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校”建设背景下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2017-06-27 11:06刘洋傅贻忙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开发路径影响因素高职院校

刘洋 傅贻忙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毕业生在就业中非专业就业能力较弱这一短板。所以,现今高职院校务必针对这一现象,着重增强对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本文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运管学院学生为依托,从探讨研究对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出发,构造高职院校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在“卓越校”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开发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专业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开发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2

一、引言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在经济层面上正面对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的“刘易斯拐点”,人才结构性矛盾也愈加严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4月,湖南省“卓越校”建设计划提出“全方位提高办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湖南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湖南省高职教育面临新的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目前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设置上,人才培养环节上更多的体现在专业的就业能力,导致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过低、职业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高职就业能力不能仅仅专注于专业的就业能力,更应该注重于非专业的就业能力,通过加强对高职学生在社会、方法以及情感能力方面的培养,针对“卓越校”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内涵、主要内容和如何实现“卓越校”建设背景下的非专业就业能力提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卓越校”建设背景下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就业竞争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毕业生综合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能否顺利就业,在职业硬实力也就是专业能力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可变的软实力也就是非专业方面的能力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决定性作用。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可能制约运管学院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适应能力较弱,通常而言适应能力就是指适应社会、谋求生存的能力。而高职院校学生在适应能力的体现则是独立自强、心理承受、人际交往、沟通表达、分析处理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等。通过调查显示,目前高职大学生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普遍不强。而导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其一,在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并不成熟,波动变化较大,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学生在心理方面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心理素质水平不高,其二,是学院提供的实习机会较少,磨合期较长。

第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学习能力是指个体独立地获取知识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学习能力也是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之一。当前被动应试的学习是高职学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几乎忽略了考试的目的、主动高效地学习、应用所学知识这些层面,只是片面的把取得优异成绩为目的,习惯听,却不獨立思考,因此在新知识、新问题面前便只能茫然以待。

第三,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是当前创新型社会需要的一种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适应能力。但就目前情况而言,高职院校虽创建创业基地,但辐射面积不广,入驻的大多是电商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参与感不强。另外,高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较弱的现象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尤为突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因素所导致的。

第四,发展能力薄弱。发展能力是规划人生、谋求发展的能力。它由职业生涯规划、风险控制、把握机遇和开拓进取等能力共同构成的。高职大学生在未来就业竞争形势中有着相对较大的优势,是由于他们的专业特征与性别比例确定了他们有着合理的人生规划。但就目前形势来看,高职大学生并没有重视此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学习也是敷衍了事。这直接导致毕业生的发展能力并未得到提升。

第五,品格养成有所欠缺。品格养成又可以说是毕业生的个人素养,比如他们在责任心、诚信、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素养、毅力和沟通协调人际关系等这些方面的能力调整。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一个关键构成因素就是品格的养成,当前,大部分的高职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畏手畏脚,过于计较个人得失,缺乏奉献精神,因此就不能恰当地在团队合作中处理好人际关系。除此之外,他们在职业道德与专业品格这些方面中也有所不足。

三、“卓越校”建设背景下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

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构成要素模型。

在就业能力这一方面不同学者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学者持不同观点来表述就业能力的构筑因素。其中在2004年由约克(Yorke)、奈特(Knight)创造的USEM模型和在2007年由戴克·普尔(Dacre Pool)、赛威尔(Sewell)创造的CareerEDGE模型最为具有标志性。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模型,它将学习、创新、适应、发展以及品格养成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划定为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构筑因素,同时这个模型是在就业能力结构USEM模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高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所提出来的。(如图1所示)。首先,在非专业就业能力结构这个模型中起着牵引作用的是学习和创新这两个方面,如果一个学生在就业、职业发展中常常表现出优秀的发展能力这就意味着他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这两个方面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较强,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本身的就业方面拥有强的推动力;其次,在非专业就业能力结构这个模型中起着支柱和重要推力作用的便是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这两个方面,在以后工作中它们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变化和岗位要求中如鱼得水;最后,在非专业就业能力结构这个模型中有着双刃剑之称的便是个性品质了,拥有良好个性品质可能推动职业发展,反之,恶劣的个性品质也可能阻碍职业发展,因此它是很重要的平衡力。

图1 非专业能力构成要素模型图

四、“卓越校”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开发路径

在“卓越校”背景下高职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开发路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动态的开发途径包括三个阶段,能力开发的目标—能力开发关键的实施机制—能力开发结果鉴定等三个阶段。湖南省“卓越校”建设计划中提出“创新驱动,成果导向”。因此,本文认为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开发路径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目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人员创新。

(一)目标创新

目标创新主要是高职院校通过对外部环境的研究以及系统内部优、劣的评估,决定适合外部需要、符合内部特点的学生非專业就业能力提高目标和策略,因此关键因素在目标和策略的引导下,以联系或共存的状态构成网络系统,互相协调,发挥作用。本文以为,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提升的目标可概括为:使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相关联,专业设置和企业需要相关联,教授过程和生产环节相关联,课程知识和职业标准相关联,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相关联变成现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新型职业人才。

(二)管理创新

以完成既定目标为目的,在制定合理的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开发目标基础上推动管理创新。管理创新以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开发的手段和方法为目的,同时调整完善现有教育管理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等也属于它的内容。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提升的管理创新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管理创新,融入工匠精神;培养途径管理创新,转变教学理念;专业设置管理创新,提升人文素养;与企业的互动机制管理创新,达成深度合作模式。

(三)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主要是通过结果评估机制所构成的,目前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个学生非就业能力的评估机制,通过评估机制来检测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程度和符合社会需求的合适程度,来考量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专业设置、师资水平等与企业的互动是不是积极的推动了高职院校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开发程度。这一制度的创新发展相对于除此之外的因素起着控制反馈和动态调整的作用。

(四)人员创新

人员的创新就是说在行政管理与教师人员方面,对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转变创新。一方面,铁路类专业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专业教育与铁路现场对工作人员的实际要求结合起来,改善教学方式,开展具有铁路特色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非铁路类专业的教师也要了解并掌握对应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并搜罗汇集相应专业的新兴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具体措施可以通过丰富教师的职业经历和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支持鼓励教师去企业、铁路局进行学习锻炼,积极和外校教师沟通交流等措施来实现人员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谢玥.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与实施方略的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22):128-130.

[2]方翰青,等.基于适应性的高职生就业能力开发和提升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38-42.

[3]黎良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创新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1):72-74.

[4]万东升.论高职院校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17-19.

[5]路平.基于USEM模型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力结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65-77.

[6]陈立平.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10):13-15.

作者简介:1.刘 洋(1978-),男,湖南株洲人,硕士,讲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计算机研究。

2.傅贻忙(1982-),男,湖南汝城人,硕士,讲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职业教育,产业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卓越校”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17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卓越校”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开发路径影响因素高职院校
低碳经济视域下农业旅游产品开发路径分析
应用型大学教学质量标准开发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