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文
在Google美国总部被擢升为资深软件工程师的时候,孙怿想的是职业生涯的下一步。
他糾结的是,“若要维持工作和生活平衡,Google是一个不错的平台,但这样可能错过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速发展。”
2016年的国内市场,技术公司们都在为各自的人工智能战略招兵买马,孙怿是它们名单上的挖角对象之一—博士研究生阶段,他就师从瑞士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发主任Jürgen Schmidhuber,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和增强学习。
国内公司不断通过孙怿的社交账号向其发出邀约,其中一位是英语流利说的联合创始人林晖。这位开发了英语“自学习”产品的创始人不仅是孙怿的师兄,还在2016年年底亲自飞往硅谷,向孙怿介绍他想做的事情,邀请他回国帮助搭建产品最关键的底层技术。
回想自己在Google已经待了4年,“想换一下环境了。”孙怿说,开发人工智能产品不一定非要在大公司,反而小公司的开发节奏和成长空间会更大,一想到这点,他就有点兴奋,在回国考察过这家公司后他便加入了。
新工作一开始并没有让孙怿感到不适,因为新东家的几位创始人都曾经在美国读书,也在Google工作过,办公室设计和工作氛围因此都保持了美式公司的特色。
但是压力很快来了。公司的付费自适应产品—只要你使用过,产品背后的“机器人”就知道你哪些东西没掌握好,然后着重训练你那些方面—“懂你英语”需要一个更加高效的底层技术,孙怿必须从头搭建一个全新的架构和算法。
时间非常紧—3月才正式加入公司,6月底之前就要出一版测试版,意味着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要把一个关键产品的底层代码全部写出来。这跟孙怿在Google时的工作节奏完全不同。
在Google,他拥有很大的自由度,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立项,期间还可以邀请同事加入一起做。不过何时能做成,以及最终结果如何,公司不是那么在意,因此很少存在deadline一说。他曾开发的一个为公司创造了约2亿美元商业价值的广告产品,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产生的。
但是,中国市场的商业环境就是需要创业公司更激进,既然无法改变这种现实,那就只能适应。而且,“加入创业公司不就是想寻找不一样的节奏吗?”孙怿自问。
他为此付出了体重上涨的代价,不过也收获了工作方法上的转变。以带团队为例,Google的团队主管更像一个咨询的角色,在队员需要资源或建议时提供协助。“但是现在我要对整个团队的项目结果负责。”孙怿说,为此他必须在一个项目上投入更多精力。
时间距离测试版的交付只剩半个月,9月,他还要提交正式版。“代码一定要写得足够好,要经历足够多的测试以及能够扩充更多的内容,这样才更容易迭代。”孙怿说。若前期代码写得不扎实,后期就容易出问题。此前的职业规范和素养一直让他坚持“solid engineering”,也就是写出来的代码需要经过多层测试才能通过。面对快节奏的现实,他还需要在速度和扎实之间寻找平衡。
C=CBNweekly S=Sun Yi
C: 对人工智能有什么样的看法,未来它能够代替人的工作吗?
S: 肯定能代替大部分人的工作,AI即使在现阶段都有可能代替一部分技能不高、重复性强的工作。AI未来对人类的影响,我觉得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它可能会带来大规模的两极分化,如果大部分人的工作都可以被替代,那么这部分人能去干什么呢?
C: 如果有机会给自己设计一个人工智能产品,你希望是什么?
S: 希望设计一辆能够自动驾驶的车辆,因为堵车的时候开车非常崩溃。当然现在业界都在研究自动驾驶,但是要实现,难点很多。最大的难点是要穷尽各种各样行车过程中的情况。很多对人来说能够及时反应的小状况,对于机器来讲就特别复杂。要把所有的情况都覆盖,是特别难的。
C: 你有什么样的业余爱好?
S: 骑公路自行车、打乒乓球,曾经在Google打乒乓球比赛,在欧洲的时候打业余俱乐部赛。还喜欢写代码、看纪实类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