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生
近日,各地脱贫攻坚的工作经验,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产业扶贫”,有种植养殖产业扶贫,有电商产业扶贫,有旅游产业扶贫,不一而足。这些产业扶贫措施分析起来颇有些道理,听上去也很“出彩”,但实际效果如何,恐怕只有贫困群众知道。
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发展,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脱贫致富,这绝对是一件提纲挈领的好事。
但如何把好事做好,讓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才是产业扶贫的关键。目前,在产业扶贫的大潮中,确有不少贫困户参与其中,但绝大部分都是从事初级生产,说白了就是出劳力,处在整个产业链的最底端,只分配到整个产业产生价值很小的一部分,自然就出现了产业发展很红火,贫困群众仍贫困的状况。虽然贫困群众收入有了改善,但持续增长乏力,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年老体衰丧失劳动力后又返贫。
产业扶贫效果的好坏,关键是收入分配调节。首先,要遵循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既让贫困群众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还要让贫困群众以土地、山场等资源入股,通过分红共享发展成果。其次,要探索再分配的机制,产业发展了,要鼓励经济主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大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力度,拓宽贫困群众脱贫渠道,还可以通财税返还、企业捐赠等形式,增加对贫困群众的养老、医疗等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