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宁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1-0019-01
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纯的理论说教,导致科目学习过于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高、学习效率较低。新时期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素材的科学运用来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科目的生活性特点,降低他們的学习难度,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但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认知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发展做好引导教育。
一、重视生活素材运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中提到:“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学中我们要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与认知基础,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也要做好科目教学的合理渗透,让学生在分析生活现象、探究生活案例的过程中完成对于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教学一些理论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知识的时候,我们更要重视生活素材的运用,以便能够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运用直观的案例、简单的语言来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爱在屋檐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让学生讲述自己与家长的矛盾、冲突,这样一来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学习过程也变得更为轻松。
二、创新使用生活素材
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品德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创新所使用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分析来对思想品德现象、思想品德原理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例如在教学《我与父母交朋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讲述自己对父母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不满。有的学生说嫌弃父母唠叨,非要逼着自己加衣服;也有的学生说嫌弃父母管得紧,自己周末回去晚就要被骂……之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如果你是父母,如果你看到天冷了孩子穿的少,你会不会心疼?如果你是父母,孩子半夜未归,你会不会心急?引导学生能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父母的“代沟”进行表述,之后一一进行分析,让他们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三、联系学生学习生活
如果教学内容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学的内容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学生更多的启示与教育意义,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有所提升。所以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学生与教学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支点,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比如在教学交往艺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朋友生日应不应该送礼物?将班上同学分为正反两方,让他们进行辩论,之后进行汇总:朋友生日的时候为了能够凸显友谊,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送礼,比如一个手工、一首小诗都可以是礼物。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切不可以礼物的轻重来衡量友谊。这样既能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还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不少的困惑与疑虑,引导他们将金钱用在更为恰当的地方。
四、重视学生实践运用
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教育,让学生能够运用思想品德知识完善自身的认知体系、指导自身的生活实践,将思想品德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重要形式。比如在教学《追寻高雅生活》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腹有诗书气自华”等名言警句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暗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促进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全面理解,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文化知识、正面的文化精神来鞭策自己,感受到文化对于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意义,体会到文化的魅力。让学生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优秀元素,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另外也要鼓励学生在写作活动、会话活动的过程中运用这些文化知识,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运用这些文化知识来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更要运用优秀的文化知识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养成健康的身心,科学处理自身与集体的关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