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佳作素材运用解读

2017-06-23 22:51张念玲
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名句

张念玲

第1则

【原文选段】

虚拟的世界让距离缩短,让世界放大,再也没有那一封简短的电报拍回遥远的音讯,有的只是微博上短短数语对点击量和赞的渴求。

而生活的本身却不能只有此,《瓦尔登湖》的梭罗,将自己深深地扎进生活,吸尽生活的骨髓,用一种简单再简单的生活方式,剔除一切不需要的东西。当我们看着虚拟的场景赞叹万千时,他却可以切身体会到马啭、水流、山水深沉的吟哦,草木生长的力量。这是扎入生活的勇气,让他的《瓦尔登湖》永远那么静谧,那么澄澈动人。

所以,生活需要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而不是那转瞬间即逝的虚无的泡沫。

——2016年浙江高考佳作《虚实有度》

【素材还原】

梭罗与《瓦尔登湖》

作为一部与《圣经》一起被美国国家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心灵的二十五本书”;诗人海子至死不肯舍弃的书。这是一池清澈的乡间湖水,这里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壮观宏伟,甚至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标记。不常来游玩的人,不住在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可是它深邃澄澈,远离尘嚣。梭罗就在它的岸边用斧头伐木造自己的房子,独居林中,方圆一英里之内没有任何邻居。就这样每天出去打水、生活、阅读、倾听、种豆、生火、做飯,孤独920天。他了解自然,领会自然,他倾听,他沉思,从中窥探人生,洞悉人生真谛。在《瓦尔登湖》结束语中,他说:“如果一个人按照梦中指引的方向勇往直前,过他想过的日子,那他就会获得平时意想不到的成功。生活越简单,宇宙法则就越不复杂,孤独不成其为孤独,贫困不成其为贫困,软弱不成其为软弱。”梭罗的这句话给了我们启示:“只要心中有瓦尔登湖,就处处都是瓦尔登湖。”

【思路解读】

原文采用“找准角度,定点钻探”的方法,对素材进行有机转化。“梭罗与《瓦尔登湖》”是一则经典素材,它已成为隐逸生活与诗意人生的代名词,但作者却从“虚”与“实”的角度切入,探求真实生活的本质。文章先谈“虚拟的世界让距离缩短”,然后笔锋一转,强调“生活的本身却不能只有此”,于是引述“梭罗与《瓦尔登湖》”的素材,简要概括其简单的生活方式以及真实而自然的生活内容,从而阐明真实的感受生活比转瞬间即逝的虚无更为重要。

【注意事项】

(1)选择角度必须与主旨相结合,要找准最切合主旨、最能表现主旨的角度。

(2)切入点要有针对性,要将材料与观点很好地糅合在一起。

第2则

【原文选段】

如果选择过分亲近虚拟带来的快乐,那么幻觉会替代视觉,所有的真实都将变成虚拟世界的代沟。《菜根谭》曾言:“世人被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理性会帮助我们留守心灵的纯净,保持内心世界的真实。与虚拟世界保持适当距离,能让我们保持真实的自我,从自我的角度审视这个社会,让社会笼罩在理性的穹顶之下!虚拟能否变为“现实”,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是否还干净。顾城要让人活得干净,因为只有干净的心才能保持理性,才能穿梭于虚实之间而不被虚幻与泡沫缠缚了身心。

——选自2016年浙江高考佳作《虚实之间,理性相待》

【素材还原】

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语出《菜根谭》)

这段话的意思是:俗人为虚荣心和利禄心所困扰,因此一开口就说:“人间是一个大苦海。”他们却不知道世界的另一面是白云笼罩下的青山翠谷,奔流河水边的奇岩怪石,迎风舒展的美丽花卉,呢喃歌唱的可爱小鸟,以及樵夫歌唱时的山鸣谷应之声。这时才会恍然大悟人间既非尘嚣万丈,世界也非苦海一片,只是人们使自己的心落入尘嚣堕入苦海而已。

【思路解读】

作者引用《菜根谭》中的名句作为论据,含蓄隽永,以支撑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也能化枯燥无味的语言为诗意隽永的语言,从而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文段借《菜根谭》中的名句阐述了现实世界还有美好的一面,只有保持内心的纯净,才能看到风和日丽的美景。以名句当论据,使文章言简意丰,境界深邃。

【注意事项】

(1)要善于选取最能佐证观点的名句作为论据,以使文章鲜明、深刻且富有文采。

(2)对于内涵丰富的名句,要给予适当解释。

第3则

【原文选段】

在2012年,一部名为《虎妈猫爸》的电视剧获得了如潮好评,剧中赵薇饰演的虎妈形象深入人心。在观众对她的演技大加赞赏的同时,剧中孩子的处境也让我们陷入了沉思:无休无止的假期补习班、考试成绩不如意便被母亲呵斥……这一系列现象让许多父母也大受撼动,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确实太高了些?

