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的思考

2017-06-22 19:51史建智王文杰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

史建智+王文杰

摘 要: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法宝之一,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做到思想入党。思想入党,理论素养是基础,理论教育是根本。大学生党员是我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思想能否真正入党关乎全局。本文对大学生理论教育的意义及现状做了全面分析,从理论教育形式、教育载体、教育考评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入党;理论教育

大学生党员既是党的宝贵人力资源,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高校也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和不良文化也悄然入侵,加之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野心不减且手段日趋隐蔽,大学生难免会受到负面影响。少数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思想上没有或没有完全入党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强化思想入党,势必要使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组织教育齐头并行。

强化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依据和意义

列宁曾说过:“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换言之,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一定不是先进的党;同样,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员,就不可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无从做到思想入党。个别大学生思想上入党与组织上入党不同步或不完全同步,关键原因还在于对理论教育认知不到位,理论学习投入不足,导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

1.理论教育是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的基础

纵观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光辉历程,不难发现,重视理论武装是我党不断发展进步的“法宝”。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先天固有的,共产党员的思想入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后天革命理论教育的结果。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我们从“知、情、信、意、行”五个维度来检验大学生的思想是否入党,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知”。也就是说,大学生要做到思想入党,首先要对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党章有深入的学习,达到理论认知;能正确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达到理论认同;能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达到理论自觉。理论认知、理论认同、理论自觉的本源都离不开理论教育和理论学习。

由此,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首先要强化对其的理论教育,只有理论清醒,才能政治坚定,才能形成党的理论创新每向前推进一步,共产党员的理论学习就跟进一步,共产党员的思想境界也随之提升的良性循环。

2.理论教育是端正大学生“三观”的途径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力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而大学阶段又是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犹如衣服的“第一粒扣子”,不容扣错。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也进入转型期,社会思想文化也日益多元,各种披着隐形外衣的社会思潮极力兜售它们的“硕果”,这些“硕果”其实是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及健康成长的“杂音”。问卷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学生党员中,8.4%的学生以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高低来衡量自身价值;14.3%的学生以生活过得潇洒舒服来衡量自身价值;3.1%的学生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自身价值;可见大学生的价值观受毒害明显。

大学生党员要端正“三观”,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只有在勤学上下苦功夫。有了理论上的真学问,方可揭穿各种社会思潮的真实面目,随之自身也就有了准确辨别是非的标尺,抵抗“噪音”的能力也将增强。大学生党员有了理论上的坚实、思想上的清醒,也就能把政治信仰根植于心,自觉坚定继承党的事业,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3.理论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抓手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松动就容易得“软骨病”。我们从“知、情、信、意、行”五个维度来检验大学生思想是否入党,“信”这个维度就是考察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但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对本校部分学生党员及党务工作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部分学生党员“信”上不真,9.0%的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是无法说清楚的历史范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这一错误观点感觉“说不清”;14.0%的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必然感觉“说不清”;60.0%的党务工作者也反馈学生党员“理想信念薄弱,有待加强”。

调查彰显大学生需要补“钙”。补理想信念之“钙”,要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理论学习,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我党的系列新论断,在学习上要下真功夫,持之以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由此,方可入心入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看家本领,确保精神之“钙”充盈。

当前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现状

为充分了解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现状,课题组随机抽取了本校大学生、大学生党员、教师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该课题的其他几所北京高校课题组也开展了相应问卷调查及访谈,都反映出了如下类似问题。

1.部分学生党员理论学习不投入

按“知、情、信、意、行”五个维度来考察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入党情况,首要要素就是“知”,这是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的前提。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过硬,仍有部分學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在参与调查的学生党员中:有12.9%的学生表示“对党的章程、基本理论了解肤浅或不太了解”;有54.5%的学生感到自己最缺乏的是“没有系统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在入党动机方面,仅有62.6%的被调查者入党是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其他被调查者或多或少都有功利因素。通过对党务工作者访谈也得以佐证这一事实,43.6%的访谈者认为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功利主义抬头。

可见,部分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上敷衍了事,学习不投入,把入党当成“跳板”、当成“敲门砖”。这一现状不仅弱化了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也阻滞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入党。

2.理论教育载体及形式创新性不足

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载体及形式方面吸引力不足,主要以专题集中学习、专家讲座,以及指定自学材料,提交读书笔记等方式为主,信息化手段使用不足。加之,教育主体多采用“灌输”的形式,与现实社会联系不够紧密,对当前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认识不深刻,从而导致理论教育的感染力不强、吸引力下降。加之学生的功利主义“作怪”和现实就业压力,部分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理论学习对今后就业没有好处,还浪费专业课的时间,致使部分学生党员对理论学习漠然置之,仅仅为了“完成任务”,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3.个别基层党支部自身对理论教育失之于宽

