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干流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的梯度效应分析

2017-06-27 08:12徐珊珊赵清贺吴长松曹梓豪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缓冲带北江格局

徐珊珊,赵清贺,吴长松,曹梓豪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

北江干流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的梯度效应分析

徐珊珊,赵清贺,吴长松,曹梓豪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

基于2000、2005和2010年的TM遥感影像,结合GIS和RS技术,采用缓冲区分析方法研究了北江干流10 km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特征及其水平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0 a间,林地是景观基质,其次是农田和水体;农田、草地和灌丛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呈增加趋势,林地和水体先增加后减少。在类型水平上,各景观组分的复杂度呈下降趋势,破碎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状态,而连接度呈现增强的趋势;在景观水平上,最大斑块和凝聚度指数在0~1 km有明显的峰值,形状指数随着缓冲区宽度的增加逐渐上升,而聚集度指数与凝聚度指数呈现相反的趋势。

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梯度效应;北江流域

河岸带是河流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流域景观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连接的纽带,与河流系统一起构成连接整个流域上下游的廊道[1],它在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的同时,也在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河岸带由于其结构、功能上的特殊性而成为敏感的生态交错区,被视为实现流域生态水文功能的热点区域[4]。另外,在河岸带及受河岸带影响的区域内,人为干扰严重,损害了河流及河流沿线土地的自然属性,影响了河岸带生态功能的发挥[5-6],甚至导致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7,8],因此河岸带日益成为流域生态学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外学者注重河岸带植被对流域的生态意义,主要集中在不同地域的森林、草地、果园等不同立地类型[9-10],在净化水体、保持水土、环境优化等发面的作用[11]。国内研究多侧重于分析河岸植被的组成、群落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同时涉及河岸带植被的恢复重建与管理等问题[11-12],多以水文、水利为知识背景开展研究,其中,景观格局方面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景观格局是自然与人类活动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演变而成的,是人类影响生态系统的重要表现[13],河岸缓冲带景观的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14]。目前,关于北江流域河岸带的研究,较多关注其土壤理化性质[15]、水文变化[16]和气候特征[17]等,而对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北江干流10 km缓冲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以期对河岸带景观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北江是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地理位置在N 23°09’~25°41’,E 111°52’~114°41’。北江发源于南岭山系,源头深入江西、湖南边境,全长约582 km,贯穿广东省北部和中部,在思贤滘与西江相通,注入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图1)。流域面积约4.6×105km2,是广东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域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势北高南低,出飞来峡后逐渐平坦。流域雨量多、强度大,年降雨量在1 600~1 800 mm,降雨多集中在汛期(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该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季风影响显著,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此外,本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坡地开垦与利用频繁,因此水土流失是其主要生态问题。

图1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Fig.1 The location of study area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采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有2000、2005和2010年的Landsat TM多光谱遥感影像,1∶100000地形图及2000—2010年该区域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Erdas 9.2和ArcGIS 10.2进行遥感影像预处理、辐射纠正、几何纠正和图像配准。参照全国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将景观类型分为农田、建设用地、林地、水体、草地、灌丛和未利用地等7种景观类型。在人机交换方式下目视解译,得到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土地利用矢量图,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最后,在ArcGIS 10.2中,以广东省内的北江干流为中心,10 km缓冲区为研究范围,采用Buffer命令在10 km内每隔1 km生成1个缓冲区,并在3期矢量图的基础上,采用Clip命令裁剪出研究区内各个缓冲区相对应的土地利用数据(图2)。针对景观格局的变化,利用ArcGIS 10.2,在Spacial analyst tools模块中得到3期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图,并利用其属性表结合Excel 2003做数据透视表,得到3期景观类型转移矩阵。针对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与分析,首先在ArcGIS 10.2环境下,利用Conversion Tools模块将各缓冲区的矢量数据转化为大小为30 m的栅格数据,然后采用Fragstats 4.2在类型水平上计算10 km缓冲区范围的景观指数;在景观水平上,计算每1 km范围内的景观指数。最后利用Origin 8.0软件得到3期景观指数的柱状图(图3)和水平梯度效益的散点图(图4)。

