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的方法

2017-06-29 16:23卜颖妮
企业文明 2017年6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领导党组织

卜颖妮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严格规范党的组织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必须参加组织生活,通过参加组织生活,进一步增强党性,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如何才能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呢?

当前基层党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

党的组织生活落实不好。有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被动应付,缺乏自觉性。由于施工企业性质,工作流动性大,不固定因素多,基层党组织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普遍不到位。比较严重的情况是一些党支部除了发展党员、组织参观考察等活动外,其他组织生活一概不开展;还有的是有选择性地落实一些组织生活制度,能够完整开展所有组织生活的支部属于少数。有的党员对参加组织生活持无所谓态度,以工作忙等理由推托,表现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意识正在逐渐淡化。

党的组织生活流于形式。部分单位党组织生活只满足于时间、次数要求,形式主义突出。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流于形式,没有做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民主气氛不浓,思想放不开,做不到畅所欲言。有的项目基层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存在组织随意性和管理松散的现象,甚至有的以生产会、碰头会取而代之。从集中学习上看,学习方式和内容不够丰富,比较单一死板,党员对集中学习内容感到枯燥厌烦,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学习效果不佳。

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较少,监督作用缺失。党章规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但实际上领导干部的双重组织生活往往落实不了,总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不参与所在联系点的组织生活。他们除了过好每年一次的公司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外,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则较少参加。领导干部这种反面示范,对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党组织服务党员不实,联系实际不强。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提供服务,其内容应该是很丰富的,例如:通过组织学习帮助党员提升理论水平与能力、理解党的重大政策,帮助党员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党员在党组织活动中发挥个人特长、提升成就感,等等。然而,目前组织生活会大多以学习教育为主,注重宣传大政方针,念念文件,读读报纸,然后泛泛地提几点要求,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党组织对涉及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的问题贴得不紧,针对性不强,对党员关注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把握不准,特别是不注意创造让党员发挥个人特长的机会和条件,党员在组织中缺少成就感。

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的原因

对基层党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有的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引导党员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强调党员的先进性,不积极帮助党员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使组织生活达不到党性锻炼的目的。部分基层党组织认为单靠组织生活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开展得好不好关系不大,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上,可有可无的思想比较严重。由于组织生活的原则性较差,怕得罪人的心理在起作用,党内不能开展严肃的思想斗争,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不浓,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组织生活会的质量。

对基层党组织基础工作重视不够。党建工作考核虽纳入了组织生活的内容,但只着重检查记录,基本上没有对组织生活质量、效果的测评考核。党建调研更注重研究时髦问题,没有重视研究如何有效开展组织生活这类基础性问题。特别是施工企业,生产一线工期紧、任务重,大家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施工生产中,开展党组织活动被认为不务正业,有时甚至其经费也得不到保证。在开展理论学习、党课方面,对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理论培训不够,上级党组织又往往没有提供理论宣讲服务,导致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内容空泛。

部分党员对组织生活的认同感存在偏差。《党章》规定党员必须编入一个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这是党员的义务,同时也是一种权利。通过参加组织生活,党员可以行使和享受学习权、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民主权利。但是,部分党员更多地把参加组织生活作为一种义务对待,而不是履行权利。造成这种认识偏差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党员权利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是要我过组织生活,而不是我要过组织生活,把参加组织生活当成一种额外负担而被动应对。二是一些党组织缺乏党员的主体意识,在组织生活中一味强调义务的多,体现党员权利的少,久而久之,党员的权利意识在以履行义务为主的组织行为中不知不覺被弱化。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过组织生活的表率作用不强。其根源在于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由于不能调整自己的角色,对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客观上又存在着公务繁忙的因素,造成这些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较少。领导干部不能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生活的质量。

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

党的组织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管理党员成效的好坏。要保证组织生活的质量,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强化制度保障,促进组织生活常态化。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实施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最经常、最基本的形式。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的组织生活,把提高质量作为关键,有效提高组织生活的思想性和针对性,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从行动上来说,在党建目标考核中要增加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分量和分值,考核分项要更加科学,从仅仅考查记录、定性考核等内容,转到更加注重考核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要设置组织生活质量、效果等满意度测评等定量指标。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理论学习辅导骨干的培训,以提升理论学习、政策学习的质量。在党建目标管理中还应该对党组织活动经费的保障情况进行考核。

丰富活动形式,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要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增强实效性。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会影响组织生活的质量,从而影响党员的参与热情,选择有效的形式和载体可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组织生活的形式应当多样性,对传统的活动形式要有选择地继承,有創新的发展。可以在以加强学习教育、谈心交心、安排党的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主要内容基础上,有机地结合“七一”活动、道德讲堂、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等,创新工作模式,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如:妇女、工会活动等,创新活动形式;也可以开展形势报告会、参观学习、专题报告、警示教育、党员主题日活动等。当前,网络迅速普及应用,为党的组织生活开辟了新的活动空间,机关党组织可以尝试利用网络开设党建网页,在网上开展党课教育,建立网上党组织生活平台,借助QQ聊天工具,开展党组织生活会,由于相互之间不直接面对面,民主评议时大家可以放下思想包袱畅所欲言,这为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另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信息手段,探索互动式组织生活,增强组织生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和情况通报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认真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党员参加支部组织生活的热情;探索开展“优秀组织生活”评比等活动,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不断提升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领导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增强引领性。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因自己是行政领导而忽视基层党组织的监督,要积极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在党员中发挥表率作用。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按照规定,落实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要通过制度性设计,促使领导干部在组织生活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讲党课的情况、质量和效果,以及领导干部在组织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要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不能因其是行政领导而放弃监督。要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考勤制度和通报制度,同时在安排组织生活时尽可能周密部署,充分考虑领导的工作安排,做到“两不误”,为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服务中心工作,提升组织生活实效性。要把参加党组织生活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结合企业项目管理和施工生产实际,引导党员干部坚持进桥头、上洞口、下工班、到宿舍,并且与施工生产、精神培育、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结合,与党内激励帮扶制度相结合,让广大员工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忧,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压,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领导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