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国家,校园霸凌问题长期受到社会关注,因其已成为各国教育中的顽疾,我国亦然。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校园霸凌在我国大部分地域范围均有发生,且频次越发密集,近年来更是呈现出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的趋势。欺凌手法也层层升级,从简单的暴力殴打到“花式”精神羞辱,各种手段轮番上演,屡屡跌破下限。
鲜花为何流出毒汁?我们不禁自问。
有专家分析,霸凌行为的形成,與孩子个体性格、家庭环境以及整个社会构成息息相关。当前系列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在于——对孩子们良好的社会性培养上,我们做得太少。其中,“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直接。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家长与老师,都不能“隐身”。
其实,对校园霸凌,我们除了需要从法律上进行规制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家庭和校园的双向教育,引导孩子向善。这里面有个理念很重要——扶助弱小及有难之人,是我们为人的基本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