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 虞冬梅 刘漪伦
[摘要]目的:研究膨体聚四氟乙烯与自体耳软骨联合应用对鼻部综合整形的效果。方法:鼻小柱基底部做“V”形切口,行“V-Y”入路,取单侧或双侧的耳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修剪适宜后,置入鼻背筋膜间隙进行隆鼻术。结果:64例术后效果良好,鼻部延长效果明显,鼻尖低平、鼻孔外露、鼻小柱退缩、鼻头肥大、鼻翼过宽等均得到矫正。鼻延长长度为5~11mm,平均延长9mm,鼻尖突出高度为3~7mm,平均高出4mm。术后均未出现假体外露,有5例假体出现轻度偏斜,有1例出现感染,但均修复成功。结论:膨体聚四氟乙烯联合自体软骨对鼻部进行整形,可以改变外鼻形态,美观效果较好,就医者对手术满意度较高,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关键词]膨体聚四氟乙烯;鼻中隔软骨;耳软骨;鼻部整形;假体置入;鼻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7)03-0022-03
鼻整形是整形美容外科的常见手术,隆鼻材料的选择是隆鼻手术的关键一环,目前常见的隆鼻材料有膨体聚四氟乙烯、硅橡胶、自体软骨等。但是部分材料填充鼻部后,会出现假体下移、排异反应等不良反应,对美容就医者的影响较大。对于轻度鼻尖肥大、鼻小柱短小、鼻孔明显外露或先天性鞍鼻,选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即可达到鼻部整形的效果,不需选用鼻中隔软骨或耳软骨进行整形。但是对于中重度鼻外形缺陷就医者,膨体聚四氟乙烯实现的整形效果较差,需要膨体聚四氟乙烯联合自体软骨进行整形手术。笔者2004年1月-2006年1月,选择中重度鼻外形缺陷就医者进行自体耳软骨联合ePTFE隆鼻术,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4例鼻外形缺陷就医者,男6例,女58例,年龄18~37岁,平均(25.73±3.42)岁,鼻孔外露明显、鼻小柱短、鼻尖肥大就医者42例,先天性鞍鼻患者22例。所有就医者均首次接受鼻部整形手术,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
2.1麻醉:气管插管全麻或局部浸润麻醉。
2.2手术步骤
2.2.1切开分离:鼻部局麻奏效后,设计鼻小柱基部“V”形切口,切开皮肤至筋膜层,显露鼻翼软骨内侧脚,沿双侧鼻翼软骨向上分离经鼻尖至双侧鼻翼基底,沿鼻翼软骨潜行分离至鼻根部,鼻梁中部的鼻背肌用剪刀剪开,将两侧的鼻软骨显露出来,用鼻中隔软骨剥离子呈90°从鼻中隔前端进入并到达黏骨膜下,直至鼻中隔软骨。剥离子对鼻中隔软骨进行剥离时,先对右侧进行剥离,上后方到达筛骨和梨骨,直至硬腭,用软骨刀切开鼻中隔软骨,将黏骨膜和左侧软骨分离开来,将中隔软骨在硬骨和软骨中间用软骨剥离子剥离取出。
2.2.2假体置入:用手术刀顺耳甲缘弧切开皮肤,在软骨两侧潜行将软骨分离出来,用椭圆形剪取出15mm×10mm左右的双耳甲腔软骨。雕刻软骨条形放置鼻中隔软骨间,杏仁状放置于鼻尖部。根据患者情况雕刻ePTFE假体,放置于鼻背部,调整鼻小柱高度及鼻孔形态,“V-Y”间断缝合皮肤。红霉素眼膏外涂创缘,双侧鼻孔以碘伏纱布包裹空心套管,鼻背用微孔塑胶塑形后外固定。
2.3术后处理:鼻孔应用碘伏纱布包裹空心套管5d,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术后7d后拆线,术后3个月内避免出现鼻部碰撞。
3结果
