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凝聚发展力量
——学习布赫同志纪念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章的思考
为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同志的署名文章《温故知新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胜利的启示》《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胜利的意义与启示》在《人民日报》和《中共党史研究》公开发表。文章系统回顾了1925年以来,内蒙古自治运动艰难恢宏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乌兰夫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展示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文章思想深邃,意义深远,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地处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市(原哲里木盟)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辽人民在反抗封建统治、抵抗外族侵略,在摆脱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历程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对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作出了历史贡献。值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通辽市委中心组原原本本地学习了布赫同志的文章,重温了创建内蒙古自治区时的初心和历程,从内蒙古自治运动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追根溯源,守望相助,凝聚起建设通辽的强大力量,奋力把老一辈革命家开辟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95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为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北方党组织主要领导人李大钊早在20世纪初期就发展了一批蒙古族青年入党,在北京蒙藏学校建立了由蒙古族党员组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1925年分别建立了中共内蒙古和绥远、察哈尔、热河特区工委,发动领导内蒙古早期革命运动。从此以后,无论条件多么艰难,斗争环境多么恶劣,中共在内蒙古的组织和工作始终没有间断过。1936年发动的蒙政会保安队暴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响了内蒙古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1938年,八路军挺进大青山,与当地游击队会师,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与日伪军开展顽强的斗争,直至取得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1945年11月召开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大会上称:“内蒙古人民的彻底解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
自治区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同样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不惧艰险、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开创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做出了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中央多次强调,要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最大的政治,当作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作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李纪恒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政治原则,是做好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通辽正处于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保证做好通辽工作。一要始终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拥护核心、维护核心、服从核心、紧跟核心,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二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地深化思想理论武装,严格干部队伍管理监督,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三要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敢于善于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行为作斗争,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打好“团结牌”》一文中指出:“一个手掌,摊开是多个指头;握紧就是一个拳头;只有靠‘众人拾柴’和‘三个臭皮匠’之力,工作才能做好。”在内蒙古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希望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回顾党的革命历程,可以看出,“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我们党革命制胜的法宝。
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兴安盟王爷庙开幕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说:我们胜利的获得,国内“是依靠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并且广泛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国际上,“是依靠了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深厚同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不仅“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而且,对民族资产阶级这个“冤家”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把他们争取到人民的队伍中。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快速完成,同样得益于城市资产阶级服从社会主义改造和与农民、手工业者有效组织起来。继往开来,建设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中,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民族区域自治运动的胜利,体现了团结的力量。1945年10月,乌兰夫带领少数干部,通过争取大多数,解决了苏尼特右旗成立的“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问题。1946年3月底4月初,在乌兰夫主持下举行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乌兰夫按照党中央要求仍以团结为主,有针对性地做了东蒙主要代表人物的工作,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对全区域自治运动的统一领导。同年4月,哲里木盟结束蒙旗、汉县分治状态,接受中共辽西省委代管,开启了哲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的历史新篇章。同年5月2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内蒙古的党组织称“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的决定,标志着内蒙古自治运动取得基本胜利。正是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顾全大局、民族团结的工作原则,妥善解决了自治运动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充分调动起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推动了历史车轮前进。
通辽境内居住着蒙、汉、满、回等40个民族,蒙古族人口155.63万,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4、占全世界的1/5,是全国蒙古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民族团结是通辽的光荣传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多年来,在通辽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伴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呈现出各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喜人景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愈发显得弥足珍贵,愈发需要大力弘扬。一要信心百倍地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扎根各族人民心中,守望相助,唱响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乐章。二要依托开展70周年庆祝活动,广泛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认真总结、大力宣传通辽市民族工作经验,充分展示通辽市民族事业取得的成绩,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热爱通辽、建设通辽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三要着眼新形势新需求,坚持高位推动、精心谋划,坚持跨越发展、服务大局,坚持聚焦民生、共建共享,不断丰富工作手段、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像磁铁一样把各族群众紧紧吸引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培育推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唱响“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时代主旋律,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走上正确轨道,才能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纵观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历史,处处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光芒。为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采取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解决了自治运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和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内蒙古自治运动取得了基本胜利。
1946年,乌兰夫和自治运动联合会分析研究牧业和牧区特点,思考探讨符合实际的解决牧区土地问题的特殊政策。之后,重点总结牧区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牧区民主改革提出“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的“三不两利”政策(哲里木盟是内蒙古率先开展土地改革的地区,谢尔塔拉牧区改革的做法对“三不两利”政策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借鉴)。针对日伪长期统治造成的牧区经济凋敝、人口下降的实际,又提出“人畜两旺”的方针,保证了牧区民主改革的顺利平稳进行,充分调动起了各阶层的积极性,在创建内蒙古自治区和支援解放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内蒙古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通辽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局面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状况显著改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发扬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始终保持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通辽转型发展新局面。一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项目带动,加快投资拉动。促进区域协同,打造自治区新的区域增长极。加强“七网”建设,推动“引绰济辽”等工程尽快实施。注重开放引领,加快融入东北振兴发展,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争做融入东北、引领蒙东的“火车头”。二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能源洼地,大力发展新材料、蒙医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动科尔沁草原文化、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发展金融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争做行稳致远的“拓荒者”。三要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畜产品结构、品种、品质、市场“四位一体”整体提升。不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大进大出”建设农畜产品集散中心,争做现代农牧业的“先行区”。四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抓好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加强罕山、大青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提高科尔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加大重点区域绿化力度,铁腕整治环境突出问题,争做生态安全的“大屏障”。五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坚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建设法治通辽、文明通辽,推进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活动,争做群众福祉的“守护人”。
(通辽市委中心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