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鹏
最近我看了一场郁闷的比赛:中国队和叙利亚队竟然踢平了。说“竟然”是因为你可以关注下叙利亚现在是什么状况—他们甚至找不到一块能安全比赛的场地,所以才把比赛场地挪到了马来西亚。但中国队还是没有赢。
这种事让人绝望的地方在于,对那些饱含期待、想让中国足球更好一些的人来讲,它似乎让人又一次失去了方向。开始人们以为市场化、资本投入肯定可以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但是现在,一个中国国家队队员在中国内地足球市场的身价,足以抵得上叙利亚一个队队员身价的总和,而他们的水平似乎变差了。
问题在哪?我觉得可能出在管理者对中国足球运动员的过度保护上。
其实从这些年的交易量来看,内地足球市场是一个很棒的市场。中国的公司越来越有钱,它们也越来越多地把更多的钱花到了中国人喜欢的运动上。职业足球大概是资本最青睐的运动。
资本大量流入足球市场,俱乐部就有更多的钱去购买更好的球员以提高成绩。
就像人们意识到的,由于中国本土好的足球运动员和国际市场好的运动员的水平是有相当差距的,所以一个俱乐部如果有钱而且足够理性,那么就应该只买国际市场的好球员。中国足球运动的管理者担心,如果事情真的这样发展,中国的好球员的利益会因为没有机会比赛而受损。所以这些管理者规定,每个俱乐部只能引进数量极为有限的外 援。
众多俱乐部对成绩的极度渴望以及外援限制政策,造成了中国国内好球员的稀缺。而这些球员的身价和收入也因此远高于国际市场同水平球员的身价和收入。
很多国家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为国家队比赛时很卖力气,除了是因为民族自豪感,还有就是让国际球探发现自己—如果表现足够好就有机会到更好的俱乐部踢球,获得更高的收入。由于中国市场国内球员的收入远高于国际市场同水平球员的,所以他们更愿意在国内俱乐部踢球,为国家队踢球对他们没有实质上的好处,甚至会损害他们在俱乐部的利益—为国家队踢球受伤会影响他们的运动生命;卖力气地为国家队效力有可能影响他们在为俱乐部效力时的体力。
中国足球的管理者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误把保护足球运动员的利益当成了保护中国足球的利益。而管制造成的国内外市场的差价使得国内球员通过套利获益。
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放开外援限制,使中国足球市场和国际足球市场“水位”一致。这会增加本土球员之间的竞争,也能让球员努力为国家队比赛和他们的實际利益相符。
管理者对参与者慈父、慈母般的关爱产生反作用,不只发生在足球市场上。资本市场也存在这个问题。
在A股市场上,管理者为了让中小投资者能更放心地购买股票,于是为新上市公司在一级市场的持有者卖出自己手中的股票设置了相当长的禁卖 期。
这的确让中小投资者在一段时间里相对放心地投资那些新公司,但新股的价值也因此被高估。由于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时间普遍很短,他们并没有获得新股在二级市场被高估的收益,不过是获得了资产变化(收益或亏损)而已。而资产被高估的收益,被那些公司的控制者获得了—在禁售期后,它们会理性地卖出股票套利。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被管理者“关爱”的市场,都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