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飞
奶奶的蒲扇
◎李龙飞
夜深翻阅枕边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一句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我的脑海中呈现的不是像诗中描写的那唯美得令人陶醉的场景,而是一位老人在夏季拿着一把蒲扇,坐在布拖鞋或是砖块上,靠着粗壮的大树干,时而缓缓地扇着风、时而驱逐飞舞的蝇虫的样子。这是夏季经常可以看到的情景,而那位老人,便是我的奶奶。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每逢夏季,是格外地炎热。那时,村里人家还很少有电风扇,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蒲扇,一来是为了凉快,二来也能驱走蚊虫、苍蝇。奶奶也不例外,选了一些葵叶圆正、葵柄均匀细腻的上好蒲葵,特地找村里的老篾匠做了几把精致的蒲扇。那时,仿佛整个村子,整个夏天,都弥漫着蒲葵的清香。
奶奶的蒲扇总不离手,夏天赶集带着扇子,去邻里乡亲家串门儿也随身携带着扇子。有时坐在外面歇息,风停了就摇一摇,摇一摇便是一阵阵清凉的风。而我总是喜欢把头伸到奶奶摇扇的一侧,贪婪地享受每一阵凉爽的风。有时,奶奶觉得累了,我便把她的扇子夺过来,两只手拼命地扇风,风是大了,可把奶奶花白的头发扇得乱糟糟的。这时,奶奶便会笑我像个小傻瓜,说扇太快不凉快,要慢慢地扇才凉快哩!于是,我便像一只乖巧的小猫,学着奶奶的样子,轻轻地摇着扇子,给她送去凉爽的风!
村里人家的蒲扇很多,但奶奶的却与众不同。老篾匠做好的扇子精致是精致,但缺乏一些装饰,光秃秃的扇子,看上去略显单调。于是,奶奶便把蒲扇用红色的布条包了边,又用五颜六色的缝衣线装饰出一道道条纹。修饰过的蒲扇看上去美观了不少,而且更加结实耐用了。别人见了,也总称赞奶奶的扇子好看结实,奶奶也总是谦和地笑笑说:“闲着也是闲着,摆弄摆弄针线罢了!”是啊,一把蒲扇,几十针线,可对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真的要很耐心、很细心呢!
老篾匠做的扇子很结实,奶奶的后期加工使它更加受用,一把扇子用个五六年都不成问题。奶奶使用扇子也很爱惜,不让它湿水,也不过度曝晒它,有时拿出来吹吹风,防止上霉。夏天一过,基本不用扇子了,这时奶奶便会先用干布擦掉每条缝隙的灰尘,然后再用干净的布包起来,压在衣柜里,又放上几颗樟脑丸,就这样,封存使用了一夏天的蒲扇,待到来年夏天,蒲扇才能“重见天日”。其实,奶奶爱惜蒲扇就像疼爱我这个孙儿一样。夏天的村子经常会停电,每当这时,奶奶便会摇着她的扇子,哼着曾经哼给父亲听过的小曲,等待我悄悄入睡。扇子的摇动伴随着一阵阵凉爽的风,扇走了炎热与蚊虫,也扇来了一个甜美的梦。原本因为热而燥动的我,听着柔和的曲子,呼吸着蒲扇的清香入睡,安然且静谧。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如今,甚是怀念。
想起那时,我总喜欢拿着奶奶的扇子,大摇大摆地挥舞着,一时说自己是铁扇公主,一时又说自己是济公,一时去使劲儿扇着老屋里的蚊子,一时又乖巧地给父亲、母亲和奶奶扇风。拿着扇子,总觉得很实在,不惧怕夏天的炎热,不惧怕咬人的虫子,还能学着电视里面人物的样子。一把蒲扇,能给儿时的我带来诸多的方便与乐趣,现在想想,甚是满足。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太多,家家户户也都有了电风扇或是空调了,老一辈的蒲扇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村里的老篾匠也在前几年去世了,现在的村子里,便没了会做蒲扇的人,虽然蒲葵还是生长得那么旺盛。不过想想,如今有了空调、蚊香,应该也没几个人愿意在夏天摇着那些老古董了!
暑假的时候,有了时间回家一趟,又看到了奶奶正在摇动的蒲扇。蒲葵叶颜色暗淡了许多,有的地方已经破损透了光,葵柄也有的地方脱了一些皮,不过经过多年的手掌摩擦,倒也还算顺滑,只是感觉比新扇子轻了许多,可能是因为我长大有力气了的缘故。奶奶说这几把扇子都用了十二年了,尽管已经起了丝儿,毛糙糙的,可就是舍不得扔掉。她不习惯开风扇,更不习惯待在空调房里面,她只想像以前一样睡在自己的凉床上,轻轻地摇着扇子,想什么时候停就什么时候停,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她经常嘀咕着做扇子的老头不在了,扔了就再也见不到这种扇子了!这些旧扇子,陪伴了奶奶这么多年,她舍不得也在情理之中,就像我每次离家去外地上学,她也总是舍不得!后来,我在网上购买了几把蒲扇,拿给奶奶的时候,她总说人家做的没老头做得好,蒲葵没她自己挑选的材质好……总之,再也找不到能令她满意的扇子。她唯一满意的,便是老篾匠做的那些、后来她自己修饰的那些扇子。她甚至说,等到她也走的那一天,把那几把旧扇子一起入了土,反正也没人再用它们了!
几把扇子,是老人念念不忘的东西,那些陪着她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陪着我走过快乐无忧的少年时光的扇子,将成为奶奶和我心中永恒的记忆。曾经从扇子里扇来的每一次安然入睡,每一个甜美的梦乡,都将是我一直怀念的东西。
(作者系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学生)
(责任编辑 宋倩)