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域寄怀

2017-06-29 08:16孔婷万千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尼泊尔金山

孔婷+万千

Li Pingqiu, a well-known artist of China, has made research trips to Xinjiang, Qinghai, Fujian, Hainan and regions in Western Europe and Africa since 2002, creating lots of excellent artworks related to his traveling life. When he was in Nepal, he depicted over 200 figure- paintings themed with peasant women, elders making a pilgrimage, playing children and lonely Sadhu etc. These beautiful scenery, different culture and unique customs have made great influence on his creation.

“不是我选择尼泊尔,而是尼泊尔选择了我。我知道,我当然承载不起记录历史的重任,但同时,我也知道我不是去怀旧,不是去猎奇,更不打算将它当做创作的‘消费品。是尼泊尔让我对善良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敬畏之心,让我对尼泊尔心生谢意、满怀谦恭。两年来它让我不离不弃、始终如一地竭力描写这块心中的圣地。我知道,我值得。”

——李平秋

每年的10月到11月,旱季,气候温和,空气清净,能见度很高,是尼泊尔旅游的最佳时节。李平秋就是在这样天朗气清的日子里,踏上了前往尼泊尔的旅途。

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一部分人连生存都是问题,但你能感觉到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的喜悦。

什么是喜悦?一位女作家说:“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你一旦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对尼泊尔人来说,这种喜悦正是来自于他们心底的信仰!在这个神圣的国度,人们对神的信仰,使他们更愿意去享受生活的快乐,而非抱怨生活的贫瘠。走街串巷,你总能在这个宁静祥和的国度捕捉到他们温暖的生活片段,千姿百态,总能给你颇多感触。

日照金山

对尼泊尔的旅行奇遇及异国美景,李平秋并没有过多谈及,他唯一跟我们说起的有关景色话题,就是“日照金山”。

“日照金山” 是去博卡拉旅行最激动人心的项目。博卡拉市区北边,地势渐高,喜马拉雅山脉犹如屏障横亘天边,鱼尾峰、安娜普纳峰等数座连绵不断的雪峰矗立天的边缘,天气好时,在市区每一个角落都能欣赏到雪山的壮美,特别是鱼尾峰,好像无处不在,抬头可见其锐利如刀锋的顶峰。

下榻的酒店,推开窗,就能远眺雪山,每到日出和日落时分,总能欣赏到“日照金山”的美景。他仿佛突然明白了尼泊尔人民虔诚的信仰来自何处。“西藏也有‘日照金山,在西藏人的印象中,金山也是无比神圣的,所以他們想象着北京也应该有一座金山,所以他们会唱‘北京的金山上。”李平秋没有给我们用华丽的辞藻形容那美丽的景色,但他的这种“联想记忆”,却让我脑海中的“金山”变得无比神圣起来,是超越美景之上的震撼。

祈礼圣山

宗教在尼泊尔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清晨,阳光还没有照耀到城里最高神庙的塔尖,人们就已经来回奔波在遍布城内的宗教建筑之间。每家的男女老幼携带着奉献给众神的贡品,到印度教或佛教的寺庙去。他们通常都用钢或其他金属的小盘盛着大米、红粉和小黄花辫之类的贡品,把它们摆在神像面前祭献,然后把贡品与泥土搅拌一起,搽一小点点在两眼之间,以示神灵存在的象征。这样的宗教仪式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虔诚的人们,不走完全城的神庙,不“点红”,绝不开始手头的工作。

同行的摄影家们,多是“猎奇者”,早早地架起了镜头,调试好,等待那稍纵即逝的时刻。而李平秋用画笔记下最震撼心灵的图景。他说:“世上没有‘客观‘,只有客者之观,艺术家不改变世界,只观看‘,并提供对世间事物的观点。”几十年来,李平秋依然习惯于瞩目社会群体中“卑微”的分子,有容易触动的因子和惯性在,或许暂时并不深刻,但他相信会慢慢加入一份对“生命存在”的感觉。

尼泊尔之行,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各式各样的人:卖菜的农妇、朝圣的老者、沐浴的母女、嬉戏的孩童、孤独的苦行僧……厚厚的一卷,200多幅人物作品,突然感觉这两年来自己竟不曾离开过尼泊尔。

