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地洪++王佳佳
数学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领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作为幼儿教师后备人才库的幼师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他们的数学学习自我认知较为“朦胧”,数学学科认知较为“感官”,学习过程认知较为“肤浅”。
幼师生数学学习 问题一、问题提出
对于幼师专业而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因为,幼儿教师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启蒙者、数学知识的传播者、数学方法的引导者、数学精神的弘扬者。然而,如今的幼师生的数学学习却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拟通过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现状,以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二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80人。问卷收回后,经过仔细筛选,剔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153份。
2.研究工具
本文问卷依据教育专家以及师生的意见,改编相关问卷而成。初始问卷进行了小样本测试,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部分调整和修改后确定为正式问卷。问卷从自我认知、数学学科认知以及数学学习过程认知三个维度编制了调查问卷。自我认知涉及元认知层面,指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等的了解;数学学科认知涉及数学观层面,指对数学学科的看法等;数学学习过程认知涉及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层面。
三、结果与分析
1.幼师生基于数学的自我认知
对数学学习的自我认知的调查由三个问题构成。调查“数学学习自我认知”的问题及回答的基本情况:
(1)你喜欢学数学吗?
A.喜欢(67.6%)B.一般(13.2%)C.不喜欢(19.2%)
(2)你存在数学偏科情况吗?
A.有,且较严重(56.9%)B.一般(38.5%)C.没有(4.6%)
(3)你认为以下哪个是影响数学学习成绩最大的因素?
A.科任老师是班主任(5.2%)B.老师讲课生动形象吸引人(43.8%)C.自己的兴趣(51%)
注:表中括号内是选择该项的学生所占参加测试学生总数的百分比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
(1)参加问卷的大多数幼师生对数学并不十分讨厌,仅有19.2 %的不喜欢学习数学;
(2)参加问卷的幼师生有多半在数学学习上有偏科情绪,较严重偏科的占56.9%;
(3)参加问卷的幼师生认为影响数学学习最主要的因素是“自己的兴趣”,占51%,次之是“老师讲课生动形象吸引人”,占43.8%。
综合(1)(2),一个“矛盾”呈现出来:幼师生“不讨厌数学”,但是却有大部分认为自己在数学学习上是偏科的。这是由什么导致的?如何缓解这对矛盾?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3)告诉我们,培养幼师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变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2.幼师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认知
对数学学习的认知的调查由十二个问题构成,主要包括数学学习的三个环节,即课前、课中和课后。调查“数学学习过程认知”的问题及回答的基本情况:
(1)你坚持每天预习新知识吗?
A.坚持每天(11.1%)B.偶尔(13.7%)C.从来没有(75.2%)
(2)你在课堂上做学习笔记吗?
A.做学习笔记(57.5%)B.一般不做(21.6%)C.老师要求才做(20.9%)
(3)上课时你能完全听懂老师的上课内容吗?
A.完全理解(14.4%)B.一般(27.4%)C.不理解(58.2%)
(4)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吗?
A.每节课都能集中注意力(19.6%)B.有时注意力分散(42.5%)C.发呆或开小差(37.9%)
(5)你喜欢哪种课堂教学模式?
A.小组合作探究(28.1%)B.老师讲授(63.4%)C.自主学习(8.5%)
(6)你希望教师上课时
A.常使用多媒体手段(43.8%)B.以讲授知识为主(24.8%)C.多组织课堂活动(31.4%)
注:表中括号内是选择该项的学生所占参加测试学生总数的百分比。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
(1)参加问卷的大多数幼师生从来没有坚持每天预习新知识,仅有11.1%的有坚持每天预习的习惯。
(2)参加问卷的幼师生有85.6%的不能完全听懂老师的上课内容,然而主动在课堂上做学习笔记的只占57.5%。
(3)参加问卷的幼师生中仅有19.6%的能每节课都集中注意力,绝大多数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都不能集中,甚至发呆开小差。在“小组合作探究”“老师讲授”“自主学习”三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参加问卷的幼师生大多比较喜欢“老师讲授”,占63.4%,其次是“小组合作探究”,只有极少的喜欢“自主学习”。参加问卷的幼师生也极度希望教师上课时“常采用多媒体手段”或者“多组织课堂活动”,分别占43.8%和31.4%。
(4)对于每天的作业量,参加问卷的幼师生有71.9%的认为作业太多了,他们无法完成,21.6%的认为作业量还算合适。在完成作业的几种方式上,参加问卷的幼师生中只有16.4%的是独立完成,绝大多数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或者与同学互相研究完成的,也有26.8%的是抄袭别人的作业。并且大部分的幼师生做作业都是出于老师的要求,真正感兴趣的仅6.5%,其次22.2%的是由于学习需要才做的作业。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由(1)可知只有极少数幼师生有着预习的习惯。(2)(3)所涉及的是对数学学习课堂中的调查情况。根据幼师生表现出的上课不能完全听懂老师所讲知识、不会主动做学习笔记、注意力不能集中等问题,我们应该培养幼师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采用老师讲授为主,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等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以此来吸引幼师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并且要能够针对幼师生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因此,加强幼师生在课堂中的数学学习认知,有助于幼师生的数学学习。(4)涉及课后的数学学习,调查数据表明幼师生不重视数学学习的复习环节,大多数认为课后复习是教師的要求,而非自身的需要。
四、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我们发现了幼师生数学学习的一些问题:
(1)在“数学学习的自我认知”方面,大多数幼师生还处于“朦胧”阶段,即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多数是人云亦云,或者“跟着感觉走”。
(2)在“数学学科认知”方面,大多数幼师生还停留在“感官”阶段,即仅仅感受到伴随数学学习出现的“困难”“痛苦”,而没有认识到数学学科对于自身专业的必要性。
(3)在“数学学习过程的认知”方面,多数幼师生还“流连”于“肤浅”,即认识仅仅在于中小学时期的数学学习过程,而没有达到幼师专业所需要的“专业”数学学习过程的层面。
参考文献:
[1]贾海峰,姜红侠.三年制幼专生数学素养测试与分析(后测)[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
[2]李宏.浅析幼专数学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4,(15).
本文为课题研究论文,课题名称:幼师大专生数学素养提升模式研究,课题编号:CJF15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