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情可以分为三类

2017-06-26 07:54黄琦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校规底线事情

黄琦

我在大学工作期间,一天,办公室里踉踉跄跄地进来一位学生家长。这位妈妈确认我就是她要找的人之后,“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我莫名其妙,赶紧扶起她并问清缘由。从穿戴和气质上看这是一位知识型妈妈,不到绝望时是不会做出如此不顾尊严之举的。是什么事使这位妈妈如此绝望呢?从她声泪俱下的叙述中,我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她的儿子是我所在学校大三的学生,由于一次考试作弊被学校按照校规取消了授予学位的资格。这件事使这位妈妈几近崩溃,一是为儿子的行为而羞愧,更重要的是为儿子的前途而绝望。“没了学位这个大学不就白念了吗!他肯定找不到工作了,怎么办啊?”说着又一次要下跪,口中反复央求着:“救救他吧!救救他吧!”看着由于孩子的错误而情绪失控的母亲,我感到很揪心,但是情是情、法是法,校规校纪必须严格执行。我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又为她提了一些以此为契机教育儿子痛改前非、发奋图强的建议,这才渐渐稳定了她的情绪。我认为,在学校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和老师的三令五申下,该学生仍然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其成长过程中家庭德育的缺失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从小树立起来的价值体系才是根深蒂固的,这个家庭在家庭教育中没有给孩子划清底线和红线,没有讓孩子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后来我与这位家长通了几次电子邮件,谈了我的观点,她深以为然。

还有一个有关考试的故事。一位朋友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临行前朋友照例语重心长地嘱咐儿子几件事。妈妈说:“儿子要记住,考试分数多少没关系,不及格可以重修,但一定不能作弊。”没想到这句语重心长的话惹得儿子恼羞成怒,气得两天没有与妈妈说话。原来,他认为妈妈给他这样的告诫是在侮辱他,“这样的事情还用得着嘱咐吗?难道我是这样无原则无底线的人吗?这不是小看我、侮辱我吗?”他受不了了。

听完朋友的叙述,我祝贺她对孩子品德教育的成功。尽管孩子的表现有些过激,但这正说明孩子已经形成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清晰的道德底线。这样的孩子走入社会能否有成就另当别论,但其做人的行为方式和道德水准应该会让人放心。

从大的方向说,家长都会重视对孩子进行是非教育和守法教育,都想让孩子成人成才,即使是有过一些道德瑕疵的家长也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道德的人,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们对大是大非教育一般是能够把握的。但是有些似乎处于“模糊地带”的事情可能会被家长忽视,有的甚至为了让孩子“不吃亏”会怂恿孩子踏上一些道德“模糊地带”,比如闯红灯、占个小便宜、编个谎言、考试时偷看几眼等。这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可是这里要提请家长们注意的是,成年人对于事情“大”与“小”的判断完全不适用于孩子,孩子的知识背景、调适能力、标准参照等都与成人不同,从某种程度来说,事情不论大小只要形式相同对孩子的影响都是一样的。积小成大、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往往就会出现上面所说的失足成恨现象,甚至可能会更加严重。

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的事情可以分三类,一类是必须做的,比如赡养父母、社会服务等;另一类是绝对不能做的,比如赌毒骗偷、贪赃枉法等。这两类事与你愿意不愿意、是否有兴趣、是否有能力都没有关系,该做的没做好或者做了不该做的事,都是要受到惩罚或付出代价的。

只有第三类事情可以商量,比如助人为乐、捐资奉献、科学攻关等,这些事与教育程度、思想境界、能力兴趣、主观意愿、社会环境等有关。妈妈们应该不失时机以事实为例,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体系,并在体系中划清底线和红线,必做第一类,不做第二类,尽量多做做三类。

猜你喜欢
校规底线事情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校有校规
真相与底线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底线①
把事情写具体
“雷人校规”“雷人”的原因及思考
一级浪漫
底线抽击得手后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