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学生和语文教师来说,文学名著就像一个覆盖了美丽花环的陷井,看上去鲜艳而充满诱惑,踏进去却发现无所依靠,想从里面得到一点收获居然要花费极大的力气与能量,可谓事倍功半。我也曾经历这样的困惑,在2016年广东省中考时所教的学生纷纷抱怨考的《范爱农》一文,觉得内容太偏,后来本市的名著题平均分也显示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内容多,思想深,课时少,而从结果看来相对投入时间长,收效不高,所以让师生对文学名著教学都视为鸡肋。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文学名著阅读的地位依然重要,其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规定初中学生每学年应阅读几部文学名著,三年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广东省中考已数年把文学名著阅读明确列入考试范围,不仅推荐了12部文学名著,而且对阅读文学名著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正确教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成为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怎么才能让学生爱阅读、多阅读文学名著?针对文学名著本身的阅读特色,我尝试改进了教学方法,不仅仅将文学名著作为一个独立专题进行教学,而是在课文教学中结合教材推荐的文学名著,多加联系比较,从阅读层次、語言技巧、写作模拟等不同角度进行具体指导,获得了一些启示与经验。
一、内容由浅入深,梯度目标明确
小学阶段的孩子看书注重与时尚接轨、与刺激惊险相随,他们大多是从节选本、画本或影视作品中接触文学名著,对名著的印象只是囫囵吞枣,停留在一个相当表面的层次,所以刚上初中的学生也极少能做到大量阅读过文学名著,特别是阅读全本名著。在初中要求的12部文学名著里,外国名著部分是此前几乎没有接触的,国内部分就连四大名著也没人能全部看过。这就要求教师按学期安排好阅读内容,选择合适的顺序将文学名著介绍给学生,并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理解分析并使用名著。
2016语文版课本七年上册在附录中给学生介绍了三本文学名著《繁星·春水》、《童年》和《安徒生童话集》,这是结合了本册课本的单元内容做出的安排,但我还专门加入了《西游记》这一部学生最为熟悉也喜闻乐见的作品,并将其放在教学的较前顺序,目的在于从最熟悉这一特点入手,将学生的陌生感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一个学期四部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是很大的,所以每部作品不可能特别深入细致地探究,每一部作品我都结合单元要求确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把《童年》放在第一单元的内容里,是因为这个叙事单元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厚感悟,着重对理清顺序、要点概括、情感与主题的学习,《童年》的内容体裁与此最为接近,便于学生掌握记叙的基本要求。第二单元则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与此单元的写人要求紧密关联:对中国学生来说,《西游记》在帮助了解人物形象的快速入门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也能节约大量的阅读时间,较快地熟悉故事情节,初步学会刻画人物的方法。《繁星·春水》和《安徒生童话集》也在诗歌单元和童话单元中各自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
教学实践中,由于体裁的相似度高,再加上《童年》和《西游记》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小,学生在学习速度和知识的巩固程度上比以前有所提高。通过前两个单元学习模式的训练,也为后两个单元的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如开始《繁星·春水》的研究时,一个学生就提出了问题:前两部文学名著与单元课文都有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这一部名著没有矛盾冲突,一点故事性也体会不出,那它有什么内容值得学习?现代诗歌与小说有什么区别?当学生能进行这样的思考时,我作为老师是很快乐的,这说明之前的教学安排起到了效果,虽然问题很浅显,但是学生已经能主动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如果及时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沿着这个方向深入,在热情助燃之下,学习进度有可能大为加快,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二、探究重点,对比巩固
名著导读的设计意图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它的目的是想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期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往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教师并没有深切认识,总是将这两块切割成彼此独立的部分,无意识地做一些重复教学,效率低下;或者忽视文学名著本身的魅力,为考试需要才进行名著阅读训练,功利急切,反而降低了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收效甚微。
由于2016版课文篇目的减少,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自主安排空间,为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在每个单元课文教学之前先带领学生梳理一本名著的基本内容,根据单元说明重点寻找名著中的精华片段,把它们作为课文教学时的比较阅读资料,在适当的时候将它们与课文进行对比,动用默读、速读、精读等技巧,让学生领悟阅读的诸多要素。
例如《台阶》中对父亲头发的描写非常细腻形象,前后两组句子的对比刻画出父亲在精力上由盛而衰的不同印象,朴实却又富有画面感。我在课后的拓展中让学生再从《西游记》里找到对于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以深入体会小说语言的精巧和描写的重要,有学生很快想到了孙悟空做齐天大圣时与被压在五行山下时外貌也是对比:“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对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可喜的是学生能迁移课堂知识,主动进行比较,在外貌的变化中感受到孙悟空昔日的威风与被压五行山下的窘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外貌描写、抑扬对比等手法都有了深刻认识。
通过课堂的适当延伸,将课文与文学名著进行联系对比,学生不仅熟悉了文章内容,增强了学习文学名著的兴趣,也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概念与技巧,提高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从模仿到创造,发展学生个性
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向学生解读文本,也不是为了讲述那些经典的故事情节,而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推进学生阅读的质量”。教师对文学名著的处理,就不能只停留在了解故事内容,欣赏精彩文段的要求上,还要让学生欣赏到作者谋篇布局的深思熟虑,塑造人物的匠心独运,情节安排的苦心孤诣……从而理解到所谓名著,著名在哪里,高明在何处。进而学会自主探究,达到独立创造的境界。对初中的学生来说,这方面哪怕是很微小的一点进步,都是教师所期待的。
在《皇帝的新装》教学时,学生对两次安排大臣与官员视察织衣工作的情节不太重视,我不想直接提示,就引导他们联系《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情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三打”,而不是一打就可以了。很多学生通过对比,明白了两次视察的意义,互相讨论补充,感受并总结出“一波三折”的结构处理引人入胜之处。然后我顺势联系他们自己的写人写事作文,让学生反思那些平淡无奇的文章怎么设计情节来增强可读性,吸引老师的关注。大部分学生的修改都注意了强化矛盾冲突的波澜,他们不仅觉得作文更好看了,还意识到文章的容量也扩大了不少,以前头疼的字数要求不再成为难题。此后很多学生在叙事写作的时候都自觉构思,尽力做到变化曲折;少数学生在思想上进步更大,遇到大众化的材料时总是尽量绕过,或者加入自己独特的改变,展现了他们对个性发展的追求。
新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文学名著的力量是强大的。“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情感,使人高尚。”阅读文学名著,是学生不断吸取文化精髓得以成长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时,一定要认识到名著本身的文学性与阅读特色,勇于实践,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将课文与名著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桂凌云,广东韶关市韶冶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