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液致临床过敏反应的分析

2017-06-21 13:36王红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34期
关键词:注射液中药

王红艳

【摘要】目的 对中药注射液致临床过敏反应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将中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的中药注射液引发临床过敏反应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过敏反应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液致临床过敏反应对性别无选择,50岁以上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患者过敏反应均发生在用药过程当中,出现时间最短为用药后5 min,最长时间为连续用药后12天,大多集中在用药后30 min以内;中药注射液致临床过敏反应主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个系统-器官:患者在发现过敏反应后均立即做停药处理,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总体治疗效果良好,无因过敏反应而致死病例。结论 中药注射液致临床过敏反应比较常见,在予以患者中药治疗时需提高重视,加强临床监测,早期防范干预,以降低过敏反应,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

【中图分类号】R3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4..01

中药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但中药注射液应用所致过敏反应在临床也时有发生[1]。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比较大的中药过敏事件如“鱼腥草事件”、“刺五加事件”、“茵桅黄事件”等,使得人们对中药注射液遭到质疑,严重影响了中药的良好使用。因此,积极分析中药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原因,加强监测与防范,以提高中药注射液使用的安全性,也是十分重要[2]。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中药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原因及特点,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某中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的中药注射液引发临床过敏反应报告31例,致过敏中药注射液包括:中参麦注射液9例,黄芪注射液7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6例,银杏达莫注射液4例,灯盏花素注射液3例,葛根素与鹿瓜多肽注射液各1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對上述31例中药致过敏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给药途径、给药剂量、联合用药、过敏临床表现、过敏严重程度、过敏反应的处理与转归等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患者发生过敏的规律与特点。

2 结 果

2.1 性别及年龄分布

发生过敏反应的31例患者中,男性17例(54.84%),女性14例(45.16%),临床过敏反应病例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在13~78岁之间,平均年龄(45.3±7.27)岁,其中50岁以上患者23例,占全部病例报告的74.19%,占比最大。

2.2 既往药物过敏史

患者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8例,其余23例无药物过敏史,有药物过敏史者经询问得知:青霉素过敏史者3例,在磺胺类药过敏史者2例,甲硝唑过敏史者2例,白霉素过敏史者1例。

2.3 给药途径、剂量、时长及联合用药情况

①给药途径:31例患者所用中药注射液均采用静脉滴注,其中溶媒选择葡萄糖的有18例,选择氯化钠的有13例。②给药剂量:所有病例均是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范围内使用,无1例超剂量用药病例。③给药时长:患者用中药注射液时间最短为5 min,最长为12天,其中23例用药后5 min~1 h内即发生过敏反应,另8例在用药1~12天内发生过敏反应。④联合用药:在联合用药方面,有7例患者存在联合用药情况。

2.4 过敏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

①过敏临床表现:31例患者应用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累计134例次,涉及多个系统—器官损害,包括皮肤及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道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等。②过敏严重程度:在31例中药注射液致临床过敏反应患者中,标示严重过敏反应者2例,过敏性休克者1例,其余27例标示为中轻度过敏反应。

3 讨 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中药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对患者性别无选择,不论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均有可能在用药后发生过敏反应。从年龄分布来看,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比例较大,可见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器官功能的退化,各脏器对药物耐受性的降低,更容易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而在31例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中,有8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患者多以地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过敏,而中药注射液中含有蛋白成分,具有产生变态反应的基础,用药后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自身为过敏体质者使用中药注射液较普通人更易发生过敏反应。本次研究患者中,有23例在用药后5~30 min内即发生过敏反应,提示在用药后30min内需加强对患者临床表现的监测,以便早期采取措施对过敏反应进行干预处理。当然也有个别患者在用药多天后才出现过敏反应,提示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潜伏期,在连续用药治疗期间仍要提高重视,加强监测。

综上所述,随着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及治疗范围的不断扩大,发生过敏反应的比例也越来越多,因此临床在使用中药注射液时要严密观察,加强监测,仔细甄别患者的过敏反应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以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崇刚,莫宗成,吴思澜,等.常用中药注射剂致敏性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14,16(4):886-889.

[2] 谭梦晖,金若敏,姚广涛,等.注射用灯盏花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评价指标的探索[J].中国中药信息杂志,2012,19(3):30-35.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注射液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碘帕醇注射液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的“人事档案”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