64例术后效果良好,鼻部延长效果明显,鼻尖低平、鼻孔外露、鼻小柱退缩、鼻头肥大、鼻翼过宽等均得到矫正。鼻延长长度为5~11mm,平均延长9mm,鼻尖突出高度为3~7mm,平均高出4mm。术后均未出现假体外露,其中有5例假体出现轻度偏斜,两周内用手将假体推至正中位置,并在偏斜处用纱布卷固定,向对侧压迫,矫正不全者给予偏斜对侧鼻根进针,穿过假体从偏斜侧皮肤出针,将假体拉至合适位置,打结后埋入皮下,若仍不能矫正,则需再次手术。有1例出现感染,取出置入体后半年再行同样的手术。就医者对手术满意度较高。64例随访1年鼻部外形,切口不明显,外形弧度美观。典型病例如图1、2,
4讨论
鼻部整形近年来逐渐得到人们的追捧,轻度鞍鼻、鼻尖肥大、鼻小柱短小或鼻孔明显外露就医者可采用常规的隆鼻方法,不需选用自体软骨,只需采用三面观测法,选择合适材料的假体,根据鼻部整形的需要设计适宜的长、宽、高。对于中重度鼻外形缺陷就医者则需利用软骨置入鼻中隔以提高鼻小柱的高度,延长鼻背的长度,比单纯应用“L”形假体的效果好得多。手术时可先松解鼻部组织,矫正鼻内畸形,降低假体置入后对鼻子的张力,利于假体的插入和固定。虽然使用假体可避免取软骨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但鼻尖部容易出现红肿感染等局部缺血改变。而自体软骨形成的鼻尖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外形较为自然,很少出现排斥等不良反应。
隆鼻手术常用的自体组织包括肋软骨、耳软骨等。肋软骨的鼻部整形形态较为自然,但是切取时损伤较大,还有可能出现部分吸收或弯曲变形的状况。耳甲腔软骨切取时切口隐蔽,供区软骨丰富,取材方便,且易于雕刻。
膨体聚四氟乙烯质地柔软,假体边缘与鼻背移行坡度过渡流畅,组织相容性好,无透光性,因此美观性和安全性较好。医用固体硅橡胶的优点较多,但是也存在排斥反应、假体下移、并发症高等缺点。而膨体聚四氟乙烯属于高分子聚合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好,而且不变形、不产生炎性吸收反应,中间的纤维间隙较多,细胞可以在其中游走,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极低,易于进行雕刻。术中注意操作,术后抗生素使用及时换药可避免感染假体外露等并发症的出现。肋软骨隆鼻较为自然,但是却会在供区留下瘢痕,对美观性影响较大,就医者所承受的痛苦也较大。耳甲腔软骨联合ePTFE进行隆鼻的效果较好,且耳甲腔术后创口隐蔽,瘢痕不明显。
鼻尖整形是鼻部整形的最后步骤,塑造挺立而稍翘的鼻尖,鼻翼的内外侧脚和软骨是鼻尖的支撑结构,鼻尖的形态取决于鼻翼组织及皮肤的厚度。假体隆鼻缺少鼻中隔软骨的支撑,因此术后可能会出现鹰钩鼻或鼻尖低垂。根据医学审美标准及就医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雕刻时注意将假体雕刻成柳叶状,填充鼻部缺损。假体横断面角度应与鼻背部鼻骨角度吻合,在假体的鼻根部雕刻出鼻额角,在鼻背部骨和鼻中隔软骨的交界处雕刻出骨隆起,雕刻出鼻小柱和鼻头,延长鼻尖。将鼻尖部软骨雕刻成帽状,附着于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表面。调整软骨边缘,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正常衔接。膨体聚四氟乙烯结构致密,因此不会出现透光的情况,是较好的隆鼻材料。术后固定时注意两边应均匀加压,从而保证鼻梁平直,避免出现不对称或畸形,固定时间以1周为宜。
鼻小柱动脉、鼻侧动脉、鼻背动脉等是鼻部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进行隆鼻手術时需要将软骨膜层和筋膜层分离,手术时应注意减少对血管和神经的损伤,保持良好的手术视野,以利于手术的进行,预防局部缺血导致瘢痕挛缩造成的变形。从两侧鼻软骨间入路切取鼻中隔软骨,保持其作为鼻梁支架的完整性,减少对膜部鼻中隔的损伤,鼻骨与侧鼻软骨的连接点不能受到损伤,否则会造成鼻部整形后的松散与塌陷,出现继发性塌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