1.2.2 分析方法 通过转移矩阵来反映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相互转移的定量关系,从而对各个时期不同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动态流向进行对比分析,得出2000—2010年10 a间景观类型面积的变化情况。

景观格局通常指空间格局,是不同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关系[18]。景观指数是景观格局信息的高度集中体现,是反映景观结构组成和空间格局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本研究中,根据研究区特点及实际情况,选取了4个景观指数,分别是:最大斑块指数(LPI)、形状指数(LSI)、凝聚度指数(COH-ESION)和聚集度指数(AI)。LPI指最大斑块占景观的面积,用来测定景观优势度;LSI主要反映斑块形状的复杂程度,其值越高,说明景观中不同斑块类型的集合程度越低,复杂度越高;COHESION是定义景观中某种斑块之间物理连接度的指数,其值越高,说明该类别的景观连通性越强;AI指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的团聚程度,反映景观的破碎化,其值越高代表景观由少数团聚的大斑块组成,破碎化程度越小。

图2 2000—2010年北江10 km河岸缓冲带景观类型空间分布 Fig.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scape types within 10 km riparian buffer zone of Beijiang River during 2000—2010

本研究通过计算类型水平上各时期的景观指数,并结合转移矩阵对各类型的景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不同类型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及原因。为了分析10 km缓冲区内景观格局的梯度效应,计算了景观水平上每隔1 km区域内的景观指数,分析了距河道不同距离范围内不同时期的景观格局演变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江干流河岸缓冲带景观转移分析

转移矩阵是对土地利用特征进行的定量分析,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土地变化的情况。研究区内2000—2010年的景观数量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表1和表2):

表1 北江10 km河岸缓冲带2000—2005年景观转移矩阵Table 1 Landscape change matrix from 2000 to 2005 within 10 km riparian buffer of Beijiang river km2

(1)林地、农田是优势景观类型。10 a间农田面积持续下降,降幅达91.78 km2,年均变化9.18 km2;2000—2005年,林地面积增加了7.75 km2,而2005—2010年林地面积又急剧下降了52.7 km2;其次是灌丛和草地,分别下降21.76 km2和1.49 km2。建设用地2000—2005年增加了75.48 km2,2005—2010年增加了65.49 km2,10 a间增幅高达41.68%;然后是未利用地和水体,面积分别增加了12.01 km2和8.10 km2。

(2)农田与林地之间相互转化频繁。2000—2005年,25.07 km2的农田转化为林地,18.48 km2的林地转化为农田;2005—2010年,转化为林地的农田面积为3.93 km2,转化为农田的林地面积为17.22 km2。总的来说,农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占用林地实现的。

(3)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较大且呈现增加趋势。从建设用地的占地情况来看,主要源于农田和林地。2000—2005年55.76 km2的农田和9.53 km2的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2005—2010年,建设用地占用农田和林地的面积为26.58 km2和21.45 km2。农田和林地对建设用地的贡献比较大,导致农田和林地面积的下降。

(4)2000—2005年,水体面积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部分农田转化为水体,而2005—2010年,水体转化为农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导致水体面积呈下降趋势。

(5)灌丛面积在2000—2010年有所下降,主要被农田和建设用地以及林地所占用;草地总体呈下降状态,但由于其初始面积很小,因此实际面积变化不大。

(6)10 a间,未利用地面积一直在增加,主要来源于林地。

表2 北江10 km河岸缓冲带2005—2010年景观转移矩阵Table 2 Landscape change matrix from 2005 to 2010 within 10 km riparian buffer of Beijiang river km2

2.2 北江干流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动态

2.2.1 优势度分析 通过优势度分析,可得出景观由少数主要景观类型控制的程度。由图3-A可知,与其他景观类型的最大斑块指数相比,林地LPI最高,在景观中占绝对优势,主体地位最为明显,这与表1和2中景观类型分布所显示的结果一致。农田LPI呈下降趋势,这与农田面积逐年递减相吻合;建设用地指数由2000年的0.18变为2010年的0.46,表明其优势度是在逐年上升且幅度较大,这与大部分的农田被建设用地所占用有关;灌丛、水体和未利用地的变化趋势总体上相同,变化不明显;草地未发生变化,10 a间草地与其他景观类型相互转化也很少发生。

