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写作本质的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7-06-23 07:33刘桂莲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本质小学生作文

刘桂莲

摘 要: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偏重主题思想、技巧方法、样板模式和成绩评价的倾向,轻视了“为什么而写”这一作文本质问题。由此导致了作文的单调化、模式化和平庸化,扼杀了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基于此,小学生作文改革应从培养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多元探索、改革作文教学形式和帮助学生建立作文档案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教学;作文;小学生;本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2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140

写作活动综合体现听说读写素质,是公民素质和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训练在小学教育阶段既已展开,被称之为“作文”。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近年来要求改革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呼声不绝如缕。但从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如果不从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入手,仅从作文内容、作文技巧和反复训练等方面努力,恐怕事半功倍,难以如愿。如何把握写作本质,并以此为切入点,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重视主题思想。我国历来关注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和成长,小学作文教学非常重视作文主题的确定以及正确与否。长此以往,不仅有的题材不能写,而且即使能写的题材,只能做出主流和正向评价。譬如写人物作文,教师通常会提醒学生塑造光辉形象,不宜描写负面形象。后者即使写得特色鲜明,也不会得到很好的成绩。过分强调主题正确,造成了大量虚假作文。

2.重视技巧方法。从小学开始,作文教学就重视方法灌输,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选材,如何立意,如何炼句,如何分段等等。过分强调方法,使得孩子写作伊始就产生误解,认为只要掌握写作方法,即使感情贫乏、思想苍白,也能写出优秀作文。其实真正写作的人都知道,文无定法。文学史上那些杰作名篇,各有其长处。一千篇文章,有一千种样子。按照几种有限方法写出来的作文,只能是千篇一律。

3.重视样板模式。小学作文教学,有的教师信奉“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将各种文章提炼成固定的几种模式,让学生旧瓶装新酒。三段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还有教师在辅导作文时,找来许多范文让学生阅读,甚者还让学生仿写。这种方法在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套路的同时也扼杀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重视成绩评价。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广泛用分数评价学生作文优劣高低。作文本上,大多数时候是精确的分数,有时候是“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等级。作文评价不仅与作文本身,而且与评价者关系密切。有的作文老师没有写作实践,水平不高,只是凭直觉给作文打分。其结果是评价不准,严重挫伤了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由害怕作文到厌恶作文。

除上述问题外,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还存在教师的偏见问题,有教师认为作文需要知识和阅历,小学生语文教学应以听、说、读为主。有的教师在教学业绩考核和评比排名压力下,认为作文教学短时间难以突破,取得成绩不易。所以作文教学沦为无足轻重的陪衬。语文教师的偏见和轻视容易感染学生,作文成为许多小学生最厌倦的课程,作文作业东抄西凑,敷衍了事。

二、写作本质与作文教学

如上文所说,小学作文亦是写作。《现代汉语词典》对写作的解释是:写作就是“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有学者认为这一解释“越来越暴露出它的虚假和不周严,成为写作学发展的强大桎梏”。其理由是“它牵引着写作研究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制作文章的过程和技巧上,全力关注‘写什么和‘怎么写,从而忽略了‘为什么写‘写有何用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诚如研究者所说,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围绕着“写什么”“如何写”两个方面。写什么,只是规定了写作的内容;怎么写,意味着写作的方法。所谓加强阅读,注意观察,积累素材,确定主题等都是为了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锤词炼句、布局谋篇,行文修辞等,都是与“如何写”相关的内容。长期围绕这两个方面绕圈子,不仅没有提高小学生整体作文水平,而且导致了作文的单调化、模式化和平庸化,泯灭了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作文教学里忽视的“为什么要写”实际上是作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作文的本质所在。“写作是人的思维本质、语言本质和社会本质的必然体现”,换句话说,人必须通过写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传达表达出来,才能证明他的存在。基于写作的本质,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开始。要丰富孩子的感情,磨砺孩子的感觉,保护孩子想要表达的冲动。孩子首先要有话要说,其次是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和有话想说,这是作文的原动力和出发点。

三、基于作文本质的小学作文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大爱。爱是美好感情的源泉,爱也是作文的源泉。小学作文教学要关注社会人生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生老病死,培养同理心和同情心。有了大爱,感觉就会敏锐,感情就会丰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炽烈的感情,就会有表达的欲望。生活里的感觉和感想越多,写作文的冲动就会愈加强烈。一旦想写,遇到的技巧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2.鼓励学生多元探索。作文无禁区。只要是真情实感,只要能自圆其说,都被允许。即使命题作文,也不能设定主题和感情色彩。如《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可以写自己最尊敬的人,也可以写自己最讨厌的人。只要他对此人足够熟悉,写出主人公的特点即可。教师要改变作文评价方式,要看到每篇作文的闪光之处。不以成绩论英雄,保护孩子的作文兴趣。

3.改革作文教学形式。将作文素材收集和方法讲解纳为一体。确定作文大致的题材范围后,学生和教师同时收集素材。素材要淡化枯燥说教,增强感性感情成分。教师可以精选电视、电影和书籍片段,帮助学生整理和发现自己对素材的感情反应和认识思考。

4.帮助学生建立作文档案。提倡学生珍视和保存作文作業。教师也可定期编选班级作文。每隔一段时间展示,让学生重新发现自己感情和思想成长的轨迹。

参考文献:

[1] 李华秀.关于写作本质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03—107.

[2] 张杰.关于写作本质的哲学追问——我们为什么需要写作[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06(4):58—63.

猜你喜欢
本质小学生作文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我是小学生
放缩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