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春
一位青年教师上《斑纹》,第一次上效果不明显。一堂课似乎完成了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各环节推进还算顺利,也有一定的师生互动,但课堂各环节都在赶进度,向着自己预设的目标前进;有的问题大,学生无从回答,时有冷场的情况。因而,很多问题答案是直接告诉学生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领悟和深入思考,整堂课缺少深度生成,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学生对教师预设问题的回答,且问题间缺少层次性,教学内容不集中,气氛沉闷、不活跃。某些环节是这样处理的:
片段一(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师:1-5节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篇幅写蛇?
生1:因为蛇的斑纹比较特别,比较典型。
生2:因为蛇比较贴近人类的生活,或者说人类跟蛇的接触比较多,对蛇比较了解。
生3:无声
生4:吱吱唔唔
师:是的,蛇的斑纹最为典型、醒目,重点写可以有代表性地突出“斑纹”;而且作者这样写也丰富了表现的内容,展现一个丰富真实的自然界。
在该片段中教师找了四个同学,前两个同学回答还算顺利,但都不是依据文本作答而是依据生活常识作答的。后面的几个同学回答不出,这时,教师急于要把教参上的答案告诉学生。学生为什么回答不出,究其原因,我想是该问题太大,太陡。1-5节内容这么多,学生无从下手。我们不妨把该问题细化为好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一步步让学生回答,逐渐得出答案。请看该教师改进后的設计和课堂效果:
师:第一节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生:我觉得用了拟人手法,比如“省略”“装饰”“夸耀”“用心险恶”等。表现了蛇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蛇的斑纹给人的心理感受。
师:作者如何描述蛇的斑纹,感觉邪恶还是美丽?
生:“长腰”“逶迤”这些词都用得很好,写出了蛇修长而弯曲的体型。还有“密布全身”“斑斓的图案”等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我感觉很美。
师:“蛇,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一句中“用心险恶”如何理解?
生:这是拟人手法。是说蛇用自己美丽的斑纹迷惑对手,用心险恶。
师:很好,请坐。那么我们人类这样来形容蛇,你们觉得是否公平呢?阅读3-4节,然后谈谈你的看法。
生1:我觉得不公平。第3段中说蛇是“与人类同步结束伊甸园幸福时光的受难者”,它“只因说出了一个真相”,承受了“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有听力,没有良好的视力”的痛苦,可见,蛇也是受害者。
生2:对,第4段中说“一个人要为他不识趣的打扰付出昂贵的代价”,可见蛇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会在人类打扰到它或者去捕捉它的时候进行反抗,所以蛇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才呈现出一种所谓的“险恶”。
师:你们分析得很好,也就是说用5个自然节写蛇的“斑纹”其实告诉我们什么?
生齐答:这是生存智慧(技巧)。
生补充:蛇的斑纹具有代表性。
师:1-5节写蛇的斑纹因为蛇的斑纹有代表性,且告诉读者蛇的斑纹的存在其实是一种生存智慧。
黄厚江老师在《为什么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中说:语文学习活动既不是给学生一个知识的结论,也绝不是搞一个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学习形式,而是学生和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都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改进后,教师不紧不慢,把“1-5节为什么写蛇的斑纹?”细化为若干有梯度的小问题,让学生贴近文本作答,且没有按照教参上的答案来。学生通过品读文字很自然地明白了“这是一种生存智慧”。既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依文作答的习惯,答案也来得很自然。这样的改进教学才是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教师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同一系列言语活动,学生有了自己的阅读、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反思、自己的提升、自己的完善,这样的过程尽管放慢了教学进度,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
片段二(感悟作者语言之美):
师:《斑纹》有人把它定位为说明文,但这篇文章语言文字很美。试以第7段为例说说美在哪里。
生1:作者运用排比、比喻形象生动。
生2:写了很多物体的斑纹。
生3:最后一句运用拟人,作者觉得这些斑纹都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都很美。
这样赏析语言,对于做惯了现代文阅读的学生来说,似乎无可厚非,但细细想来都是在贴标签,学生没有深入地走进文本。学生的回答很快,并不是说学生真正领略了课文语言的魅力,而是学生已经形成了答题的思维定势,认为语言美就仅仅表现在修辞上了。教师对于这样的回答显然是不满意的,于是进一步引导:
师:如果我们仅仅花了这么短时间就赏析完周晓枫的这段文字,那么周晓枫就不是真正的周晓枫了。(投影)