部分基层党支部对理论教育认识不足,没有对理论学习做出系统的编排,加之上级党组织对理论学习成效的监管机制不完善,基层支部理论学习就成了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对学习效果失之于察的“形式主义”。同时,个别基层党支部往往美其名曰“怕影响学生的前途和支部自身形象”,对于理论学习不积极,甚至是理论素养较弱的学生,在组织发展等方面失之于松,久而久之就大大削弱了支部成员理论教育的威严,形成了失之于宽的松散局面。

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的路径

1.实施梯度教育,夯实理论素养

根据大学生思想成长规律和组织发展程序,编制大学生思想入党培养计划,在不同发展阶段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梯度教育。在启蒙教育阶段实施 “种子计划”,突出“知”的引导,发挥政治引领、渗透、感染作用,使大学生对党形成正确认知,激发入党热情;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阶段实施“选苗计划”,突出“情”的引导,坚持思想引领、活动育人,加深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情感认同;在发展对象教育阶段实施“育苗计划”,突出“信”的引导,加强理论素养的提升,使发展对象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在预备党员教育阶段实施“壮苗计划”,突出“意”的引导,强化党性锻炼,提升预备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党性意识;在正式党员教育阶段实施“先锋计划”,重点突出“行”的引导,加强先进性教育,培养学生党员优良作风,争做成才表率、服务先锋。同时,在党务工作者中实施“园丁计划”,强化理论教育和技术培训,逐步提升他们的服务水平。

2.强化“导师”管理,适时排疑解惑

思想滑坡多源自对现实问题的疑惑,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思想多元、信息开放的当下,大学生遇到的疑惑问题也随之增加。据课题组调研,学生党支部都配备有“导师”的有叫理论导师或党建导师的。但存在的问题是:“导师”的来源途径不统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对“导师”考评及激励机制不完善,致使指导效果也千差万别。课题组认为,“导师”的名称应统一规范为“理论导师”,“导师”来源于学术上具有高级职称且理论素养过硬的党员教师,“导师”任务重在对学生党员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及解疑释惑,构建与学生党支部书记双向并行的管理机制。学校层面的职能部门,应注重对导师的管理及激励机制研究,量化标准,使其“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理论导师的特殊身份及学术魅力,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在学业上积极上进、刻苦学习的动力和学习型党支部的推进,学生的思想也就潜移默化地得以矫正与强化。

3.丰富学习形式,量化考核标准

针对当前网络时代的大势,理论学习要在形式上大胆革新,构筑“线下线上”双结合的学习模式。“线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及党校课堂等传统主渠道的魅力作用。既要恪守“學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红线,又要杜绝“反复咀嚼”及“夹生饭”,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下真功夫,直面现实、贴近学生,把内容讲活。“线上”,要在新媒体上做文章,如公众号、微视频、微电影、微短剧等,恰当用好新媒体。同时,建立理论学习质量评估考核管理体系及办法,编制不同阶段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的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例如:编制《党务工作者发展党员工作记录手册》《大学生入党培养纪实手册》《大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记录手册》,开展大学生党员思想入党滚动调查、毕业生党员成长跟踪,由组织部门定期予以考核,把考核结果从严兑现,把反馈结果应用于理论教育方案的修订及完善。认真落实党员评议机制,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从而鞭策学生从严律己,强化思想入党,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总之,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既要认识到思想觉悟、思想水平的提高是渐进的过程,又要充分认识到强化学生党员理论教育面临着现实紧迫性。由此,高校要抓好思想理论教育这个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的根本,在大学生理论教育培养计划编制上出成果、在理论学习形式及载体方面搞创新、在理论学习考核结果上真兑现,并时常总结自身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把“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工作总要求落细、落实,培养出理论清醒、政治过硬、德才并懋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党员。

参考文献:

[1]李金华,李克明.试析毛泽东关于思想入党的理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2]王娟娟,曲建武.解决好大学生思想上入党问题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

[3]张彦.论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1).

[4]刘兆娟.关于大学生党员思想上入党问题的思考—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J].山东青年,2016(4).

[5]左烨,易槐红.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大学教育,2013(16).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工作处)

[责任编辑:李艺英]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