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了袁世凯早死?

2017-06-26 07:20陆其国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树德鹿茸补品

陆其国

袁世凯死于民国五年农历五月初六(1916年6月6日),不少书籍和文章提到袁的死,皆称他系“忧惧而死”。而说起袁的忧惧,自然会令人想到袁“洪宪帝制”梦的破灭。不免会让人产生错觉,即似乎只要袁能继续坐在“洪宪皇帝”的“龙椅”上,免受忧惧之困,他就不会“忧愤成疾”,生命也自然会延续。这就是将袁的死亡简单归结于政治原因。然而我们发现,袁在57岁时去世,是另有原因的。正是这个原因决定了即使袁的“洪宪皇帝”继续当下去,他的身体状况也已注定,高寿与他无缘。

袁自小身体强壮,后来又进军队历练,人们因此有理由推断,中年以后的袁即使染疾,也不至于就此撒手归天。殊不知袁身体后来的所谓健康强壮,其实恰恰掩盖了这表象后面的不良生活方式。

据1913年即在袁麾下任职的陶树德回忆,乃父与他两代人在袁帐下奔走,他本人更是随侍袁左右直至袁去世。他说袁每天凌晨五时起床,之后进办公室批阅文件,“然后喝茶、牛肉汁、鸡汁。七时早点,包子四色,鸡丝面一碗(一般僅吃包子一两个,余下由侍从分充早点)”。“十时左右,进鹿茸一盖碗。十一时许,进人参一杯。中午十二时午餐”。下午“点心为西餐,然后服自制活络丹、海狗肾。七时晚餐……”不难看到,袁所食用的“多为补血强身、滋阴壮阳者”。由于过分补血强身,导致袁经常患牙痛,大便秘结,以致每隔三二天就要请中医诊治或灌肠……据袁世凯女儿回忆,其父午餐最爱吃清蒸鸭子,尤其入冬后“每餐必吃”。除此之外还有红烧肉、肉丝炒韭黄等。须知人患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吃入了不当食物。而人体对食物过度的摄入、滞留、累积打乱了自然的平衡,积存在人体里也会逐渐变成“万毒之源”。

袁从二十五六岁起就天天吃补品,“常常一把一把地将人参、鹿茸放在嘴里嚼着吃”。就短期而言,此时袁给人的印象也许确是体质强健。但就中医的医理来说,人参、鹿茸等,都是热性的补品,他却成年累月地在吃,日子长了,是不会不影响他的健康的。而且我们发现,在袁的日常食品中,难觅蔬菜、水果的影子。远古时我们的祖先就一直以果实为主食,可见不管社会文明怎么进步,饮食文化如何变化,人体消化器官的构造、消化过程还是和古人一样。明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袁越是进补,越会加速他走向死亡的步伐。直到袁56岁时他才黯然叹道:“我的身体不行了,参茸补品不能接受了。”

袁的短命,除了饮食、滋补“出格”外,再一原因就是伤于情色。袁妻妾成群,不下十数,她们共为袁生育了32个子女。据陶树德回忆,这些孩子小时候“多肥头大耳,一如乃父,稍长即均不甚结实矣。当时北京流行一句歇后语:‘大总统的儿子——人参鹿茸。即指此”。所谓“多肥头大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小胖墩。

袁自以为多摄入滋补品,就会补身壮阳,其实他不知,人参鹿茸作为高级滋补品,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服用的。像袁这样没有节制的胡乱服用,就像纵欲一样,会对身体产生巨大的伤害,长此以往,势必付出生命的代价。

(摘自《历史风》2016.10.31)B⑤endprint

猜你喜欢
树德鹿茸补品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鹿茸炖服效更佳
鹿茸如何食用才好?
小小鱼
活着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保健品不宜睡前吃
癌症患者不宜“大补”
最佳代言
鹿茸高效加工方法

报刊荟萃·上半月2017年1期

报刊荟萃·上半月的其它文章
革命年代的历史回声
历史上的一月
声音
微言
卡斯特罗与切·格瓦拉
聂树斌案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