“文字煮沸,也有一种芬芳的味道。”周晓枫是个典型的修辞爱好者,热衷于句子建设。周晓枫自己也承认,她对词汇和语句持有长久的雕琢耐心,完美主义使得她不想放弃每个局部,难以容忍平淡的表达。
师:我们先来关注一下修饰斑纹的定语。
生1:鲑鱼是“被剖开的”,螺壳是“丰富变化的”,鹰隼的羽色“深浅交替”,斑马是“黑条和白道”这是从色彩和形状角度的客观描摹。
生2:长颈鹿的斑块是“砖石模样”,豹子的圆斑,“让人眩晕”。这是从主观感受出发描写。
师:作者多角度描述斑纹,但针对不同的物象作者用词准确而富有变化。其实,作者在这一段描写斑纹用词讲究,变化多端,甚至标点作者也独具匠心,我们来体会一下。
生1:多用句号。
师:为什么要用句号?按照常理这些地方应该用什么标点?(教师提示:句号和逗号停顿上的差异)我们反复朗读几遍来体味。
生2:很多地方本来要用逗号,但却用了句号。句号停顿更长,速度是缓慢的,让你慢慢地仔细地欣赏这绚丽、夺目、甚至让人眩晕的斑纹。
当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仅仅停留在文字表层或者完成贴标签式的赏析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赏析语言,这是很多教师都会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位教师引导学生从修辞、标点、用词上体味语言的魅力,通过朗读来深味文字的美。老师花的时间足足有15分钟以上,这样的慢慢赏读、品味,才能真正让学生品味语言表达之美。正如曹文轩所说,语文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剥开那层语言的壳,吃到文化的肉,完了再种下一颗精神的种子在学生心田,直到它有一天生根发芽。我想,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就是要牢牢守住“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基,精心设计,在课堂上肯花时间让学生充分触摸文字,感受其意蕴之美。
片段3(对文本关键句的理解):
理解“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一句。
生1:沉默
生2:说明我们渺小。
生3:人类只是自然发展中的一个产物,是自然的生命印记,所以也是印刻着的一些标记。
生4:沉默
师:是的,“我”“我们”也只不过是万千生命中渺小的一个,我们也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众生平等,和谐共存,我们应该对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投影)
我们很多青年教师就是这样处理文本的,当学生答不出或答得不圆满,就干脆强势介入,不会去细化问题,因为他们心中更多的是预设的教学套路。这个环节 “教师味”过浓,“学生味”太淡,教师沉溺于教参的解读,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体验,导致学生无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更无法深刻体验周晓枫的生命意识。其实,教学,永远不是一个赶时间的推进。
改进后的实录如下:
理解“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一句。
师:首先,“神”是指什么?
生齐答:大自然、宇宙。
師:那如何理解“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生1:“斑点”说明其实我们人类很渺小,连“斑纹”“斑块”都算不上。
师:很好,那么作者说“不过”是一些斑点,这“不过”二字有怎样的意味?可以联系平时说话时我们用“不过”二字时的语气和态度。
生2:非常不屑。所以这里作者这样说其实就是在告诫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想着驾驭大自然。
师:是的。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可见人是渺小的、脆弱的,我们不应该凌驾于万物之上,应该和自然万物和谐平等地相处,所以我们应对自然秉持怎样的态度?
生齐答:敬畏自然,敬重生命。
师: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作者对蛇及其斑纹的描绘,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明晰了吗?
生3:明晰了。蛇和人一样,都只是自然中渺小的一员,蛇的斑纹只是它的生存手段而已。
师:是的,这也正是作者对生命的认识,人类对蛇这些自然生物的认识往往带有一种主观臆断,其实我们人类要懂得去尊重其他生物,懂得敬畏自然。
改进后教者依旧采用细化问题的方法,让问题指向性更明确,对字词逐个剖析、品味,不是让学生笼统地直接理解一整句话。并且还与前面对描写蛇的句段的赏析进行了联系,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理解有内涵句子的方法,更加深了学生对周晓枫生命意识和哲学思想的理解。通过细化问题,缓缓推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步步深入,探讨和领悟作家周晓枫对生命的认识,也让学生看到周晓枫用敏锐的目光发现了斑纹,用深邃的思想解读了斑纹,让他们在形色纷繁的斑纹中看到了生命的存在,惊叹于生存的技巧,领悟了生命的内蕴,并让他们学会用一颗悲悯和敬畏之心体察世间的大美至善,让世间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温暖与尊重。
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的确,语文教学是慢的艺术,它是靠问题慢慢推进的,但问题不能设置太大,更不能以教师现成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解读。要达成某个教学目标,我们要肯花时间,让学生真正浸入到文字中,需要细化问题,让问题变得有梯度,这样学生才能更容易贴近文本,求得答案。
[作者通联:浙江诸暨中学暨阳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