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广花
据2月13日《中国教育报》报道: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承担着共同的责任。父亲和母亲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教育孩子,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认识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然而,现实并不尽如人意。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中400个中小学生家长样本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家庭教育分工中,父母共同承担责任的不足四成,母亲依然唱主角,有近五成的父亲“缺位”。
《 三字经 》中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教缺失十分可怕,因为父亲的言行是孩子一生模仿的标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与母亲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独立而独特的作用。研究发现,与父亲相处时间较多的孩子有更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较少出现心理困扰和刻板行为。父亲是把健康、活力和阳刚之气带给孩子的人,是孩子的玩伴、朋友和情感的“仓库”。孩子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接受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而父亲给予孩子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
父親,作为男性,会把男性气质传递给孩子;作为亲人,会把深沉和宽厚的情感传递给孩子;作为权威,会把服从、尊重、地位等意识传递给孩子;作为教育者,会交给孩子规则、秩序、理性的观念和能力;作为工作者,会把责任的、竞争的、压力的、坚持的文化和精神传递给孩子;作为生活者,会把玩乐、放松、冒险、多彩生活等经验和感悟传递给孩子。
父亲,应该放下父亲的架子,找些时间和孩子一起玩、一起乐、一起“疯”,把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加以尊重和信任。孩子大都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对他们的日常行为和兴趣爱好不要做严格控制,只要没有危险、危害,基本上可以鼓励,并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天赋和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同时,还能与孩子建立亲密和谐的朋友关系,更有利于发挥孩子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香港作家梁凤仪说:“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而要做到这些父爱,父亲首先是与孩子在一起,给他们时间。做个善解人意,耐心细致的父亲,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要同孩子进行交流,与孩子谈一谈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一同评论、分析好坏,辨别是非,倾听孩子的快乐和烦恼,做孩子情感的“仓库”。
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父教缺失会让孩子一辈子都缺“钙”。一个称职的父亲,在追求事业成功和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关爱子女的责任,留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多与孩子在一起,陪伴他们健康成长,不要再只给孩子一个“背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