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良
“文学海军”吹响集结号
文|马良
作为海口市委宣传部长,王忠云也是一位具有文学情结的人士。不久前拜读他为著名闯海人、闯海文化研究会会长封仪的“闯海实录”《封语江湖》所写序言,为其坦诚态度与快意文笔所感染,如今又拜读其有关“文学海军”的论述,可见他不仅关注“树木”,更见“森林”。“‘文学海军’已蔚然成军,成为我国当代文学事业中的一支新兴力量”这一基本判断,基于他在海南从事文艺事业多年的体验和概括;“海口这个边陲城市,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上的一方重镇”可能说早了些,但如此愿景还是颇为动人。
文中列数了一些重要的作家及作品,此外,我还想做一些补充。
众所周知,海南文学界近些年来蔚然而兴,与其“旗帜性人物”韩少功大有关系。他起码在两方面的贡献甚大,其中一方面是他自身的写作。可以说,韩少功是中国文坛少有的具有“思想者”品质的作家,他的创作包括了小说、思想性散文、非虚构写作、翻译、学术论著等。给笔者最深印象的是,是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通过个人历史体验认识历史与人性本质”“小说始于感动,终于人物”等思想内核,这使得他在有关文革、知青等历史“悬案”以至当代中国、世界诸多重大问题上的认识上,比一般作家高出许多。诸多论者以为,韩少功的文学图景里只有故乡湖南,没有客居地海南,这是片面的。虽然韩少功来海南之前已是“寻根文学”主将,声名显赫,但其主要著作《马桥词典》《暗示》《山南水北》《日夜书》《革命后记》等都是来海南后写就,与其家乡经验、个人特质有关,也和其在海南——这一社会改革的锻造场的丰富体验与观感紧密相连。
另一方面,韩少功、蒋子丹等在海南创办了具有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影响力的《天涯》杂志,这一杂志不将自己限于纯文学范畴,而是关注社会、政治、人文、艺术诸多领域,其中“民间语文”等版块的设置颇具匠心。这份号称“贴地三米飞行”的杂志,既有时代性、人文性,又有思想性,其在创刊之初就提出的“虽在海南这样的边缘地区创办,但要搁在哪都有影响”(大意),无疑是“文学(化)海军”的第一次宣言,是对此前“声名不过海”状况的首度颠覆。
以韩少功先生为“范型”,海南作家在思想性写作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像孔见先生的几部思想性随笔,就以对中西文化,尤其儒释道文化的体认,以及其从地域文化中提炼出的“品格”的追求,对我们观照当今时代、探索何以自处之道,颇有裨益。梅国云先生既针砭时弊、又具高度原创性的“跨界艺术”——笔外意象,也体现出这种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倾向。
在长篇小说创作中,除了王忠云提及的作品外,我还特别想提到张浩文的《绝秦书》和林森的《关关雎鸠》。这两部作品都具有“全息性”、一定的“史诗”气质,其来源却不尽相同。张浩文本身是一个学者型小说家,他在描写家乡陕西上世纪30年代大饥荒图景的同时,更注重对时代、社会的“宏观把握”,像新文化运动、乡村改造运动、“实业救国”、鸦片之患、土匪之患、洋教入侵、乡绅势力衰败等诸多社会历史现象,他都用相关人物予以呈现,从而构筑了一幅上世纪20-30年代中国历史的“全息”画面。而林森作为海南本土青年作家,仰仗更多的是其成长的经验,但由于其个人才具以及受莫言、余华等人的影响,其笔下的“瑞溪镇”在变革时代中的众生相也就具有了“全息性”,诸如民间办企业办学潮、黄赌毒现象、民间信仰浮沉等近几十年中既具地方特色、又与中国社会总体变化趋势相一致的状貌,在《关关雎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这在“80后”作家中,即便放眼全国,也比较突出。
还必须提及“非虚构”类写作中蔡葩女士的作品,如《有多少风雅可以重来》《风从南洋来》等。既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又具有作者特有的人文观念与温婉、刚烈并存的气质,对海南(以及其与南洋)的“民国往事”进行了梳理。我们还欣喜地看到,这一“思想文化性写作”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现实。目前,海口骑楼老街的改造正是循着蔡葩女士以及此前韩少功等文化人士的思路,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还必须提到文艺评论的力量,尽管海南还欠缺专门的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杂志,但通过像《天涯》《新海岸》杂志以及多次研讨活动、自媒体等,包括像刘复生、张浩文、毕光明、马良、李音、杨若虹等人的努力,海南文艺的状况与规律得到了较此前更为客观、宏观且精当的梳理。笔者觉得,今后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我没有对“诗歌海军”展开论述,因为这支队伍强大而博杂(李少君、远岸等诗人《海拔》诗刊等媒体对此贡献甚大),当人们已在谈论“90后”诗人时,“70后”“80后”诗人风头正劲,而“60后”诗人也没有甘于退出历史舞台,比如自媒体“海诗刊”就团聚了一批60后诗人,他们以自己的人文气质、丰厚经历与语言探索,在海南乃至全国诗坛彰显着自身的存在。江非、雁西、乐冰等诗人获得国内多个奖项,而我个人对蒋浩、艾子、陈波来、符力等诗人在诗境及语言上的多重探索,也颇为留意。
前面提到的海口作为文化重镇,个人还倾向于这是一个愿景,因为尽管我也做出了自己的一番梳理(当然很有局限,因为还有大量作品未曾读过,不敢置喙;像王雁翎、杨沐、韩芍夷、衣米一、王姹、许燕影、曾万紫、王海雪、邓西、张毅静、杨道、钟惠等的女性写作,就够探究一番的了),但实事求是地讲,除了韩少功先生具有国际声名外,海口乃至海南作家享有全国知名度的还不多,这与我们缺少研究、梳理有关(建议今后加强,应对海口乃至海南作家建立档案,鼓励对已具一定面目、已臻一定水准的作家展开系列研究);也和作家群体文化自觉及自信程度仍显不足有关,更与地方文化的公共空间不够发达有关。
众所周知,无论港台还是内地发达地区,文学的发展都与诸如出版社、文学杂志、报纸副刊、独立书店等公共文化场的发达相关。而在海南,在海口,近几年来,海南出版社、南方出版社对推动本土文学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少的努力;随着知和行书局、国新书苑等文化综合体的崛起,“独立书店”及其举办的文化活动在这一方面有很大增强,对地方文化活动有一定的推动;报刊的文化属性(特别是《海南日报》周刊、《今日海南》杂志专栏、《海口日报》副刊、中新社海南分社文化报道、人民网海南频道相关电台栏目等)也有所增强,但还不够。港台作家群落有报纸专栏支撑,在我们这儿缺少这座“熔炉”。此外,全社会读书、爱文化的氛围,不够浓;都市类传媒(比如电视、都市报等),除了主旋律宣传外,就是民生新闻、大众文化,缺少对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与审美水准的读书类、评论类节目,使得海口乃至海南这一生态优越之地,文化艺术的氛围仍不出文化圈的范畴,对市民、农民缺乏影响力,整座城市及地区的文化水准仍有待提升。
好在如今各方已认识到,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其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文化;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的发展,最终评价是文化的评价。海口乃至海南文化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与气象,如果有关方面顺势而为,文化群体刚健有为,“文化海军”有望真正崛起,其标志将是:出人才,出作品,出思想。
(作者系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