2.2.2 复杂度分析 景观形状的变化对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重要影响。图3-B中,各种景观形状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农田斑块复杂度最高,其次是水体、建设用地和林地,说明农田虽然面积较大,但其分布不集中;林地呈现下降趋势,这与北江水源涵养林和护岸林的建设有关,使林地集中成片分布降低了其复杂度;灌丛和未利用地的景观形状指数呈现明显下降,说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未利用地和灌丛被林地、农田等其他景观类型代替,使其形状变得规则;建设用地的复杂度逐年下降,表明建设用地面积在逐年增加的同时分布更加规则;草地变化不明显,其复杂度最低;水体虽呈现规则分布,但由于被其他景观类型分散占用,其复杂度较高。

2.2.3 连接度分析 凝聚度指数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景观的连接程度。总体上,林地的凝聚度最高,其次是农田、水体、灌丛和建设用地。灌丛和未利用地以及建设用地COHESION指数逐年增加,说明在人为干扰下,灌丛、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分布较集中,连通性增强;与2005—2010年相比,草地在2000—2005年间与其他景观类型转化频繁,受干扰较严重,分布不集中,使其COHESION指数在2000—2005年呈下降趋势,在2005—2010年有所升高(图3-C)。

2.2.4 破碎化分析 破碎化是指景观由单一的连续整体趋于向异质的不连续的镶嵌体转变。图3-D表明除草地和水体外,其他景观类型的AI值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林地聚集度最高,3个时期AI值均在97%以上;其次为农田,10 a间AI值较高且较稳定,保持在93%左右;林地和农田是该流域的优势景观类型,面积大且分布规则,因此其聚集度相对较高。未利用地、灌丛和建设用地的AI值逐年升高,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使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连通性增强,破碎化下降;灌丛虽然面积有所下降,但其分布的集中程度有所增强,使其聚集度增强;水体的AI值与其面积的变化相一致,随面积的增加而升高,随面积的减少而降低;草地的破碎化最为明显,说明其分布不集中,被其他类型的景观交叉占用。

FL、CL1、UL、SL、CL2、WA、GL分别代表林地、农田、未利用地、灌丛、建设用地、水体、草地。 FL, CL1, UL, SL, CL2, WA, GL indicate forest land, cultivated land, unused land, shrub land, construction land, water area, and grass land, respectively.

2.3 北江干流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的水平梯度效应

梯度分析能够显示景观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有利于分析景观格局的时空特征。由图4-A可知各缓冲区内最大斑块指数的变化呈现如下规律:0~1 km内最大斑块值最高,因为1 km内水体为主要景观类型,3个时期最大斑块指数分别为10.10%、10.06%、10.19%,所以此范围内景观优势度最大;在1~4 km缓冲区内,景观优势度大幅度下降,这与河岸缓冲带宽度增加,景观类型逐渐增多有关;5~7 km有所回升,7~8 km内再次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各类景观转换频繁,最大斑块面积有所波动引起的;8~10 km内又呈上升状态,这是由于随距河道距离的增加,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增加,使其面积不断扩大造成的。总体上,景观优势度在各缓冲距离内波动较大,各年间,最大斑块指数趋势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异。

图4-B显示,景观复杂度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而下降,说明随着距离的增大,不同景观类型的集合程度增强,景观形状趋于规则。LSI最高值出现在1~2 km处,该范围内,农田、水体、森林以及灌丛等景观类型分布较广且不规则,致使复杂度达到最大。

图4-C显示凝聚度指数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个时期该指数在0~1 km范围出现峰值,分别为98.91%、98.94%、98.90%,这与该缓冲区内水体是主要的景观类型,景观连通性最强,而其他景观所占比例较小有关;1~3 km缓冲区内凝聚度急剧下降,在该缓冲区内,景观类型的增多使水体的主体地位被削弱,景观连通性下降;4~10 km内COHESION逐渐上升,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同类型的景观虽相互转换但分布更加集中化、规则化。

图4-D表明,景观聚集度指数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而上升,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景观分布较集中,聚集程度增强。3个时期聚集度指数没有明显的波动。3~6 km范围内,2005年值略高于2010年,说明2005—2010年在此缓冲区范围内人类活动程度增强,建设用地、林地、水体等主要景观类型分布更规则。

