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建龙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曾经说过:『学书不从临古人,必坠恶道。』[1]所以,初学书法,临摹古代的优秀碑帖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来解释一下临摹,临和摹是学习书法的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临帖,另一种是摹帖。摹帖有三种做法,分别是描红、双钩填墨、映格。摹帖可以帮助初学书法的人准确地把所临碑帖的字形写出来,在字形把握上能做到准确。但笔者认为在重视摹帖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方法,并且临帖也可以准确把握原帖的字形。临帖包括三种方式:一种是对临,就是照着自己的范本进行临写,目的是写得像原帖;接下来是背临,当自己对范本熟悉后,把所记内容背写下来,目的是和原帖保持一样的面貌;最后一种是意临,指的是临写范本字帖的时候不求形似,追求的是和原帖的神韵整体气息保持一致。笔者认为临帖可以让学习者通过观察和理解来模仿自己手中的范本字帖,这个过程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助于自己进行书法创作,进而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汉字字体包括五种,分别为篆、隶、楷、行、草。该选择哪种字体作为范本,怎样对范本进行学习?这就会涉及选帖的问题。启功先生曾说过:“古代的优秀碑帖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启功先生比喻为吃饭点菜或者搞对象。[2]民国时期书法家白蕉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选帖这件事情真好比婚姻一样,是件终身大事,选择对方应该自己有主意。”[3]他们的意思就是说,选帖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不能说哪个碑帖一定就好或者一定就适合你。但是,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让他们在字帖的海洋中做出选择是相对困难的。所以,有必要给他们提供一个范围和方向,如果由于因人而异而不好指定就不指定,那么这话就等于白说,不会对初学书法的人有指导作用。所以不管对书法字体还是对某个朝代的书法碑帖,应该试着选择一个范围来进行学习。著名书法家邓散木曾对此问题有过回答,他说:“根据实用需要,初学以正楷为宜。”关于初学的碑帖,邓散木也作了列举,包括《张猛龙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赵孟頫的《福神观记》等。[4]同时期的书法家白蕉也有过自己的表述,他说:“书法讲实用,应当从楷法入手,学楷书应从隋唐人入手。……隋人楷书已有定形,唐人写字是很讲究法则的,有规矩准绳可循。”“楷书是书法学习的基本功。学习楷书,最好从隋唐人入手。”[5]另外,沈尹默对于初学书法的人也有一段论述:“一般写字的人,总喜欢教人临写欧阳询、虞世南的碑,我却大不赞同,认为那不是初学可以临仿的。……初学必须取体势平正、笔画匀长的来学,才能入手。”他还举出一些适宜初学的碑帖,诸如《郑文公下碑》《龙藏寺碑》《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东方画赞》《麻姑仙坛记》《李晟碑》等[6],从他列举的碑帖看,主要是楷书。从以上几位书家的观点看,他们推荐的适合初学的字体为楷书,而推荐的碑帖作品在隋唐时期有交集,所以我们试着总结出一条结论,那就是初学应先学楷书,进而选择隋唐时期的楷书碑帖。
颜真卿《刘中使帖》
但是,又会涉及墨迹作品和碑帖作品的选择问题。墨迹,包括书家真迹、临本和摹本,在市面上可以买到它们的影印本。碑帖作品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字,还包括从石头上拓下来的拓片,也包括把拓片割裱影印后的字帖。宋代书法家米芾曾经说过:“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童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又真迹无蚕头雁尾之笔,与郭知运《争座位帖》,有篆籀气,颜杰思也。”[7]意思是说刻字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刻出与书家真迹无差别的作品,所以不可学,还举例说明刻手失真。沙孟海在《海岳名言注释》中说:“米老自道经验如此。”“颜真卿真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稿》《刘中使帖》墨迹保存至今,确无蚕头雁尾之笔。可见诸碑多有蚕头雁尾之状,皆是石刻失真。”[8]另外沙孟海在《书法史上的若干问题》中论述了关于碑板的写手刻手问题,总结出了书刻俱佳、书佳刻劣、书刻俱劣这三种碑刻作品。[9]确实对于初学书法的人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也很看重真迹书法,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字之巧拙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此窍也。”[10]意思是说,观看古人真迹,可以清楚直接地看到古人怎样用笔以及书法作品墨色的变化,更容易学习。另外启功先生也有“透过刀锋看笔锋”的说法,也在说重视墨迹。秦永龙先生的说法更具体:“选择好的范本,还应当注重墨迹,这一点很重要。碑刻拓本再好,终有刀凿痕迹,书家的笔墨韵味已被剔除。只有古人的墨迹(特别是真迹)则完全是原来的本相。书家行笔的起止转折、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可得一目了然;点画的勾连呼应,用墨的浓淡松湿,都毫芒可辨,清晰能察。气韵神采,依然如故。”[11]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初学书法,墨迹作品应该是较好的选择。