而所有这些人物形象,又被他加以提炼、融合在《祈礼圣山喜马拉雅》中:伫立在深沉的曙色中,脚踩喜马拉雅冰冷刺骨的融雪湍流,向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万千之众——女人、男人、老人、孩子,双手合十,默默地祈祷,最好的食物与瓜果捧在胸前举过头顶,将鲜艳的花瓣撒向水中,那静默中蕴含的虔敬与力量惊心动魄、感天动地。

李平秋亲眼目睹了几万信徒站在晨曦中祈祷的场面,他们的背后就是喜马拉雅山,震撼的场面一直回荡在他的脑海中,总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终于,他通过这幅4米长、2米多宽的巨作,寄托着长江另一头来自喜马拉雅之水的感动。

记录生命的感动

尼泊尔人习惯把自己的国家称为“爱与和平永不停歇”(Nepal,Never Ending Peace and Love)。李平秋带着虔诚的心,穿梭在这个神比人多的国家、路边建筑足够搬进博物馆的国家,与喧扰和繁杂仅一街之隔便是另一种天地——安静祥和。无论跻身于川流熙攘的纱丽之间,还是孤身坐在寺庙台阶上,他都能前所未有地触摸到内心最深处的自己。 “人文主义的现实主义,没有国界,就因为人性的善良是人的本质,柯勒惠支的《母与子》,吴凡的《蒲公英》,感动所有的人。我的作品是我的孩子,我得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不要政治因素,不要人为的虚伪,一条大河波浪宽,它让人潸然泪下。艺术个性不在风格上,艺术是唯美的、生活的,在情感上,在心坎上,千秋不易,万代不变。”

他作品中的“人文情愫”来的并不突然或偶然。他的绘画历程实则带有复杂而深刻的时代印痕,是必然而宿命的。上世纪80年代,西方文学哲学文艺的涌入和冲击,给年轻一代的思想带来了两个极端又相互交织的影响,一方面是西化和前卫,一方面是本土和反思。那个时代情势下造就的艺术家群体,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命运始终怀着忧愁、悲悯和关切。和那个时期的很多艺术家一样,李平秋从西画入手,从西方造型体系的训练开始,对造物从分析外在结构和呈现的色彩明暗开始;同时,思想文化上的冲击促使他思考得更多、更深入。

从2002年开始,他通过对新疆、青海、福建、海南以及西欧、非洲的深入考察,逐渐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游记生活”式的作品。独特的风土人情,奇妙的自然风光,充满迥异细节的人文风貌,对游人兼画家的他来说,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从不讳言对异族(异国)风情的关注和兴趣;但同时,他利用每次旅行、写生的机会,记录所观所感,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试图消解掉猎奇心理,剔除表面虚华,把这些对象回归到众生平等的层次上。对于他来说,当代艺术本身具有普世价值,是摒弃流派藩篱得大同、杂糅形式技法为我用的新型语言。零碎庞杂的资料经过沉淀和整理,他的“游记生活”逐渐为他自己、也为观画者打开一个更为宽广的天地。

Born in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in 1950, Li Pingqiu graduated from Jiangnan University with the major of fine arts. Now he is a national first-level artist, member of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consultant of Changzhou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Honorable Chairman of Wu Qingxia Academy of Fine Arts etc. He has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exhib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winning grand prizes. Many of his artwork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famous museums and organizations. Besides, he also published several collections of paintings.

李平秋,1950年生于江蘇常州,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造型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常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州吴青霞艺术院名誉院长。现为常州画院专职画家。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六、七、九、十届全国美展及20余次全国性展览,其中五次获全国奖。数十件作品入选省文化厅、省美协主办的江苏省美展,其中十余次获金奖、铜奖、优秀奖。

个人及作品先后赴美、英、德、法、意、日、韩、西班牙、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港澳台地区交流展出。作品被国际奥委会、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深圳画院等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专业机构收藏。个人传记被收入《中国美术家》《中国美术年鉴》等多种大型辞典。出版《一代画风》《李平秋作品集》《李平秋人物画》《李平秋中国画近作选》(两种)等专著、专辑多部。

猜你喜欢
尼泊尔金山
书画影苑.尼泊尔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抢险当金山
翠挂金山
尼泊尔女人的三段婚姻
尼泊尔系列
尼泊尔的忧伤
211246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myasthenic crisis after thymectomy—a multivariate analysis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