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宏
唐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及其成因分析
○王凯宏
1999年7月到10月,我国考古人员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安宁渤海镇的上京宫城遗址处展开考古调查,并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结果表明:位于这一遗址上的宫殿无论在布局结构还是在建筑风格方面,都与唐朝长安的大明宫极为相似;从规模来看,这里应该是君臣商议政事的地方,且这些建筑物在细节方面的工艺都十分精美。
另外,考古人员发掘出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包含有大量的写有汉字的瓦片,一尊鎏金铜佛像,两块百官排序的砖制版位,上面用楷体书写有“四品”和“四位”,这些都表明唐渤海国在工艺水平方面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其实,这只是唐渤海国诸多工艺文化中的一个侧面,由于当前关于唐渤海国的研究资料较为匮乏,研究成果也较零散。本文以唐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为切入点,阐述了唐渤海国在建筑工艺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特征所创造出的灿烂文化。
唐渤海国是唐朝时期位于黑龙江流域粟末、高句丽移民和靺鞨共同建立的多民族国家,他们主要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大祚荣作为粟末族的首领建立了靺鞨国。他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以“渤海”为号,成为当时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州。文化上部分继承了高句丽移民和的传统。但渤海统治全盛期,其与新罗、契丹、室韦、黑水
、唐朝等五个国家相邻,文化上也受五国的影响,尤其是唐王朝,在政治上,渤海是其藩属国,与唐王朝关系密切,文化上不免受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与墓葬、雕刻与绘画、儒学、教育及宗教等方面。①
根据史料有关记载,渤海国建立于公元698年,前后存世229年。期间王朝更迭较为频繁,也曾多次易都。但是仅在这短短的二百多年间,在广袤而富饶的黑龙江流域,唐渤海国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就。
虽然目前关于古渤海国研究的资料极少,但是通过梳理,我们能够发现,渤海国的建筑工艺文化的发展是随着朝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各个不同的区域也都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通过不断的文化融合与文化实践,渤海国的建筑工艺水平与工艺文化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其成就是突出的。
(一)唐渤海国建筑工艺的发展与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唐渤海国的故城是模仿当时唐都长安城的模式设计的。根据考古发掘,唐渤海国的故城布局和形状与唐朝长安城大体上是一致的,东西向较宽,南北向较窄,总体呈长方形。在用材的选择方面,城池的主要材料是以土筑为主体,辅之以石料。在规模上,外城的周长大约有16千米,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已知的有11个门,南面3个,北面4个,东面和西面各有2个门。
其中,在外城的背部,宫城、内城、内苑主要居于中间位置。外城区街道均与城门相通,交通便利,其中的中心大街为朱雀街,它是整个城市的中轴线。整个都城规模宏大,严整,反映了当时的繁荣景象。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渤海国的都城建筑工艺较高,设计水准也较为先进,已经初具现代意义上的造型设计、规划设计、雕刻艺术、空间设计等,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渤海国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艺术的繁荣。唐渤海国的建筑水平甚至可以与唐朝相媲美。当前出土的一些文物,例如三彩兽头、宝相花纹砖等,都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从中可以看出唐渤海国建筑业的发达与工艺水平的精湛。
图一 唐渤海国宝相花纹砖(陶)
(二)唐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特征
唐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特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描述,一是整体建筑风格与唐风一致,二是建筑工艺体现了生活模式与核心文化的传承性,三是自然环境特质。
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在定型之后,除了在前人智慧结晶基础上稍加改动,大体建筑工艺上没有什么本质改变。渤海国都城的整体布局与唐朝保持一致,可以看出一定的学习和交流痕迹,这也是因为渤海国周边国家和部族中唐朝的文明程度最高,其建筑工艺文化和技术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可以直接借鉴和效仿,且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建筑工艺文化上的交流。根据有关史料,渤海国都城形制效仿唐朝长安,寺庙建筑业和园林的建制也与佛教盛行的唐朝类似。除了都城的整体布局,其色调也接近唐风。渤海国效仿大唐,等级森严,这在其建筑的等级形制和城市规划上也可以看出,皇家建筑以浅灰色屋顶为主色调,偶尔掺杂彩色琉璃瓦顶,而下层阶级居住的建筑主要以土黄色和灰色为主色调,板瓦、筒瓦、玄武石和白灰等建筑材料奠定了渤海国建筑及都城整体色彩基调。
