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数学是一门极具理性的学科,学习它需要有灵活的思维、清晰的思路,有的小学生学习数学感觉困难,就是因为他们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较弱,同时有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就感到头疼了。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画线段图,则会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我们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在数学应用题中,涉及的数量关系和数学逻辑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由于年龄的特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通过线段图的实际应用,能够让学生对应用题进一步理解,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
一、学会画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应用题为什么难?就是因为它的文字里面所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较为复杂。因为小学生习惯了各种直观的图片,面对全是文字的题就有点困难了。如果我们照样用直观地图形把复杂的数量关系展示出来,他们理解起来就容易了。那我们想要突破学生理解应用题的难点,就必须教会他们画线段图。因为线段图可以把复杂的数量关系直接转化成形象的图形,看起来一目了然,就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把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语言,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一道道数学题,还培养了他们学会使用数学语言的好习惯,树立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
二、学会画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的解读数学语言
数学应用题中包含了相对复杂的逻辑数学关系,学生想要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很好的理解就要将大量的文字叙述转化成数学信息以后,才能对应用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因此,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线段图的形式,在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和图形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然后进行准确快速的解答。然而,使用线段图对应用题进行解答,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把文字叙述以线段图的方式进行解答,让全体学生能够真正明白线段图中,每条线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张爷爷家养奶牛的数量比李奶奶家多8只,张爷爷家养奶牛的数量是李奶奶家的3倍,请问张爷爷家养奶牛的数量和李奶奶家养奶牛的数量各是多少只?教师要帮学生解读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3-1=2(份),8÷2=4(头),4+8=12(头)。答:张爷爷家养的奶牛有12头,李奶奶家养的奶牛有4头。然后在解决应用题中倍数关系,一定要在学生对线段图对应的数学信息的理解后,才能进行数学变式和倍数问题的联系。例如,张爷爷家养奶牛的数量是李奶奶家数量的3倍,张爷爷家和李奶奶家总共有16头,请问张爷爷家和李奶奶家奶牛的数量各多少?
画出线段图:(见图1)
图中1份所表示的是李奶奶家奶牛数量,3份代表的张爷爷家奶牛的数量。观察线段图以后就很容易列出关系式:3+1=4(份),16÷4=4(头),16-4=12(头)。答:张爷爷家养的奶牛有12头,李奶奶家养的奶牛有4头。
从文中的实例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通过线段图对应用题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就应该做好一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分析应用题中重点语句里的标准量,然后用线段进行表示。其次,把当作标准量的线段和与之相对比的量也用线段表示。再次,在线段图中注明已知量和未知量。第四,依照线段图列出数量关系。最后,根据我们所列出的关系式进行解答。
三、学会画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尽管已经拥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是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他们认为这更简单,同时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直接影响,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知道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地去培养。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数学思维创建的初级阶段,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引导、启发。如果我们为了省事而放弃,那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变得比较消极懈怠。在这个阶段,教会学生使用线段图,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与动脑能力,使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提升一个层次,学会举一反三,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数学知识水平,还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我们在使用线段图进行解答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相对比较经典的题目进行教学,让学生集中学习,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比如,有一桶油,首先取出40%,然后在取出的比第一次少12千克,桶里的油还剩余32千克,求这桶油一共有多少千克?答:(32-12)/(1-40%-40%)=100(千克)。通过这道应用题,可以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数学中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并能融会贯通,再碰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快速解答。
四、教学生画线段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线段图能使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清楚地显示出来,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一般涉及两个或几个量存在比较时,需要选用两条或三条不同的线段来表示;线段图所示的数量大小与线段的长短应相符;线段图应简明标出事物的名称,所表示的数量一般应带有单位;几个数量进行比较时,所有的线段的左端一定要对齐,才能说明问题;有标准量和比较量的问题,一定要把标准量画在上面,比较量画在下面,这样才能便于比较。
画线段图只是我们解决教学问题中的一个手段,但如果我们利用好了,就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他们解决問题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