在选定了楷体和墨迹作品后,接下来讨论范本的选择。就目前能够见到的楷书墨迹作品其实很少,包括隋朝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褚遂良的《阴符经》《倪宽赞》,赵孟頫的《胆巴碑》《妙严寺记》《三门记》等。[12]这三位书法家的作品,笔者认为都可以学习,因人而异,看个人喜欢。笔者有一个体会供参考,本人是先学的赵孟頫,懂得了一些笔法和结构之后学习的智永和褚遂良。经过这样的过程,笔者发现,就笔法而论,智永和褚遂良的作品更加丰富,而赵孟頫的作品相对简单;就结构而论,隋唐以后楷书法度建立,楷书结构大体以均衡为主,他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
以上所述,大致选定了一个范围和方向。但是不禁反问,碑帖作品难道不可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碑帖作品也有相当的价值。沙孟海在《书法史上的若干问题》中讨论了写手和刻手的问题,他还说道:“从书法学习的角度来看,写手刻手不好的碑板,或多或少带有几分天趣,也不是没有学习参考的价值。”[13]启功先生虽然说“透过刀锋看笔锋”,但是也说过“余非谓石刻必不可临,惟心目能辨刀与毫者,始足以言临刻本,否则见口技演员学百禽之语,遂谓其人之语言本来如此不亦堪发大噱乎!”[14]意思是能分辨刀与笔的区别之后可以去临写石刻作品。墨迹作品毕竟很少,懂得了笔法和结构之后,可以学习碑帖作品。学习墨迹作品难免造成软弱或轻浮之类的弊病,但可以通过学习碑刻来矫正,比如,笔者认为柳公权的碑刻作品就是矫正无骨力字迹的良药。
褚遂良《阴符经》
临摹的问题前文已论述,本文不讨论摹帖的部分,而只讨论临帖的部分。谈到临帖,会遇到怎样选择纸张、毛笔、墨汁,怎样执笔,如何读帖,怎样临写,还有什么时候换帖等问题。本文只讨论选择纸张、怎样临写、读帖以及换帖的问题,对于毛笔、墨汁以及怎样执笔不作具体讨论[15]。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褚遂良《倪宽赞》
在前文论述中我们建议学习的字体为楷体,那么临帖时用的纸张应该选择半生半熟的宣纸或毛边纸,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生宣纸是难以把握的。选择好纸张后,格子也是需要讨论的。格子主要有九宫格和米字格。白蕉对九宫格和米字格做过区分,他说:“九宫格主要在求得点画位置(分布),而米字格主要在求得一个字的结构中心,要写得紧密。”[16]意思是九宫格和米字格都要用,而且可以结合着用。启功先生在九宫格和米字格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真书(楷书,主要是唐楷以及北朝著名碑板上的楷书字[17])得出了真书(楷书)结字黄金律。毋庸置疑,不管是九宫格、米字格,还是黄金律,都是临写字帖的时候找准方位的具体方法,但是如果一味地纠结于格子或者依赖于格子,并不利于书法的学习,会限制思考,不利于发挥想象,也不利于激发个人的悟性以及表现性格特点。沈尹默在谈习字的方法时说自己不主张用九宫格,用九宫格习惯了面对白纸就会发慌,写不成章法。[18]就笔者自己的体会,条条框框越多,越不利于对书法的学习。但是初期确实需要一个格子,先规规矩矩地写在格子中,米字格或田字格或九宫格都可以。当自己写的字形稳定之后,就放这些开格子,用方格来练习,临写的最后也是为了创作,利用方格临写字帖与将来自己创作作品时的状态和感觉更加贴近,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书写特点。
进行书法的临习,读帖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说,读帖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拿到字帖后进行阅读,注意阅读的并不是文意,而是字体形态和笔画形态。字体形态大体有瘦长、宽扁、方正这几种,笔画形态就复杂了,每位书家的字体中都包含非常多的笔画形态,比如哪个笔画粗、哪个笔画细等等,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个过程是把自己临写的字与原帖进行对照,看看哪里不对,分析原因,然后再进行细致临写,这第二个过程是需要循环往复的,重复越多,发现问题也就越多,那么就能保证一个很好的“入帖”的状态。[19]当临写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进行创作,直接集原帖中完整的内容或者尽量找原帖字较多的内容进行创作,是一种“集古字”[20]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认为是读帖的延伸,帮助你记忆原帖字形及其精神面貌,也锻炼你在创作的时候保持一致的格调。宋朝米芾曾经说:“……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21]沙孟海在《书法史上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关于传统与创新问题的讨论中谈到书法的学习,他赞成米芾的做法。[22]虽然,米芾和沙孟海说的“集古字”并不是仅指集一家的字,也需要集各家的字。但是学习书法的前期需要集所学这一家的字进行创作训练,而后才是集各家的字。