另一方面,唐渤海国在建筑工艺方面体现了生活模式与核心文化的传承性,这是其建筑工艺文化上的一大重要特征。渤海国民族构成较为复杂,但由于各个民族同处气候和地理条件相似的区域,使得其在生活习俗和生活模式上有着一定的共通性,且随着民族文化的融合,这一生活习俗和生活模式的演变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必然会在其建筑工艺文化上有所表现。以居住建筑为例,其内部所设的保暖配置既是原有民族族生活模式的延续,也有对高句丽等民族生活方式的借鉴。唐渤海国位于东北边陲,相对于中原文化区来说,属于边缘文化区,在这一区域,既有本土渤海民族特有的文化,也有从中原文化区延伸和扩散过来的核心文化,即唐代中原文化。渤海国人民对核心文化有着特殊的憧憬和向往,使得其在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都必须在历史行进的时间轴线上承继、延续,同时也在空间层面上拓展、扩张。②
自然环境特质是唐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的另一特征。作为塑造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工艺文化的基本因素,自然环境拥有不可小觑的重要地位。只有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发育起来的建筑文化,才能够得到沉淀、发展和传承。渤海国多数区域处于中高纬度地带,跨越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三个区域,冬季的寒冷漫长与夏季的暖湿短暂使得渤海建筑的形态、建筑构件以及材料的选用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色,如材料多使用木材和石材,因为渤海国山地和丘陵地形占地面积大。此外,地形地貌的复杂性使得渤海国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山城和平原城的城市布局模式,这些都是自然环境特质在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中的鲜明体现。
唐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符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建筑平面布局符号、渤海国建筑空间形态符号和建筑构件符号。唐渤海国建筑主要可以分成居住建筑和寝殿建筑两种,前者为以半穴式为主的下层阶级百姓的居住空间,后者为以地面式为主的统治阶级的居住场所,两者在平面功能布局和结构技术上各有不同,后者更为完善。渤海国常用的建筑形制是“工”字殿,又名“玄室”,形似葫芦,这是由于古代对女性类似葫芦的生殖器的崇拜而形成的建筑工艺文化,反映了渤海国百姓对阴阳和男女等概念的理解,因此,“工”字殿也是一种拥有特殊含义的宗庙形制和高阶寝殿。由于唐渤海国时期重男权,这一形制的建筑前室便成了男性主外的活动空间,后室为女性主内的活动空间,且前室为方、后室为圆的原始建筑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唐渤海国建筑空间形态符号主要体现在渤海国寝殿建筑的分层上,其将寝殿建筑分为由内外墙分隔的两层空间,将内层作为正房的主体空间,外层作为侍者服务和休息之处。殿庭被一分为二,墙上设门,进一步丰富了殿庭的空间形式,通过欲扬先抑气氛的塑造突出了主体殿堂,使得建筑群体符号高低错落、布置有序的形式美感体现了出来。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工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素,建筑构件符号往往都反映着不同朝代和民族人民的不同美感诉求和特殊含义,这些符号与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有所关联。唐渤海国当时学习和吸收唐朝文化,并创造出富有生机和内涵的拥有渤海国地域特征的新建筑构件符号,大大发挥了建筑美学的符号性,如顶部的藻井析椽、梁架柱仿,到壁面的墙板门窗及底部的门槛、地面、璃首、勾栏、踏道、台明等都有其过人之处。以璃首为例,渤海国的璃首由本地所产的玄武岩制成,是一种等级的象征,在等级森严的唐朝只有官居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刻制,同时还蕴含避邪、纳福和求吉等象征意义,且随着渤海国地理环境和建筑工艺文化的演变,璃首在其色彩、大小、材质、宗教意义上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唐渤海国的建筑工艺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取决于它自身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同时,也受益于其内外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与分析:
(一)唐王朝及周边国家的影响
对于渤海国建筑工艺水平的发展,唐王朝的影响作用是较为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居于首要地位的。当时有着“海东盛国”称号的渤海国仿制唐三省六部制度,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渤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其有了外交的主动权和蒸蒸日上的商业盛景,并在二百多年的发展中,建立城池一百三十余座。同时,渤海国积极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与制度,对于自身建筑工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这样的政治氛围的影响下,其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教育领域也发生了诸多的发展与变化。渤海国曾派遣了大量人员来唐长安学习建筑工艺文化及制度等,同时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歌舞以及科技发展等,都受到了唐王朝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不可忽略的是,中原的儒释道三教对渤海国的影响和对其文化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唐朝时期佛教盛行,渤海国建国之后与唐朝的交往较为密切,无形中也受到了佛教教义的影响,社会中开始信奉佛教。当时的上京龙泉府,人口最多不超过十万,然而却从建筑遗址中发掘出十余座寺庙,这些寺庙建筑在制作工艺方面均与唐朝的工艺文化较为相似,水平也不相上下。
