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伊
这两天我陪儿子听了个科学讲座。刚在《自然》杂志上发了封面文章的大教授,深入浅出地跟大家介绍了两个小时的生物五界分类系统,终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把以咱们人类为代表的“高贵”的动物界,和西兰花、金针菇、螺旋藻、阿米巴虫这些头脑简单的“妖艳货”区分开来,关键看两样:
一是会不会动;
二是会不会吃。
回家后我转身就奔后院去了。半小时之后,对着炭火噼啪的烧烤炉,撸着嗞嗞冒油香气扑鼻的羊肉串,我跟儿子感慨道:听科学家的没错,这么能综合体现人类优越性的活动,咱们以后必须大张旗鼓地多搞!
不过,大家也别忙着就此开约今晚燒烤涮。学院派科学记者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吃货和吃货,也是不一样的。不想在夏天对着肚子上的赘肉徒伤悲,咱们还得听听其他科学家的。
要事第一,就是千万别光顾着吃,忘了动。这“动”,不仅仅是做运动的动,还是动手做的动。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于《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哪怕吃的是一模一样的饭菜,是不是自家人下厨动手做的,很可能就是健不健康、胖不胖的关键。
经常在外面吃饭花钱更多,吃得更不健康,这个结果,当然算不上什么新闻。但有趣的是,虽然通常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和社会地位处于中上水平的人被认为营养意识更强,更愿意也更有能力为吃得健康买单,但那些不外出工作、照顾多个未成年孩子、平均每周为家人准备6顿晚餐的已婚女性,却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让一家人食物上的开支在所有被调查对象中处于最低水平,同时膳食营养指数还排在最高等级。
正如老话里说的,“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几十年过去,随着老龄化和美国医疗费用的急剧上涨,那些当初花钱买方便、花钱买时间的人,却要为肥胖和慢性病付出沉重的代价。更重要的是,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萎缩,这些人的下一代已经无法用不做饭节省下来的时间轻易换取丰厚的计时工资,或是习惯了外食的方便,或是没能从家庭的言传身教中学到基本的烹饪技巧。一个奇异现象就是,许多领着政府食物补助的本地低收入家庭,实际上每周的食品开支要比移民或难民家庭高得多。
正因如此,在这项“西雅图肥胖研究”中那些花钱不多、吃得挺好的家庭所表现出的“营养韧性”,才被研究者格外看重。而在营养之外,研究者引述的其他文献也表明,经常在家中与父母共进晚餐的孩子身心健康状况都要高于一般人群,更少出现青春期行为问题,患暴饮暴食症和抑郁焦虑的风险更低。
当然,就算你是无娃一身轻的丁克族,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党,哪怕只是为了自己,最好也不要把一日三餐都托付给食堂餐馆和小吃店里的师傅。
在《压力成瘾》一书中,纽约的压力管理训练师黛比·曼德尔指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碎片化的现代社会中,好好为自己下厨做顿饭不仅可以全方位地提供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和听觉体验,从而有效地缓解压力紧张情绪,看得见的厨艺进步,也能帮助获得成就感和自尊。最重要的是,经常下厨的人都知道,哪怕是炒菜少加了半勺盐,做饭多放了一杯水,通常也没太大关系,就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偶尔出点儿岔子,只要再接再厉不放弃,也不会是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