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
【摘要】目的 对临床麻醉中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分需行臂丛神经阻滞的53例为两组,28例以改良式肌间沟实施阻滞为改良组,25例以传统肌间沟实施阻滞为传统组,对照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与维持的时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完全阻滞的时间明显较传统组短,优良率明显较传统组高,且改良组7.1%出现并发症,相较于传统组的20.0%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臂丛神经阻滞中,改良的肌间沟法应用效果优越,安全性更理想。
【关键词】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4.0.02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较為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到臂丛神经干的周围,以对神经传导进行阻滞[1]。此种麻醉可使全身麻醉引发的一些并发症得到避免,且所用麻醉药物剂量不大,麻醉效果优越。但此种麻醉操作有一定难度,若阻滞效果不理想,需改行其他麻醉,不仅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而且会使患者所受损伤增多[2]。为了促进此种麻醉成功率的提升,我们对臂丛神经阻滞中传统的肌间沟法进行了改良。为进一步对改良后的阻滞效果进行探讨,本次研究分53例患者为2组,分别以改良后、传统的肌间沟方法实施阻滞,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10月~2016年9月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需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中选择53例,为便于研究,依据阻滞方法,分组如下:改良组(28例),男女分别有15例、13例,18~60岁;传统组(25例),男女分别有13例、12例,18~60岁。客观对比两组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研究可开展。
1.2 纳入和排除的标准
(1)纳入的标准:第一,所选患者均为上肢手术患者;第二,所选患者都明确没有臂丛神经阻滞禁忌症;第三,患侧肢体感觉没有异常;第四,穿刺部位未出现破损、感染;第五,对此次研究知晓,同意参加。(2)排除的标准:第一,将过敏体质者排除;第二,将机体有其他严重合并疾病、机体器官有障碍者排除;第三,将有药物成瘾史者排除;第四,将精神、认知有障碍存在者排除;第五,将知晓研究后不愿意参与者排除。
1.3 方法
改良组28例通过改良的肌间沟法施予臂丛神经阻滞:术前进行8 h的禁食,4 h的禁饮,麻醉前半小时,给予0.5 mg的阿托品,肌肉注射,入室后,常规对静脉通道实施开放,监测生命体征。去枕,把患者姿势调整为仰卧位,把头向对侧偏,嘱咐患者上肢紧贴在身旁,手保持下垂状态,使患侧的颈部得以充分显露。随后对穿刺点进行确定:锁骨中点上的2 cm处,颈外静脉的内侧,前、中斜角肌的肌间沟处是穿刺点,此穿刺点较传统法低了1~1.5 cm。对穿刺点实施消毒,以22 G的穿刺针展开穿刺,针垂直于皮肤,进针,约2 cm,有异感、突破感出现时,回抽,确定没有血液、脑脊液等,将碳酸利多卡因(0.58%)和甲磺酸罗哌卡因(0.3%)混合成30 mL的混合液,注入。
传统组25例通过传统的肌间沟法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前相关准备工作完全相同于改良组。顺着肌间沟往下,锁骨以上的3 cm处是穿刺点,穿刺方法与用药完全与改良组相同。
神经阻滞20 min后,若麻醉效果没有满足手术需求,给予2 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若效果仍不理想,改加局部麻醉复合静脉基础麻醉或改行全身麻醉。
1.4 观察内容
(1)对两组麻醉起效相关时间进行记录,主要为麻醉起效、完全阻滞、维持的时间。(2)判定麻醉效果[3]:尺、桡、正中、腋、肌皮等神经全部被阻滞为优秀;1至2支神经没有被阻滞为良好;需辅助给予其他药物手术才可进行为一般;需改行其他麻醉为较差。以优秀率+良好率对优良率进行计算。(3)统计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学统计分析以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时间由“x±s”进行,检验以t进行,麻醉效果、并发症由例(n),百分数(%)进行分析,检验x2进行,两组数据客观对照,取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水平。
2 结 果
2.1 对照两组麻醉起效相关时间
两组麻醉起效与维持的时间对照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完全阻滞的时间明显较传统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照两组麻醉效果
改良组优良率是96.4%,传统组是76.0%,组间对比,明显改良组较高,P<0.05
2.3 对照两组并发症
改良组1例出现局麻药中毒反应,1例出现喉返神经阻滞,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是7.1%(2/28);传统组3例出现局麻药中毒反应,2例出现喉返神经阻滞,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是20.0%(5/25)。两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对照,改良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范围已经较为广泛,臂丛神经及其分支包裹在筋膜下,在神经周围的间隙中将局麻药物注入,药物顺着间隙扩散,实现麻醉效果[4]。实施臂丛神经阻滞时,临床上常对肌间沟法进行应用,此方法操作相对简单,阻滞范围理想。肌间沟阻滞的定位主要在颈椎第六横突、环状软骨位于相同的水平上,穿刺点在前、中斜角肌的肌间沟处。此处的臂丛神经主要为上、中、下干,完成穿刺对药物进行注射时,以手指对穿刺点进行按压可对药物的扩散进行促进,但往往难以实现理想的尺神经阻滞效果。以往临床常用的穿刺方法还有“接近锁骨穿刺法”,穿刺点为锁骨上缘中点的1 cm处,从解剖方面看来,此处的臂丛神经分成内、外、后束支,完全阻滞效果不够理想,且常有并发症出现[5]。对此,我们对以往的肌间沟法实施了改进,穿刺点较之前低了1~1.5 cm,在解剖学方面,此次是臂丛神经上、中、下分股与内、外、后束支的交汇处,神经干、股、束在此集中,可实现良好的神经阻滞效果。但要注意的是,麻醉医师需不断对自己的穿刺技术进行提升,找准穿刺点,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使患者痛苦减轻。
本次研究中,一组患者以改良的肌间沟法实施阻滞,一组以传统肌间沟方法实施阻滞,结果显示,两组麻醉起效与维持的时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吧(P>0.05);改良组完全阻滞的时间明显较传统组短,改良组实现了96.4%的优良率,与较传统组的76.0%对比明显较高,且改良组7.1%出现并发症,相
较于传统的20.0%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临床上可积极以改良的肌间沟方法实施穿刺,以促进麻醉效果、安全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文四成,陈潜沛,欧阳天纬,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5):472-475.
[2] 董金春,王胜斌,居 霞,等.不同阿片类药物复合局麻药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4):395-396.
[3] 王恒跃,吕 虎,平 山,等.超声定位和体表异感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5,21(16):3019-3020.
[4] 龙文平,胡俊梅,胡 宇,等.两种方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对比[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5):553-555.
[5] 张传利.同剂量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膈肌移动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165-166.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