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辉+谢振良+方立传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水稻机械化种植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从而保证水稻机械化种植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进而积累更多种植经验,便有必要在综述机械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就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 高产农艺 研究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c)-0119-02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水稻生产需求,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工作重心逐步向技术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方向转变。其中,机械化指利用机械替代人力劳动进行生产活动完成生产目标的技术手段,例如:工厂机械化生产流水线、农业机械化生产、工厂机械化施工等,是工业化进程的起点;农艺指生产农作物配置农作物产品达到处理任务的科学技术,内容丰富,涉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贮藏、农产品初加工、农田灌溉、农田排水、农机具、病虫害防治等内容[1]。鉴于此,文章针对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及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分析
1.1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
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内容丰富,涉及旱直播技术、抛秧技术、插秧技术3个方面内容。其中,旱直播技术作为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操作简单,优势明显,不仅能优化育秧环节,改善土壤条件,还能降低成本投入,增加经济收入,但是受作业气候条件的限制,一旦遭遇雨季,直接影响水稻种植的工作效率。
抛秧技术的优势主要侧重于作业时间及作业效率,但是受技术特殊性的影响,对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抛秧水平的要求严格,无法精确控制秧苗间隙,无法保障水稻产量,市场普及度低,农民积极性低[2]。插秧技术,又称为机械化插秧技术,不仅满足人工插秧定苗定行的要求,还能有效提高插秧效率,作业条件宽泛,可完全替代人工插秧,技术掌握难度低,市场普及度高,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1.2 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
受我国国情特殊性的限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广,涵盖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例如:我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梯田等,经济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同时,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与人均耕地面积、区域经济、种植机械、秧苗质量、技术水平存在着密切联系,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种植区域小,直接阻碍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3]。然而,从现阶段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研究水平来看,仍停留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模式,短期内无法全面推广水稻直播等种植模式。
2 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的发展措施
2.1 增强素质水平
一般说来,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于机械化种植及高效生产的反应不强。如何短期内转变农民的意识,是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农技人员加大对于意识树立、知识培训、技能强化的重视程度,树立高效生产意识,组织一系列农技知识培训,增强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例如:以农民人数、文化水平、种植需求为标准,组织知识培训,开展知识考核,考核合格者予以一定奖金奖励,促使每一位农民成为水稻种植产量的“实施者”。同时,针对农技技术推广人才短缺的问题,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人才培养,出台扶持性政策,以填补长期人才空白。
2.2 扩大宣传力度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农技人员主动转变传统理念,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加大对于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做好一系列宣传工作,并且针对尚未使用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地区,及时开展高产农艺试点工作,积极引进科学机械化种植理念,利用先进机械化种植设备,以满足水稻生产需求为前提,切实为农民“促生产、谋发展、增产量”[4]。同时,针对国产机械化种植设备质量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国产机械化种植设备优势为立足点,结合种植区域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种植设备及种植技术,避免影响水稻种植产量。
2.3 构建农技体系
发展水稻机械化种植不仅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还能节约成本投入,满足高效生产需求。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动转变传统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规律,加大对于农技服务的重视程度,逐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技服务体系,改变农民传统种植理念,促使水稻种植模式由自给自足向灵活性、高效性、专业化转变,实现跨区域水稻机械化种植目标,替代传统全过程人力种植作业,不仅能有效拓展机械化种植服务的市场,还能增加机械化种植的作业时间,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种植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加快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普及速度,为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奠定并夯实基础。
2.4 重视农技扶持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动转变传统理念,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加大对于机械化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出台一系列扶持性政策,以机械化种植技术优势为立足点,增强农民种植水平,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满足水稻生产需求,确保农业发展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同时,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技服务体系,利用机械化种植补贴等手段分散农民经济负担,进一步激发农业生产积极性及主动性,以购买力为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提供保障。此外,出台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经营的优惠政策,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及农技服务的相关工作,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工作效率,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财政扶持体系。
3 结语
通过此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水稻种植水平不断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水稻种植机械化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为了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加快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的变革,综述机械化的概念、分析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具备显著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圣.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2):35.
[2] 张洪程,龚金龙.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科學,2014(7):1273-1289.
[3] 余红英,岑波.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J].种子科技,2016(6):27-28.
[4] 陈诺,施廷斌.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吉林农业,2015(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