图4 2000—2010年北江干流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的梯度分析Fig.4 Gradient variations in landscape pattern during 2000—2010 along the Beijiang riparian buffer zone

2.4 北江干流河岸缓冲带景观变化驱动力

梯度分析能够显示景观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不仅有利于分析景观格局的时空特征,而且也有助于对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从自然因子、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等4个方面总结了北江干流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

首先是自然因子驱动,北江流域降雨量大,光照热量丰富,足够的光能与湿热条件有利于自然植被及各种林木和农业经济作物的生长繁殖,加之流域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为林地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研究区内林地所占面积最大,是优势景观类型;受地形影响,部分地区以山地梯田耕作为主(如韶关市仁化县扶溪镇;清远市连山太保欧家村),从而导致农田斑块形状指数最高,斑块复杂度较高,分布不规则。

其次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驱动,2000—2010年,北江流域人口从841万人增加到1 258万人[19],增长快且增幅高,人口快速增长产生了粮食、住房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由于北江流域属于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因此农田与林地之间的转化较频繁。为了改变当地落后的经济面貌,转变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发展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1980年后,北江流域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由原来的以农业为主,逐步向工、农、住宅等综合性经济结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农田、林地、灌丛等面积持续下降。在人口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驱使下,为了形成经济互补,发达地区技术落后的产业逐渐向韶关、清远等地转移,一来可以利用农村丰富的土地以及水资源,二来利用农村廉价的劳动力来促进经济发展(如韶关武江造纸厂的建立),这就使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北江旅游业(清远段集北江河鲜饮食文化和渔家风情于一体,是广东省著名的旅游区之一)、工矿业(韶关段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以及水利水电(北江干流大堤建设、飞来峡水利枢纽以及大量的拦砂坝建设)的发展都是促使北江河岸缓冲区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最后是政策驱动,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以及北江流域水源涵养林、护岸林等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等政策文件的影响,2000—2005年,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该区域内大于25°坡耕地基上实现了退耕还林[20],但由于人地矛盾严重,依然有部分林地被用于种植农作物,此外,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影响下,建设用地增加,致使林地和农田面积相对减少。

总之,在北江流域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该地区景观的干扰增强,使河岸缓冲带的景观格局和横向梯度效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为明显,逐年大幅增加以满足人口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随着至河道距离的增加,景观分布趋于规则化,复杂度下降,聚集度上升,凝聚度逐渐增强。在今后对河岸带进行开发利用时,要更加注重河岸带的管理与保护,使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最大发挥,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缓冲区分析方法,研究了北江干流河岸缓冲带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水平梯度效应,结论如下:

(1)10 a间,林地是该区域的优势景观类型,农田面积持续下降且下降较明显,灌丛和草地面积有所下降,建设用地逐年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呈现上升趋势,水体面积变化不明显。

(2)在类型水平上,林地LPI最大,表明该区域的优势景观类型是林地,农田和水体次之;各种景观类型的形状指数呈现如下顺序:农田>水体>建设用地>林地>灌丛>未利用地>草地,农田显示出最高的复杂度;水体、林地和农田均表现出较高的凝聚度,10 a间,各景观类型连通性均呈上升趋势;除草地外,其他景观类型聚集度均接近或大于90%,且破碎化逐年降低。

(3)在景观水平上,随距河道距离的增加,最大斑块指数波动较大、形状指数呈下降型、凝聚度先下降后上升、聚集度指数呈上升趋势。随着人类干扰的增强,景观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同景观之间相互转换,引起景观格局的变化。但是整体上各类景观分布趋于规则化,破碎化下降,连通性增强。由于该区域部分坡耕地被农田占用,流域内种植旱作物的坡耕地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例较大。此外该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所以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进一步对河岸带进行恢复和重建,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并保护河岸带植被。虽然灌丛、草地所占比重较小,但其对保水固土、河岸带恢复有一定作用,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故也应给与一定的重视。

[1] 周睿, 胡玉喆, 熊颖, 等. 岷江上游河岸带土地覆盖格局及其生态学解释[J].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31(1): 2-10.

