看,他坚定的告诉自己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2)当狂风暴雨,山摇地动时,小蚂蚁的旅程多么艰难呀,但一想到自己的愿望,他就大声地告诉自己,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3)当敌人来袭,生命都受到威胁时,它怕了吗?它相信,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成功。所以它每次都会握紧拳头,下定决定大声地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通过这三个情境的创设,孩子们对“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这个句子就读出了层次性。

二、比划动作 表演示范

动作演示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方法。教学中,富有情趣的比划往往能激活课堂,增强学生的过程体验。如在教学“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这句话时,我让孩子们做做“仰望”的动作,去体会树高,然后边做动作边读,孩子们因为感受了脖子仰望后的酸,就把树的高读得很好。在教学白胡子爷爷说的“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这句话时,也让孩子们模仿老爷爷的语气来讀,他们就学着老爷爷捋胡子的样子,把这句话读得有声有色。

三、分清角色 指导朗读

分角色读,是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常用的方式。特别是在写人、叙事为主的课文中。分角色朗读,既可在指导的初始阶段,体会和把握各人物的思想感情,语气语调,又可展示和检查学生朗读的效果。分角色朗读,可以由一个人或一组同学或男女同学集体朗读某个角色的语气,教师也可参与充当某个角色,并可互换角色,反复练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所以在课文末尾,我让孩子们进行分角色朗读,大家都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读得很棒。

四、品词析句 巧抓关键

在指导朗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文章的眼睛,抓富有表现的词语,渗透技巧。如在指导“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这句话时,我让孩子齐读然后让他们自己体会从这句话中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蚂蚁?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就让他们抓住: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一定这几个词语,从而体会蚂蚁的脚踏实地和充满自信。

五、发挥想象 再现情境

也是在指导文中最后一句“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这句话时,我让孩子们想象:蚂蚁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遇到这些困难他又会选择怎样做呢?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孩子们可以想象到蚂蚁会遇到各种危险,甚至会失去自己的小命,但是蚂蚁依然决定继续爬。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孩子们自然而然能读出蚂蚁的那种坚定信心。

当然还可以通过很多的形式来指导孩子的朗读,比如:泛读、自由读、男女生读、分组读、比赛读等等,纷繁多样,不一而足,各种形式的朗读也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这样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加强朗读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感悟美、体验美,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明确每一次的朗读目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环节,用精彩而实用的朗读实现高效课堂。

汪秋佟,四川成都温江区东二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蚂蚁情境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情感移植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