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型”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06-27 08:51钱劲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团干部班长班干部

钱劲

所谓“学生主体型”班级管理,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创建真正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由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尊重学生是“学生主体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创建前提

在马斯诺提出的需求“金字塔”中,“尊重”是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尊重学生,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平等的心理平台,通过教师主动去权威化,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被形象地形容为“猫和老鼠”的关系,“猫”掌握着生杀大权,居高临下,是权威与训诫的代名词;而“老鼠”只能战战兢兢,服从、归顺尚且不够,惟愿逃之夭夭,躲得越远越好。如此师生关系,体现在班级管理上即表现为一种教师绝对权威,学生机械听从的僵化管理模式。

尊重学生,既是获取学生支持和认可的必要前提,也是唤醒学生自尊的重要手段。尊重学生,意味着愿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当学生困扰、彷徨时,教师是他们最愿意倾诉的对象;尊重学生,意味着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不以成绩论高下,创建并呵护学生的人格平等;尊重学生,意味着愿意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充分体现班级管理学生“自治”。当个体由习惯性的归顺、服从变成处处受尊重、受信任,其本体的自尊将得到极大的激发,并由此激发出更大的自信。

尊重学生,更是为了让学生建立对自身的正确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在学生自尊、自信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我们习惯了评价他人,却不习惯也不善于評价自己。自我评价考查的不是技术操作,而是心灵自省。懂得自我评价的人才能正确认识自我。懂得认识自我的人才能看清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由此,才可能学会尊重他人。

二、“学生主体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操作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生主体型”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改革班干部选举方法,为学生“自治”提供组织保障。

传统的班干部的选举,或由教师直接任命,或由学生推荐、全班举手表决。表面看来,举手表决貌似很民主,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营造班级舆论,让学生集体倾向选择成绩好、表现好的同学做“班干部”。其中“成绩好”特指在标准的知识考试中以高分取胜者;“表现好”直指“听话”。这样的结果就是,一小部分从小听老师话、善于在考试中拿高分的学生始终能获得比别的同学更多的锻炼机会,而大多数热心班级管理的学生则失去了参与的机会。并且,这种操作方式还容易让那些持续担任班干部的同学建立一种盲目的个人自信和极端的个人膨胀,甚至建立错误的人生价值观,以为这种建立在学生中的威信,就是本人能力和人格魅力的真实体现,而那些失去参与机会的人则可能出现信心不足,能力锻炼不够,甚至产生对班级事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心态。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出现,我尝试建立班团干部定期轮换制。首先,通过全班民主推荐,个人竞选演讲,投票产生班长、团支书。然后再由班长和团支书根据他荐和自荐的综合情况,自由“组阁”,形成新的班委会和团支部。但是,这个制度的最大魅力不在于此,而在于它是定期轮换的。我的做法是,半学期实施一次轮换,轮换的对象涵盖所有的班团干部,意即新当选的班团干部都是全新的。如此下来,加上“值周班长制”,肯定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最大程度地参与班级管理工作。

通过班团干部定期轮换制的实施,淡化了学生的“干部”意识,强化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在平等、自信、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中,学生快乐地成长。

(二)引导学生制定班规班纪,完善检查监督系统。

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良好习惯与品质的形成主要靠科学管理,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班规班纪,才能使班级走上自主管理的轨道,使全班同学做到有“规”可依,有“纪”必依。我引导学生经过讨论,逐步完善了班规、班长责任制、值日班长责任制、卫生包干责任制、学习互助小组奖惩制等。

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一直坚持“时时有事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让每一位同学成为班级做实事的主人。对于部分没有担任班团干部的学生,我一方面增加班级具体事务的人员安排,并特设了“班级图书专干”“报刊整理专员”“校服专职督察员”等职务;另一方面安排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卫生巡查专干”“午休纪检班长”“晚自习纪检班长”等职务,承担班级各项管理的监督工作。

(三)成立“合作互助小组”,营造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但是,现在的高中生几乎全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自主意识往往表现为自私、自我,合作意识更差,对互助协作缺乏感性认知,更谈不上从班级管理的层面建立思想高度。为改变这一现象,我与班委会商量,将班级的60名同学根据“学习互助、性格互补”等原则,分成了10个“合作互助小组”。组长由班级成绩优异且表现突出的同学担任,然后由组长自己选定副组长和组员。小组内责任分担、学习互帮互助,小组间开展评比竞赛活动,内容包括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班级年级活动等方面,评价则是以小组集体计分为主。这种评价方法大大增强了小组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调动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班级团结、合作、互助的气氛空前浓郁,呈现一种充满活力的新气象。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升集体凝聚力与班级活力。

班级活动作为思想教育的一种依托和载体,它带有组织者的思想观念、实施目的和指向,要注重发挥其娱乐导向和育人功能。同时,班级活动也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有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也是学生主体性得以释放的广阔舞台。

去年10月初,学校举行运动会,我做好前期的发动工作后,班干部们迅速行动起来,由体育委员选好运动员进行训练,由宣传委员召集爱好摄影的同学成立了摄影组,负责整个运动会的摄影摄像工作,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精心制作了体育节的纪念视频“青春如火(高一·19班)”,由语文课代表组织的记者组对运动会期间的点点滴滴进行记录和报道,而由生活委员组织的后勤组更是忙前忙后,为体育健儿助威送水,加油鼓劲。事实证明,班级活动的策划组织,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良好催化剂。学生通过对班级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参与,愉悦了心情,锻炼了能力,班级自豪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在活动中自然增强。

(作者单位:长沙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团干部班长班干部
差一点儿当班长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每天一个新班长
班干部的烦恼
班长欧叶之班长诞生了
我的班长我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