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微
摘要:本文基于2004-2013年全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体制下金融抑制背后的财政成因,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各地区所肩负的财政压力越大,对金融的抑制程度越高。受制于自身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的确有干预地区金融资源的行为;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虽然提高了劳动力及资本的增长率,但却显著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抑制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关键词:财政压力;金融抑制;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全要素生产率
一、引言
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长期依靠资本、劳动等要素投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积累的弊端日益显现,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浙江召开的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首次阐述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提出了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的“十大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都经历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相似路径。各国政府在转型过程中都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改革等,而金融在其中的作用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逐渐成为经济转型的焦点所在。然而,由于与发达国家体制存在根本不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注定要有所区别。总体看来,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体系和金融体系,而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自身业绩而形成区域间竞争。竞争优势主要通过金融体系对经济的贡献程度来体现。而政府迫于财政压力,往往会采取金融抑制的政策,因为金融抑制可以为政府提供隐性的财政收人,通过抑制本地区弱势行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将金融资源更多地分配给具有传统发展优势的行业,以实现完成经济业绩的目的,从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就是金融抑制不断降低、金融扭曲不断减少的过程,而分析其背后的财政原因,并将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相结合来考察,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McKinnon指出,具体的金融抑制措施表现为政府对金融活动进行过多的强制干預,人为控制金融资产价格,控制利率和汇率等。McKinnon随后又提出,发展中国家政府大多通过制定和实施压抑金融发展的政策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这些政策会给金融深化及金融发展形成阻碍,从而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也有同样的发展经历,俞静文的研究发现,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金融抑制仍活跃于经济发展中,这直接限制了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张璟和沈坤荣指出,这种负面影响尤其给经济结构转型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为什么在了解金融抑制带来的不利影响之后,政府仍要采取金融抑制政策呢?国外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Honohan和stigutz的公共利益观点。由于市场失灵会对金融的稳定带来威胁。适当的金融抑制可以便于对货币进行管理,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使经济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从而实现收入及财富的合理分配。二是Battilossi的财政观点。政府可以通过金融抑制建立自己的金融特权,以此减轻预算压力,为规避市场约束创造条件。这样的结果是,金融市场用以反映经济基本面情况及为财政收支状况发送信号的能力将由于金融抑制而遭受损害,经济发展及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此而产生严重扭曲。
针对中国的现状,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国有企业补贴观点。刘瑞明指出,政府采取金融抑制措施主要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数量众多,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支持方式从直接补贴改变为依靠银行信贷。通过对金融进行干预。使得国有企业比其他所有制企业更易从银行获得融资。由于官方利率一般低于市场均衡利率,因而这种金融抑制使国有企业变相获得大量的政府补贴。二是政府收益观点。该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金融抑制获得大量隐性收益。李广众研究发现,中国政府通过金融抑制所获得的隐性收益大约占GDP的0.71%,占各项税收总和的6%。三是发展战略观点。陈斌开和林毅夫指出,中国政府所推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金融抑制产生的历史原因。金融抑制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压低了资金使用成本,使优先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得以保障。四是财政分权体制观点。张军洲提出,中国实行的分权让利财政管理体制是从1980年开始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及责任,提高地方政府追求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由于金融抑制可以带来隐性的财政收入。因而政府迫于政绩及财政压力往往会采取金融抑制的政策。可见,财政分权体制说是从中国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加以论述的。与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财政体制背景存在着本质不同。袁洁和王业斌研究发现,在财政分权体制的刺激之下,中国地方政府肩负着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公平分配收入和公共物品提供等重大职责。当地方政府财政人不敷出时,就会极力寻找替代品以弥补缺口,而干预金融资源就是其重要选择之一。周立指出,在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化改革后,由于财政分权体制及地方政府业绩考核压力的共同影响。金融发展路径逐渐扭曲为地方政府逐步进入而中央政府逐步退出的过程。Greenwood和Jovanovic认为,地方政府迫于政绩及财政压力,会通过采取金融抑制的政策获取收入,获取的收人越高则金融抑制对金融自由化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张璟和沈坤则认为,地区间竞争在地方政府主导下愈加激烈,地方政府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会以大量投入低价格要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地方经济,以实现短期增长的考核目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省际全要素生产率,但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投入要素价格含量高而不被采用,从而促使落后地区以更加粗放型的方式加速增长。
尽管上述文献对政府体制、金融体制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论证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但这些研究并没有专门探讨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政压力是否通过金融抑制影响本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特别是没有用实证方法分析金融抑制背后的财政成因。以及二者对经济结构增长方式产生的影响。本文从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问题,试图对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难做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四)经验分析
本文通过LLC和ADF-Fisher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保数据的平稳性及回归结果的有效性,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gq)、国有银行垄断程度与财政压力交叉项(monopoly×press)、银行资本利用率与财政压力交叉项(capitalxpress)、贸易开放程度(trade)、人口抚养比(age)及资本增长率(gk)指标通过检验得出的P值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其他指标也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本文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式(6)-式(10)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根据Hausman检验的结果,笔者认为更适合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拟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对各变量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地方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各变量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说明地方财政压力越大,地区金融受到的抑制程度也就越高。从控制变量来看。人均GDP对金融抑制各变量具有显著为负的影响,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越多,因而金融受到抑制的程度越低:人口抚养比对金融抑制各变量具有显著为负的影响,说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加剧,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会逐渐减少;经济开放程度对经济抑制的影响并不很显著,这与现实状况也较为相符,经济的开发程度越高,要素流动相对自由,同时促进了本地区企业间的竞争,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金融的发展与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对金融抑制不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2)地方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各变量对劳动力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压力通过对有限的金融资源进行干预,重点利用金融资源支持地方关键行业的發展,以期维持业绩水平及保持就业率稳定,这就会对劳动力增长率有正向的影响;地方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各变量对资本增长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金融抑制通过改变储蓄率、贷款利率等方式造成金融扭曲,使资产重新配置于不同的资本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及资本积累速度;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负向的,说明虽然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及资本积累速度,却阻碍了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会固化地方政府依靠资本积累速度带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而抑制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将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从控制变量的影响来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和人口抚养比对上述三个被解释变量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及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加剧,政府对金融及要素市场的干预与管制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此研究结果与中国现实情况一致,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对金融及要素市场逐渐放宽管制。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速度也在逐渐加快。
(3)从地方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来看,它们之间是存在负向关系的。说明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下。会通过金融抑制提高资本积累速度,使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得以持续发展,经济很难向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程度和人口抚养比三个控制变量的影响来看,对被解释变量是有正向促进作用的,说明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及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加剧,政府逐渐降低了对金融及要素市场的干预与管制,金融抑制程度得到了缓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同中国现实情况也较为一致。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地区所面临的财政压力越大,其金融抑制程度则越高,结论证实了地方政府由于受制于自身的财政压力。的确有干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行为。二是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虽然提高了劳动及资本的增长率,但却显著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抑制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基于此,笔者提出政策建议如下:应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人和支出的匹配度,理顺财政分权体制,逐步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体制;应改变考核地方政府业绩的机制,改变财政分权体制下片面追求地方GDP增长速度、而不重视从资源配置的效率及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角度出发来对政府业绩进行考核的方式:应继续推进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改善国有银行的垄断程度,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应加强地区间的金融机构合作。实现地区间金融资源的有效流动,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转型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徐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