[2] JENKINS S R, BETTS M G, HUSO M M, et al. Habitat selection by juvenile Swainson’s thrushes (Catharus ustulatus) in headwater riparian area, Northwestern Oregon, USA [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3, 305(1): 88-95.

[3] STEPHANIE P. Review of riparian buffer zone effectiveness [Z].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 2004, 1-31.

[4] TABACCHI E, PLANTY-TABACCHI A M. Recent changes in riparian vegetation: possible consequences on dead wood processing along rivers [J]. 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03, 19(3): 251-263.

[5] 彭镇华, 王成. 河流沿线土地利用对策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2, 13(4): 481-485.

[6] LAURENT J S, MAZUMDER A. The influence of land-use composition on fecal contamination of riverine source water in southern British Columbia[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12, 48 (12): 1484-1516.

[7] 邓红兵, 王青春, 王庆礼, 等. 河岸植被缓冲带与河岸带管理[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12(6): 951-954.

[8] CAPON S J, CHAMBER L E, NALLY R M, et al. Riparian ecosystems in the 21st century: hotspot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J]. Ecosystems, 2013, 16(3): 359-381.

[9] CLINTON B D. Stream water responses to timber harvest: riparian buffer width effectivenes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1, 261(6): 979-988.

[10]FORTIER J, GAGNON D, TRUAX B, et al. Biomass and volume yield after 6 years in multiclonal hybrid poplar riparian buffer strips[J]. Biomass and Bioenergy, 2010, 34(7): 1028-1040.

[11]尚宗波, 高琼. 流域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 生态学报, 2001, 21(3): 468-473.

[12]赵清贺, 马丽娇, 刘倩, 等. 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带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对环境的响应[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5): 1325-1331.

[13]DALE V H, BROWN S, HAEUBER R A, et al. Ecological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managing the use of land[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 2000, 10(3): 639-670.

[14]张丽娜. 小三江平原河岸带景观格局研究[D]. 长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

[15]越强, 管玉峰, 涂秀云, 等. 广东北江上游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其分布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21(2): 321-326.

[16]王贵妹. 北江流域枯季降水径流分析[J]. 广东水利水电, 2014(7): 65-75.

[17]罗律, 张广存, 吴俊宁. 1965—2010年广东北江流域汛期降雨量的气候特征分析[J]. 广东气象, 2012, 34(3): 13-15.

[18]肖笃宁, 李秀珍, 高峻, 等. 景观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19]李艳, 张鹏飞.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北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变异性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 25(2): 61-65.

[20]邹正欣, 许晓明. 广东北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11(7): 64, 119.

(责任编辑:朱秀英)

Gradient effect analysis for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Beijiang River riparian buffer zone

XU Shanshan, ZHAO Qinghe, WU Changsong, CAO Zihao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Henan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Geospatial Technology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Regions, Ministry of Education, Kaifeng 475004, China)

Based on three sets of TM images (2000, 2005 and 2010), GIS and RS techniques, w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pattern and its gradient effect within 10 km buffer zone along the Beijiang River using the method of buffe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period of 2000~2010, forest land was the landscape matrix of the study area, followed by cultivated land and water area. Cultivated land, grass land and shrub land presented the tendency of decreasing, while the construction land and unused land presented the tendency of creasing; forest land and water area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In terms of landscape types, the complexity of different kinds of landscape declined, while connectivity was in adverse. Fragmentation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t the landscape scale, values of the largest patch index (LPI) and COHESION showed distinctive peaks because water area occupied dominant position within 1 km buffer zone and the landscape type was simple. Landscape shape index (LSI)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width of the buffer zone, while the aggregation index (AI) presented a completely reverse tendency.

riparian buffer zone; landscape pattern; gradient effect; Beijiang River basin

2016-0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9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T80766,2014M550382);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农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1bIRTSTHN12);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3B030700003,2014A020216026)

徐珊珊(1990-),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方面的研究。

赵清贺(1982-),男,河南开封人,讲师,博士。

1000-2340(2017)01-0101-07

P901

A

猜你喜欢
缓冲带北江格局
河岸缓冲带植被布局对氮流失的影响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格局
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对无机氮的去除效果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北江,向前
奔腾北江
泥娃娃
构建北江水上安全命运共同体
滨岸缓冲带去除农业面源污染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