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直到家长接到催债电话和短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数十名学生才意识到自己欠了高额债务,有人冒用他们的身份信息在网贷平台上贷款近百万元逾期未还。所有学生都将矛头指向了王晓亮,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学生辅导员,2016年硕士毕业于该校。受骗学生表示,他们对网贷“完全不知情”,是因为王晓亮有值得信赖的辅导员身份才轻信了他。(4月10日《中國青年报》)
为人师表 拒做欲望的木偶
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经济,网络借贷陷入了“野蛮生长”的境地。由网络借贷引发的悲剧层出不穷,“辅导员骗贷”尤其让人揪心、痛心王晓亮凭借自己的身份优势,利用大学生对自己的信任,盗用学生的身份信息骗取网络贷款,将所骗取的钱财用于还车贷、买家电、旅游等个人消费。直到东窗事发,这位学生眼中光鲜的“前辅导员”,最终上演了“变形记”。
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一些投机者深谙印象管理的门道。在不为人知的幕后,王晓亮又隐伏着多少“不能说的秘密”?不仅学生被欺骗了,就连王晓亮的前妻也声称自己和家人被他欺骗了,王晓亮这名精明的“伪装者”,显然用自己精心编织的光环蒙蔽了不少人。
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裹挟下,热衷于用炫耀性消费来建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自己及其家庭的经济实力却又难以支撑,这位辅导员便将目光盯在了网络借贷上。为了“来钱快”,王晓亮不惜盗用学生的身份信息,用大学生的名义申请网络借贷,钱财却进了自己的腰包。只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辅导员骗贷”早晚有穿帮的一天。
“辅导员骗贷”不仅给大学生及其家长带来了困扰,也让他们承受了心理上的伤害和精神上的痛苦。
失范行为 信任的根基很“受伤”
信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既可以被生产,也可以被消耗。受骗的大学生现在不愿意相信王晓亮的任何一句话,是因为“辅导员骗贷”将他们伤害得太深,将信任的存量切割得所剩无几。尤其是在身份社会逐渐向专业社会过渡的当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扮演如果背离了大学生及其家长的期待、偏离了社会规范,不可避免会遭遇公众的“差评”。
在一个低度信任的社会里,信任只限于血亲之中;在一个高信任度的社会里,信任会超越血缘关系。当前的社会信任困境,主要表现为特殊信任程度高,而普遍信任程度低。即使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表现出传统的人际观念,最信任的是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其次为熟人、单位同事、一般朋友、邻居,最不信任的就是网友和陌生人。辅导员和大学生朝夕相处,理应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大学生值得托付信任的对象。“辅导员骗贷”恰恰就利用了这种难能可贵的信任,让大学生“很受伤”。
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是一个塑造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过程。王晓亮将自己塑造成为家境良好的“有钱人”形象,既是为了自欺欺人,也是为了欺骗他人。在一个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的好坏并乐于在文化上建构这样的评价标准的时代里,为了过上有钱人的生活,一些人宁愿走上歪路甚至邪路。
获得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的王晓亮,曾经发表过这样的感言,“选择了辅导员工作,就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道路。经过一年的工作历练,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与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起成长,也体味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有过欢乐,有过泪水,但从未有过后悔,因为选择了辅导员岗位就是选择了责任。”现在再来回顾这段话,颇有些讽刺意味;此刻风华正茂的王晓亮,或许没有想到将来的自己会上演“变形记”。
失范行为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累加、不断升级的过程。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隔离地带,失范行为只会愈演愈烈、变本加厉。作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王晓亮或许正是有了之前投机取巧的成功经验,才会导致“辅导员骗贷”的产生;如果王晓亮或者身边的妻子、家人能够及时警醒,让欲望号列车早点停下来,及时地悬崖勒马,“辅导员骗贷”或许就不会闹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敢于质疑 向一切不合理说“NO”
“辅导员骗贷”,究其原因,固然有辅导员角色失范、底线失守、人性坍塌等因素,但也和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的缺失密不可分。王晓亮以“帮朋友办卡”或者“在校生领取创业补贴”的名义,骗取了部分大学生的储蓄卡、密码以及非常详尽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宿舍地址、父母姓名电话等,并配合王晓亮做了人脸识别。“辅导员骗贷”之所以能够得逞,固然有王晓亮利用身份优势和信任存量的因素,但也不能忽略部分大学生的“轻率与糊涂”。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一些人却精神缺“钙”,患上了“软骨病”。想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与奋斗;不愿意吃苦受累,不愿意等待,让一些人在“走捷径”的道路上越走越偏。“辅导员骗贷”让王晓亮获得了一时的体面与风光,却让他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不仅伤害了学生们和家长们,也让他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让这位昔日的辅导员迷失了自我。骗取网络借贷资金为他“一夜暴富”提供了一个很有诱惑性的通道,畸形的发财梦让他“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地走向罪恶”,最终害人害己。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