无独有偶,近日一则关于“北大虎妈”的新闻报道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北大一位高材生母亲给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制定了一份满当当的学习计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加起来高达18小时!面对众网友的不解和指责,这位母亲的回应是:我只想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好!

其实说到底,还是归根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因为爱,父母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特长班;因为爱,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因为爱,孩子的脸上出现了鲜明的唇印和掌印……这些,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选自2016年湖南高考佳作《从“掌印”和“唇印”说开去》

【素材还原】

《虎妈猫爸》

这是姚晓峰执导的都市家庭轻喜剧,由赵薇、佟大为领衔主演,该剧讲述的是毕胜男和罗素本是一对幸福小夫妻,随着孩子教育中的难题接踵而至,两人教育观念的分歧成了导火索,引发了家庭矛盾、情感冲突等一系列的故事。

北大虎妈

家住重庆南岸的刘女士是北大学霸,她为自己8岁的孩子制定了一张“小P孩作息时间表”。按照这张作息时间表,她的孩子每天从5时起床,进行各种学习,一直要到23时才能睡觉。在这张作息时间表中,除了周一到周五学校正常的课程外,还有古文、钢琴、围棋、毛笔书法、奥数、跆拳道、游泳、英语、拉丁舞9种课外学习。安排如此密集的兴趣爱好学习,让不少网友表示不解,部分网友直言:“这孩子还有童年么?”

【思路解读】

“《虎妈猫爸》”及“北大虎妈”属于热点素材,作者采用“同质组合法”,把两则素材叠加在一起,论证了观点——“当爱掺杂了太多世俗的标准时,就会变成伤害孩子的利刃”,观点具有启发性。同质素材组合使用,能够把不同素材的相同点挖掘出来,论证同一个中心,这就像一个炸弹本身就有威力,如果再把几个炸弹捆绑在一起,构成集束炸弹,威力就会更大,这就增加了文章的论证气势,使论证变得更有说服力、感染力。

【注意事项】

(1)同质素材必须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能够有效说明问题。

(2)对于同质素材,最好做到古今、中外、正反等的合理搭配,以达到旁征博引的目的。

第4则

【原文选段】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质量成正比的观点,后来的学者从书中获得这一认识并沿用下去。但伽利略不盲从课本,他进行了世界闻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质量无关,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科学和真理都源于实践。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历经34年,跋山涉水,栉风沐雨,风餐露宿,以顽强的意志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终于写出60万字的辉煌巨著。他的作品是看過无数山河后完成的杰作,他的文采来自于他生活中的实践。只有领略过,实践过,方能知书中百味。……

真正的小说,从来不是在避世之处仅凭想象填充出来的。毕淑敏在游轮上生活半年之久,忍受了气候的不适应、生活的不方便,才奉献给了世人精彩的《藏在这世界的优美》;巴金在经历了“文革”动荡后才写出了《小狗包弟》这样直击人性的感人文章和《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陈忠实更是为了写出《白鹿原》而蜗居陕西农村三年之多。

——选自2016年高考吉林佳作《素养,源于实践》

【素材还原】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大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但是,物理学家伽利略用简单明了的科学推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内容中的矛盾。

(2)徐霞客,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过30年的考察,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这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3)《藏在这世界的优美》是作家毕淑敏在中东、巴尔干半岛、北美、西藏等地的旅行心灵感悟。笔触唯美,所写内容包罗万象,融历史、政治、风景、人生、故事为一体。

(4)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小狗包弟》是《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描写了作者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遭遇,从侧面展现了那个疯狂时代的现实。

(5)《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历时六年创作完成。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的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思路解读】

在这篇文章中,考生选用了五个素材,一是伽利略与自由落体理论,二是徐霞客及其游记,三是毕淑敏和《藏在这世界的优美》,四是巴金及其作品,五是陈忠实与《白鹿原》。这些素材都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素养,源于实践”的观点。在素材处理上,充分运用点面结合法,对前两个素材进行详写,这是用“点”;对后三个素材进行略写,只在“面”上进行一般性的概述。这些素材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注意事项】