接下来讨论怎样临写。首先讨论临写的大小问题。临写的时候建议放大临写。前提是先要学习的是字的间架结构。《礼记》曾言:“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仁。”所以白蕉说:“作字不讲结构,也便是不成为书。”[23]另外启功先生也非常注重结构问题,他认为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的“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是不对的,认为赵孟頫说反了[24]。为了能更好地学习结构,把字放大写是非常有效的。放大写可以看清楚自己临写字迹的问题,便于自己改正。字帖上的字,往往形态略小,但是气象很大,有些笔画看上去很长,有些空间看上去很大,但其实都不长也不大,那是因为字内笔画和空间的强有力的对比后使你形成的感官上的印象,那么放大临写就能避免这种错觉,能够看清笔画长短粗细的以及空间比例的对比进行准确临写。间架结构能够掌握后,具体笔画形态可以加进去,这样临写就更能贴近原帖面貌。就好比盖房子,主题架构稳定了,具体怎么装修就相对简单了。
很多初学书法的人对于选定字帖后临了一段时间就要换帖,或者对于选定的字帖临写了一段时间后碰壁了就想着换帖,这都是不应该的,其实大多数情况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的“入帖”。白蕉曾经说过:“在书学方面,拿速成来说,正楷的功夫至少也要三年;既然已选定了碑帖,至少要把这部碑帖临过一百遍,才有根底可说,才能得到它的气息。”[25]虽然也没必要非得一百遍,但是最起码要真正临进去后再讨论换帖的问题,不可朝三暮四。对于字帖有了较好的把握后,可以换帖,笔者认为应该“对症下药”式地换帖。比如说,临写的字帖感觉骨力不够,那么可以临写柳公权《玄秘塔碑》进行矫正;临写的字迹感觉自己线条不够古拙,不够苍茫,不够浑厚,可以练练隶书或者大篆,魏碑也可以;转折不够好或者中锋运笔不够好,你可以练练小篆或者大篆。如此,可以使自己的原来面貌变得丰富。楷书基本功打好之后可以练习行草书,过程也是一样的,选定一家,然后博取众长。
赵孟钴《妙严寺记》
[1]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论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235页
[2]启功:《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2012,102-103页
[3]白蕉:《白蕉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2页
[4]邓散木:《邓散木讲书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56-58页
[5]白蕉:《白蕉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1页,61页
[6]沈尹默:《沈尹默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46-47页
[7]《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61页
[8]沙孟海:《沙孟海论书丛稿》,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141页
[9]沙孟海:《沙孟海论书丛稿》,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182-183页
[10]《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541页
[11]秦永龙:《楷书指要》,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37-38页
[12]本文笔者所选字帖主要是元朝之前隋朝之后这一时期,因为前文讨论过,隋唐时期是我们选择的重点。另外,学术界对褚遂良的这两件作品的真伪问题存疑,但是这两件作品的笔法和结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之所以到元朝赵孟頫,是因为元朝赵孟頫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元朝后期书家的楷书字体,多少都受到赵孟頫的影响。
[13]沙孟海:《沙孟海论书丛稿》,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184页
[14]启功:赵仁珪注释,《论书绝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6,64页
[15]对于毛笔的选择,笔者认为兼毫笔适合初学,而后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自己喜欢的毛笔;而对于墨汁,笔者认为现在市面上卖的墨汁都可以用,没必要纠结好墨与不好墨区分,如果涉及书法创作,则可以讲究些。对于执笔,笔者建议五指执笔法。
[16]白蕉:《白蕉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65页
[17]启功先生说自己曾看唐人和北朝著名碑板上的楷书字,进而得出此规律。启功:《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2012,94页
[18]沈尹默:《沈尹默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45页
[19]笔者以为“入帖”是能够准确临写原帖的字体形态和笔画形态,并能够表达原帖的精神状态。
[20]“集古字”,就是把原帖中的字直接拿来进行创作运用。
[2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60页
[22]沙孟海:《沙孟海论书丛稿》,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184页
[23]白蕉:《白蕉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38页
[24]启功:《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2012,163页
[25]白蕉:《白蕉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