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之最
在远古时期,不管是王族还是庶民,都不存在姓氏一说,直到秦朝大一统后,中国的姓氏文化才逐渐走向正途,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据《人民日报》最新统计,李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全国有9 500多万人姓李,大约占总人口的7.94%。
李姓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三皇五帝时期,来源于官爵“大理”,后来改为李姓。李姓在当今的地位和大唐帝国的崛起与辉煌分不开。尽管在此之前,李姓的数量已经有了显著增长,但比起王、刘两姓来说,仍是江河之于大海。
张姓在宋朝时期的《百家姓》中列在24位,但现在已经稳居前五。据上古传说,张姓是黄帝赐姓,张姓的始祖张挥司职弓箭制造,所以合称为张。而在考古资料和史籍中,张姓的出处也非常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或是有名的青铜器制造者。
张姓在地理分布上呈北多南少,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在对外扩张中同化周边民族的结果,比如乌恒族、鲜卑族、羯族等,这些游牧民族通常擅用弓箭,有的被赐姓张,有的主动改姓为张。
但就是这样一个数千年的大姓,却从未出过皇帝。有人解释称,这是因为玉皇大帝姓张,所以为了避讳,张姓人不能当皇帝。
“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这一姓氏共有九个字,出自1996年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后来在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栏目的《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中出现。
从字面看来,“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属于汉姓,可能和佛寺、岳武穆相关,但依此姓检索,全国无一人是该姓。于是后来又有学者指出,这一姓氏并不存在,它应该是“乌朗汉吉尔莫吉儿敏”这一源于蒙古的姓氏。“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容易造成混淆,出于尊重蒙古族同胞、易被辨识的考虑,应该采用蒙古读法或简洁易读的写法。
而在复姓中,最长的是“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补啊喜”,该姓氏的汉语读法共有十七个字,来自云南巧家县,是彝族同胞的姓氏。
在中国,老姓的起源可能分为不同的数支,而这些数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现代老姓在日本也有分布,但可能与中国“老”姓完全没有关系。
中国古代的老姓一说是老子后人,另一种能提供证据的说法是,老姓源于满族,由满姓“萨克达”演变而来。“萨克达”在满语中有“苍老”的意思,改为汉姓就采用了“老”字。
睾姓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等地域,虽然不好意思说出口,但它却是不折不扣的古代“贵姓”。因为睾姓源于睾陶,他是上古四圣之一,五帝少昊的后裔,和尧、舜、禹并列。他的影响可不仅仅局限于虞夏两朝,还被中国人奉为司法之祖,他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法律体系。此外,他还是教育专家。
除了睾姓,操姓也是较难说出口的姓。操姓有三个来源,一是殷商时期世袭的官位,二是以职业为名,操的本意就是控制某样东西,三是曹操的一位后代子孙、曾经攻打过孙吴的曹休,其后人为避免司马氏的迫害,逃往江西,以曹操的名为姓,成为操姓。
操姓虽然比较罕见,但也是相对于李、赵等大姓来讲,其实操姓的人口大约有12万,广泛分布在江西、安徽等地。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图腾,但龙姓最早并不姓“龙”。
事实上,龙姓最早叫做“御龙”氏,是尧帝的后裔,他向当时的豢龙氏学习养龙之术,不但学得很好,而且还青出于蓝。夏王朝当时的国王非常高兴,就将他赐姓为“御龙”,意为“驾驭神龙”。
再到后来,龙渐渐成为皇帝的象征,秦始皇则被称为祖龙。“御龙”就成了杀头灭族的大罪,于是御龙氏就将御龙改为龙姓,流传至今。
孔姓是中国最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姓,其主要原因在于孔姓中诞生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大家族:孔子家族。
根据人类贡献指数,对人类发展促进作用最大的三个国家分别是大英帝国、罗马帝国以及大汉帝国。其中罗马帝国与大汉帝国并列第二位,而英国的主要贡献在近代以后。
最直接的因素是大汉帝国供养着极为可观的人口数量以及形成了超过两千年的生存方式。
大汉帝国所提供的生存方式以孔子家族的儒学为基础。儒学也是理学兴起以前,中国人开拓进取、勤奋好学、重视礼仪、尊师重道、信奉君权神授等传统观念的起源,它所提倡的东西,至今仍然被人们不断提起。(据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