(1)点面结合法,一般略写经典素材而详写热点素材,略写熟悉的人物或事件而详写陌生的人物和事件。

(2)例子的排列顺序要合理,防止杂乱堆砌,句式尽可能一致,力求产生一种铺陈之美。

第5则

【原文选段】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儒宋濂少时即嗜学,当他趋百里外,跟随乡之先达潜心学习时,也曾不断地援疑质理。试想乡野小儿,立侍尊者之左右,又怎么会没有一丝失误?倘若先达亦如漫画中的母亲,对宋濂的失误毫无包容之心,宋濂又怎能在一步一步地完善中终成大儒?温暖的容误之心,让一个贫困学子获得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卒有所闻,于历史长河中留下其身影。……

管夷吾举于市时,若无鲍叔牙对其之前过错的容纳与规劝,他又怎能在东周列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就千秋英名。“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负荆请罪的廉颇千古流芳。正因相如之容误,方有赵国文武双全的王者格局。古往今来,身清如玉、毫无瑕斑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在容误之心与规劝之言下抬头向前,于温暖和宽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满分学生”。

——选自2016年高考湖北佳作《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

【素材还原】

宋濂嗜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管夷吾举于市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负荆请罪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思路解读】

上述文段是对课本文言素材的巧妙运用。主要涉及的课文有《送东阳马生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三篇文章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多个话题,有多个运用角度,但作者在具体运用时所采取的方法是“弱水三千,取一瓢饮”,即只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宋濂嗜学”,突出“先达之包容”;“管夷吾举于市”,突出所受到的容纳与规劝;“负荆请罪”,突出“相如之容误”。这样一来,三个例子就很好地证明了“以容误之心对待世人”的重要性,从而强化了自己表达的观点。

【注意事项】

(1)运用文言素材时,要吃透原作精神,悟透人物性格,在古典素材中融入新主题。

(2)寻找“契合点”,理性思辨,翻出新意;扣题要紧密,点题要巧妙,切忌生搬硬套。

第6则

【原文选段】

犹记得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句哲理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然而太阳已使我的荒凉,变成更新的荒凉。”其意在于,本来知足的人们会因新生的或更好的事物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标准或要求。

不满足,是因为可以更好。其实,我们需要这种不满足来追求更高的标准。

或许,很多人认同傅佩荣的这句话:“人生种种,无论悲喜逆顺,最后难免都是‘水过无痕,而懂得知足,总会在这平静的水面上感得半许清凉。”常言不知足,不是贪得无厌,而是严格要求。比如,一个孩子因上一次考了不及格而这一次及格了便获得表扬,这是一种知足,但更多的是赞扬他的进步。而另一个孩子因上一次考了满分这一次没能拿到满分而受到批评,不是不知足,而是本可以做得更好。

不是说梭罗“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的隐居生活不值得羡慕,也不是说古代文人“天子呼来不上朝,一心只谋三分田。餐风饮露好风雅,被天席地度韶华”的胸襟不值得赞扬,而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然,我只想强调前半句。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进入“竞速时代”的时代背景暂且不提,难道我们不应该顺着时代潮流逐梦人生吗?

——选自2016年高考湖北佳作《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素材还原】

(1)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然而太阳已使我的荒凉,变成更新的荒凉。(狄金森《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2)人生种种,无论悲喜逆顺,最后难免都是“水过无痕”,而懂得知足,总会在这平静的水面上感得半许清凉。(傅佩荣《庄子心得》)

(3)我饮用溪中水,我看到沙质的水底,它是多么的浅啊。那浅浅的水流一溜而过,留下的是永恒。我要喝得深一些,到空中垂钓,苍穹的尽头是有如鹅卵石的星星。……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梭罗《瓦尔登湖》)

(4)“天子呼来不上朝,一心只谋三分田。餐风饮露好风雅,被天席地度韶华。”(中国古代俗语)

(5)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狄更斯《双城记》)

【思路解读】

这篇文章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名言名句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使得行文具有意蕴,文章富有文采。上述文段引用了古今中外名家狄金森、傅佩榮、梭罗、狄更斯的名句,以及中国古代有关俗语。或用于开头,开启全篇,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或用于中间,充当论据,以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或用在结尾,总结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名言名句的恰当运用,不但充实了文章内容,更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注意事项】

(1)要善于选取最能佐证观点的名句,以使文章鲜明、深刻且富有文采。

(2)要合理安排顺序,审视名句的表述角度、内涵指向,可并列,可递进。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名句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中庸》名句节选
卷土重来
梭罗的账单
瓦尔登湖不再“清净无垢”
200
中华名句
高考英语名句展播及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