除了与唐朝有密切的政治、文化交流以外,古渤海国出于自身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发展的需要,也开展了对日本、新罗等周边国家与地区的交流,建筑工艺文化受到了他们的影响。除此之外,渤海国在东北与高丽故地接壤,在西边与契丹相邻,风俗文化与这两个国家相似,且三者均处于气候寒冷区域,在建筑的外部和内部装饰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中京宫殿建筑中出现的“金箱斗底槽”地盘形式与廊庞“一廊两用”的现象,以及出土的莲花瓣图案瓦当,唐代建筑特征明显。③
(二)气候与材料技术因素的影响
唐渤海国气候严寒,拥有寒冷干燥的漫长冬季,因此在建筑材料上大多采用木质材料,并搭建比中原地区建筑墙体更厚的土墙进行防寒和保护。因为冬季的漫长,厚重的墙体和暗色的木质构造使得渤海国建筑内部采光较暗,因此往往会在内部墙面上涂饰白灰,同时搭建火炕、火墙和排烟烟道以及室外烟筒来解决取暖和保温问题。这一建筑工艺文化与中原地区不同,是渤海国人民在一定气候环境下慢慢摸索和探讨出来的。据渤海考古数据显示,宫城建筑室内设有排烟烟道、烟墙、高大的石砌烟囱,室内北侧搭建了火炕,这一特征被后世满族沿袭。
渤海国作为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展现其国力,都城的规划建设尤其是在需要精雕细刻的建筑装饰纹样上,更需要材料技术的支撑,因此建筑材料因素也是影响唐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渤海国处于山脉绵延的地区,建筑所需木材的获取和数量都不是问题,但由于山区道路崎岖不便,每每进山伐木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中原建筑工艺文化相比,渤海国所用建筑材料大多块材较大,加工也趋向于简单粗犷的风格,我们从都城建筑上的柱础上可以看出来,大多数都是稍加修饰或者未加修饰的块石。除此之外,唐渤海国的另一重要建筑材料即玄武石也给精细雕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上京龙泉府,宫殿两侧多取玄武石为材,因为财力有限并未做过多雕凿。
(三)文化与审美因素的影响
唐渤海国文王时为学习和传播儒家文化,特仿唐朝国子监设置“青子监”,因此儒家文化对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使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征。渤海国人信奉佛教,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渤海国数次携“卢城稻”与金银佛像朝贡大唐,现存于吉林省长白县长白灵光塔。此外,由于渤海国民间民族众多,各个民族在生活和生产中都保留了本民族的原始信仰,这些信仰文化如“萨满教”的动物图腾崇拜等在其建筑工艺文化中都有所体现,狼、猪和鹿等套兽和兽头渗透渤海国建筑的细节中,成为了唐渤海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建筑考古学领域,除大型建筑基址之外,出土的建筑构件也是我们的研究目标,大多为“砖、瓦、瓦当、铁钉、兽头、门枢等建筑构件及少量陶器残片”④。
大钦茂在位时对渤海农耕经济十分重视,且并与唐朝和日本的商业贸易来往也逐渐加强,其间遣使入唐49次,出使日本12次,使团在访问次数和规模上都十分可观。与外界国家的往来使得唐渤海国百姓不断学习他国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建筑工艺文化,除了大唐、日本和新罗,与突厥、回纥和契丹等游牧、渔猎部族与政权的交流也使得不同特色的建筑工艺文化得以在渤海国境内传播和学习。⑤
图二、唐渤海国建筑中常见的套兽(陶)
虽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渤海国只存在了短短的229年,但是它却创造了诸多辉煌的建筑工艺文化方面的成就。如引进了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了美学的思想,创造了能与长安城相媲美的上京故城,彰显了唐渤海国在建筑工艺文化方面的显著成就。由于文献资料有限,本文的研究也只能是该领域的很小的一个切面,希望后续研究能够不断完善,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更加全面的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方面的繁荣盛况。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①王新伟《渤海国遗址空间分布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第9页。
②王凯宏《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J],《学术交流》,2016年第10期。
③王海《吉林省渤海国中京宫殿建筑遗址研究》[J],《古建园林技术》,2014年第1期,第50-58页。
④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黑龙江宁安市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城4号宫殿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5年第9期,第46页。
⑤张韬《大钦茂时期渤海国对唐政策述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4-6页。
2015年黑龙江社会科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特征与精神研究”(D201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