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辨过程中比较体验

2017-06-26 14:21胡伟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小说文本阅读教学

小说阅读教学日渐重视阅读体验,“体验”已成为“阅读教学的新航标”[1],不少教师深刻意识到文本蕴涵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体验才能有效地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但小说教学现状却常常出现伪体验式对话:学生漫无目的地凭空感悟,教师不置可否地认同肯定,即使是脱离小说文本的体验感受,也以有创意赞之。长此以往,势必滋生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特别是教师不作为,将诱导学生的体验泛化,滥情、矫情,导致学生根本无法真正走进文学殿堂,使小说教学无为低效。

诚然,新课程理念下的“体验”强调亲历性、个人性、缄默性,但与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体验要求——须是学生从文本阅读中获得的体验,是对作者曾经经历的情感的再体验并无冲突。“语文课文的内容,不仅是作者认识世界的产物,也是作者体验世界的结果,因为有了体验,课文中才颤动着作者的感觉、情感、态度,才放射出人性、个性的光辉。所以,当阅读者(学生)端起课文阅读时,必须怀揣体验的心态和方法,穿透语言符号,进入符号表达的体验世界,去体会其中的千种风情、万种滋味,体会文中的‘真意。”[2]由此可见,体验不是被外加的,也不是被煽情凭空产生的,而必须是出自学生内心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二纬中进行的,情感加上认知的参与,感悟、思考、理解后,体验才能深刻。

传统小说教学如此,《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更应如此。由于依话题而定的经典作品叙事模式现代多样,新鲜而又陌生,而且还隐含外国小说的思潮、流派、创作方法等繁杂的头绪,同时“许多话题其实牵涉的理论问题已经比较深入”,[3]这对文学功底不厚的学生来说,情感和知识认同差距比较大,确实极具挑战。如何激发学生对作品真有体验,以现代小说的叙事作为参照去解读小说,是保证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基础。众多学者提出了小说教学多方位的有效的体验方法,如美读、描述、声图等,但结合高中学生认知能力、思维层次及特定的教材内容,我认为,较有效的方法是巧设问题作比较,在思辨过程中得到体验。

教学中巧设问题作比较,是立足学生对小说文本的阅读思考这一基础,经过教师对文本深入细致的体验,形成的一整套较科学实效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有效地进入小说阅读,学有兴趣,思有深度,真有所得。所谓“巧”并非弄花样,而是既贴近学生阅读实际,又激趣、引导、鼓励学生研读、探究、体验,为深入比较作铺垫。这里的比较包括进行纵向前后知识的比较,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用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去分析问题;进行横向知识的比较,自始自终在比较的过程中激发矛盾、解决矛盾,掌握内在规律,从思维对象与周围事物所处复杂关系研究,从事物相互联系、制约、影响、作用去思考问题。通过比较,才会有鉴别,才能加深认识,真正实现学生的多维发散、系统组合,使之跳出或超越复制性思维的禁锢,充分释放其多向探索的潜在激情和突破陈规旧习的思维个性,发展其自主独立、多元创新的思维能力。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巧设问题作比较的几种方式:

生活经验与文本经验比较:唤醒积累,引入对作品体验。《礼拜二午睡时刻》中“情感的处理”这一知识点理解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当一位母亲因意外事件痛失年幼的爱子时会有怎样的表现?文中的母亲又是怎样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从而体会“情感与道德冲突”这一背景之下母亲难言的压抑的悲痛,在这基础上结合她的镇定、坚强、勇敢的表现,使母爱更具张力,学生也就容易理解“节制胜于放纵”的情感处理的效果。

课外读物与文本作品比较:在类比归纳中进一步体验作品的特色。《丹柯》教学时可引入鲁迅先生《药》中的片断,然后作这样的提示:同为英雄,夏瑜与丹柯有什么异同处?周围的环境又都是怎样的?由此得出“英雄”母题之下的“殉道英雄”的常见模式,对主题的多义性也有较深入的理解。又如将《骑桶者》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作比较:同为小人物,性格是否一致?结尾有无异同?这样对理解小说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也许会更加容易些。

同一文本中内容有无比较:通过假设体验化解作品难点。如《牲畜林》中,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时,可设置这样的比较,如果让枪法拙劣的朱阿第一次就举枪射了德国兵,或中或不中,那么结果会怎样?与小说现有的不断举枪不断被阻止(即延迟法)的结构方式在表现主题意义上有什么不同?《沙之书》中的“圣书”换成另一本怎么也翻不完的真实的书(如《圣经》),你觉得效果会怎样?区别在于后者书是真实的,那么“翻不完”就成了不可信之事,前者书是假的,但“翻不完”却成了真实的故事了,因“翻不完”这种感受的真才会对“翻不完”的无限性产生恐惧,顺理成章地引出主旨,从而也明白虚构与真实的关系。

同一话题不同文本比较:通过异同分析深入体验话题的要义。比如在进行“人物”话题教学时,将两篇小说从人物性格、人物描写等角度进行比较,更容易掌握话题的要点,最后再抛出这样的问题:娜塔沙和素芭,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记得当时有位学生是这样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我更喜欢素芭,虽然素芭这个形象性格比较单一,而且身有缺陷,也没有娜塔沙那樣多样立体化,但却让我觉得素芭更善良更美好;记得北大教授孔庆东在谈及金庸武侠小说时有过这样的评论,金庸在爱情问题上写得非常大胆,笔下的爱情常常是感天动地的,非常神圣的、圣洁的,但它居然常常是有着重大缺陷的一个爱情,这种天残地缺的爱情,很难写好,但是最后我们看到的,不但没有影响我们的审美接受,反而促成了这个感天动地;所以我认为素芭这个形象也正是因为其残缺之美才更深入人心,才显得比正常人更完美、可贵。通过比较自然对“圆形人物”“扁平人物”的认识也强化了。

在小说教学中,巧设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唤醒以往经验,体验文本情感知识;并将情感知识的体验引向深入,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以求效度。如果能这样,那么我们的努力也应该是算有成效了。

参考文献

[1]蒋承瑀《体验;阅读教学的新航标》《语文学习》2005.2

[2]张袆《语文教学要重视体验式阅读》,《文学教育》2007年第9期

[3]曹文轩《〈外国小说欣赏〉编写说明》,《人民语文》网刊 第一期

作者简介

胡伟军(1963.10.)女,籍贯:浙江省宁波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语文。

猜你喜欢
小说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